1)在计算机上生成一副表示物体的图形,有三个步骤:1、造型技术。
2、光照模型。
3、
渲染技术。
2)一个图形系统通常由图形处理器、图形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3)从外形上看,CRT分为:管颈部分、锥体部分、屏幕部分。
4)从结构上看,CRT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聚焦系统。
5)彩色CRT显示器(红、绿、兰)。
6)三种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和显卡分辨率。
7)电脑的最高分辨率取决于显卡和显示器最低的一个。
8)图形是矢量图,而图像是位图。
9)反走样方法:①提高分辨率②区域采样③加权区域采样。
10)多边形扫描线算法:
两边在同下侧为0,两边在同上侧为2,两边一上一下为1。
11)改进的多边形扫描线算法:
①活性边表(AET):
②新边表(NET):(具体按照考试试题的表的结构)
12)种子填充:
13)DDA算法(增量思想):
注意:|K|≤1
14)中点画线法
15)Bresenham算法
16)Cohen-Sutherland算法(编码算法):(左右下上)
17)Liang-Barsky算法
(1、3为入边,2、4为出边)
18)Sutherland-Hodgeman多边形裁剪
19)z-Buffer算法:
优点:①Z-Buffer算法比较简单,也很直观。
②在象素级上以近物取代远物。
与物体在屏幕上的出现顺序是无关紧要的,有利于硬件实现。
缺点:①占用空间大②没有利用图形的相关性与连续性③该算法是在像素级上的消隐算法20)z-Buffer改进算法
21)消隐算法按消隐空间分类:①物体空间②图像空间
22)漫游效果:如果把一个固定大小的窗口在一幅大图形上移动,视区不变,会产生什么效
果?
23)坐标系的分类:①世界坐标系②建模坐标系③观察坐标系④设备坐标系⑤规范化坐标系
24)二维几何变换:
25)平面几何投影分类:
26)描述物体的三维模型有三种: 线框模型、曲面模型和实体模型
27)Bezier 曲线的性质
①顶点p 0 和p n 分别位于实际曲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上;
②Bezier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处的切线方向和特征多边形的第一条边及最后一条边的走向一致;
③几何不变性
④变差缩减性。
28)RGB颜色:红色(R)、绿色(G)、蓝色(B)
29)在HSI 彩色模型中,H 代表色调,S 代表饱和度,I 代表亮度(明度)
30)Phong光照模型:
31)光线跟踪算法:
32)纹理分类:颜色纹理,几何纹理。
33)阴影:自身阴影,投射阴影。
34)配准:
35)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表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原理、算法、方
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