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莓种植及深加工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种植及深加工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农业科技管理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及(深加工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建国工程师竭诚为您服务目录1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项目业主及其技术依托单位简介 (2)1.3编制依据 (4)1.4研究范围及内容 (4)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6研究结论 (5)2某某县情与项目规划原则 (7)2.1某某县县情 (7)2.2项目规划原则 (9)3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12)3.1项目建设的背景 (12)3.2必要性分析 (15)4产品市场分析 (19)4.1全球蓝莓产业概况 (19)4.2优质蓝莓中国市场概况 (20)4.3某某省***州某某县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23)4.4市场竞争力分析 (24)5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关联度分析 (27)5.1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 (27)5.2关联度分析 (29)6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6.1建设规模 (31)6.2建设内容 (31)6.3产品方案 (32)7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34)7.1建设地址 (34)7.2建设条件 (35)8技术方案 (37)8.1园地选择与准备 (37)8.2定植 (37)8.3土壤管理 (38)8.4施肥 (38)8.5整形修剪 (39)8.6病虫害防治 (39)8.7采收及储运技术 (40)9建设方案 (42)9.1建设目标 (42)9.2总平面布置 (42)9.3园区及道路工程 (43)9.4建筑工程 (47)9.5公用及辅助工程 (48)10环保、消防及节能节水 (53)10.1环境影响分析 (53)10.2消防 (54)10.3节能节水 (55)1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7)11.1项目实施管理 (57)11.2人力资源配置 (57)11.3人员培训计划 (58)12项目进度计划与招投标方案 (59)12.1项目建设进度 (59)12.2招投标方案 (61)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2)13.1投资估算 (62)13.2资金筹措 (64)14财务效益评价 (66)14.1财务评价依据、原则及方法 (66)14.2基础数据测算 (67)14.3财务评价 (68)14.4不确定性分析 (69)15社会效益评价 (72)15.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 (72)15.2社会效益分析 (73)15.3生态效益分析 (74)15.4社会评价结论 (74)16环境影响评价 (76)16.1选址地环境调查 (76)16.2环境保护措施 (77)16.3污水处理方案 (77)16.4预防水土流失方案 (78)16.5环境影响评价 (78)17风险分析 (80)17.1技术风险 (80)17.2人员风险 (80)17.3市场风险 (80)17.4政策风险 (80)18结论与建议 (82)18.1结论 (82)18.2建议 (83)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现代农业示范项目-3000亩优质蓝莓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及二期深加工项目1.1.2项目业主某某省某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3法人代表XXX1.1.4项目性质新建1.1.5项目建设地址*1.1.6产品规模项目达产后,优质蓝莓产业化基地年产优质蓝莓种苗50万株,优质蓝莓鲜果万吨以上。

1.1.7建设内容与规模一期建设3000亩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进行优质蓝莓的种植与粗加工。

具体包括:建立蓝莓高效种植示范区500亩及蓝莓大田生产区2500亩;建设1000平方米粗加工厂房及相关配套设备。

通过产业化运作,最终带动区域农户进行优质蓝莓种植,形成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的国内知名优质蓝莓生产加工基地。

1.1.8建设周期24个月1.1.9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一期投资900万,其中:工程费用75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万元,基本预备费4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7万元。

二期深加工投资2700万。

1.1.10资金筹措资金全部自筹1.2项目业主及其技术依托单位简介1.2.1项目业主简介1.2.2技术依托单位简介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学校学科齐全,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6个博士点(含14个自主设置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14个自主设置专业),学科涵盖11个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系列)以上1196人,博士生导师158人。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1个省级重点文科研究基地,49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科技教育优势,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任务等途径,造福人民,服务社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学校与西南地区不少区县建立了长期的县校合作关系,包括贵州贵阳、遵义、黄平,云南昭通、永德,某某万源、三台、凉山、阿坝若尔盖,广西自治区河池、宜州等县(市、区),在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

学校先后建立了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西南大学科教成果推广中心,成为重庆市、某某省和西南地区农林科技原创基地及其成果孵化与示范推广基地。

1.3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全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3.《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4.《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某某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6.《***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7.《2009年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4研究范围及内容根据原国家计委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具体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综合论证。

其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与国家、地方相关发展规划的相关性,国内外蓝莓种植形势和市场前景,项目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实施计划、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等。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一技术指标1产品规模优质蓝莓种苗万株/年50.01.6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通过本项目的品种带动、技术带动、现代化设施带动和经营思路、经营模式的带动,能够推动农业科技与生产相结合,能够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从而促进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通过某某县3000亩蓝莓产业化基地建设,能够辐射带动藏区农民种植蓝莓1万亩,有利于加快某某县蓝莓产业化进程,对藏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户收入增加,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对某某县整个经济建设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可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净化空气、涵养水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目的。

对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高原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2%,财务净现值89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30年,投资利润率为24.1%。

本项目的财务指标远大于基准收益率,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综上所述,3000亩优质蓝莓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2某某县情与项目规划原则2.1某某县县情某某县位于某某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某某省***藏族自治州西南陲,横断山脉中北段,地跨东径99度22分—100度04分,北纬28度34分—29度39分,东邻稻城县,北接理塘县,西与巴塘、得荣县毗邻,南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接壤。

全县东西宽68.6公里,南北长120.7公里,幅员面积5007.78平方公里,辖三个片区工委,1镇11乡,51个村民委员会,130个村民小组。

县治桑披镇,海拔2856米,距州府康定488公里,距省会成都860公里,距云南迪庆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222公里,距云南昆明930公里。

某某县地处横断山脉中北段,沙鲁山系南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最高海拔为县城东南面的萨苟峰5336米,最低海拔为南部洞松乡的仲达村2560米,相对高差悬殊,构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坡状倾斜面。

境内依山势走向的硕曲、定曲、玛依三条河流由北向南并列纵贯全境,把全县地貌切割为三谷、四山、六面坡。

定曲河以西及其上游和玛依河上游、硕曲河以东广大地区为山原地表,约占总面积68%,中部和南部主要为高山峡谷地带,占29%,平坝分布零散,仅占3%,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故有康巴江南之美誉。

某某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有耕地34912亩,人均1.57亩,其中,一年两熟5011亩,两年三熟10081亩,一年一熟19820亩。

现有森林面积408.01万亩,活力木蓄积量12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植物种共615种,树木种50余种。

河谷地区出产多种温带水果和干果,是苹果的最适生长区,某某苹果色泽艳丽、光洁无绣,香甜可口,是某某省优质苹果。

全县共种植经济林木9000万株,年产各类果品210万公斤。

境内现有草地421.1万亩,其中牧业用地278.5万亩,理论载畜量25.678万个羊单位,全县各类牲畜存栏11.9万头只(匹)。

境内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品种54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药材有黄芪、雪莲花、雪山一枝蒿、红景天、虫草、贝母等。

某某以松茸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量大,质量好,味美可口,远销日本等国,由此也使某某有了“中国松茸之乡”的美称。

某某属“三江”成矿带,有金、银、锡、钨、铜、锌锑等多种矿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硕曲、定曲、玛依三条河流在县境内总流长300公里,总流量23.92亿立方米,一级支流21条,有72条支沟和众多冲沟,大小海44个,水能蕴藏丰富,理论蕴藏83.9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8.91万千瓦。

200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2406万元,人均7917元。

其中第一产业7149万元,第二产业5413万元,第三产业9842万元,三种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31.9%、24.1%和4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