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标准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考核,统一布置的平时作业占学期总成绩的30% 。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 。

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 分为合格。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命题注重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试题力求覆盖面广一些,并应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试卷要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20%、理解和掌握45%、综合应用35%。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结构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七)考核形式本课学习过程考核的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

(八)答题时限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 分钟。

(九)其他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天津财经大学2012 —2013 学年第2 学期期末试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日期:2013年7月1日第一题:( 14 分)现有某商场下列资料:试计算:( 1)第二季度人均营业收入;(2)第二季度人均一天营业收入。

(注:第二季度 91 天)第二题:( 16 分)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标准差系数。

第三题:( 16 分)已知在 20 件产品中有 5 件是二等品。

现在以放回方式抽取 4 次(即每次抽取后,把所抽取的产品放回),写出抽到二等品件数的分布列。

并计算数学期望。

第四题:( 12 分)某高校对大四学生进行一项关于网络文明的调查,从全部 2500 名学生中随机抽选了 300 人组成样本,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时,有 120 人说有上网抄袭的经历。

试估计该校大四学生中有上网抄袭经历的人数,并计算估计量的估计方差。

第五题:(16 分) A公司从某地区随机抽取 400 户居民,对两种品牌商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调从一天的产品中抽取 50 个,分别测量直径后算得 x 4.8cm ,标准差 0.6cm。

试在显著性水平0.05 的要求下,检验这天的产品直径平均值是否处在控制状态?第七题:(14 分)某企业某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情况如下:要求:对该产品平均价格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天津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统计学》参考答案命题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系部主任签字:系部盖章:解:1) c a b 900 1000 110050 50(52045 55 520)/(4 1)60(千元 /人)共 7 分,其中分子数据 2 分,分母数据 2 分,结果 3 分)a (900 1000 1100) / 912) c 0.6593 (千元 /人)b 50 50b( 45 55 )/(4 1)22共 7 分,其中分子数据 2 分,分母数据 2 分,结果 3分)注:若第二问直接用第一问结果除以91,同时第一问结果错误,则第二问0 分。

、计算题(共16)工资水平(元)职工人数(人)f 组中值 x xf X2f累计800 以下10 700 7000 4900000 10 800-1000 30 900 27000 24300000 40 1000-1200 120 1100 132000 145200000 160 1200-1500 80 1350 108000 145800000 240 1500 及以上20 1650 33000 54450000 260 合计260 - 307000 374650000 - 解:x xf 3070001180.77(元) f 260共 3 分,其中公式 1 分,数据 1 分,结果 1分)M e L d 1000130 40200 1150(元)120共 3 分,其中公式 1 分,数据 1 分,结果 1 分)三、计算题 (共 16 分)解:共 12 分,其中第一行 2 分,第二行每个结果 2 分) 数学期望: E (X )= np=4*0.25=1或者 E(X )= x i p i 1 0.4219 2 0.2109 3 0.0469 4 0.0039 1 i1i i四、计算题 (共 12 分)解:a 120估计量的估计方差:五、计算题 (共16 分)解:(1)提出假设:H 0 :居民对两种品牌的偏好与收入独立1000120 30(120 30) (120 80)201138.46(元)共 4 分,其中公式 2 分,数据 1 分,结果 1 216.21(元)v(A) N2 p(1 p) 1 n2 (1 N n) 25002 0.4 0.6300 1 (1 300 )2500)4414.72H1 :居民对两种品牌的偏好与收入不独立共 6 分,其中公式 2 分,数据 2 分,结果 2 分)共 6 分,其中公式 2 分,数据 2 分,结果 2 分)共 2 分,每个假设 1 分)2)构造检验统计量并计算样本观测值2 (400)n i.n .j 2 300 170 2 300 120 2 2 3 (n ij)2 (120 )2 (90 )2 ij n 400 +400300 170+400i1 j1n i.n .j300 120400(90+300 110 2) (50 400 +300 110 100401070)2 + (30100 170 +100401020)2+(20100 120100 110)2400 )100 110400 400=0.4412+0+0.6818+1.3235+0+2.0455=4.4920 共 10 分,其中公式 2 分,数据 4 分,结果 4分)400 4003)确定临界值和拒绝域2拒绝域为: 5.991,共 2 分,其中临界值 1 分,拒绝域 1 分)4) 做出检验决策2∵ (400) =4.4920<5.991检验统计量的样本观测值落入接受域∴接受 H 0,即居民对两种品牌的偏好与收入无关。

共 2 分,符号结论 1 分,文字结论 1 分)注:若做成 F 检验,即使结论正确,结论不给分。

六、计算题 (共 12 分)解:(1)提出假设 H 0 : 5 H 1: 5(共 2 分,每个假设 12)构造检验统计量并计算样本观测值x 4.8 52.375共 2 分,其中公式 1 分,结果 1 分)3)确定临界值和拒绝域Z0.025 1.96拒绝域为 ( , 1.96 U 1.96, ) 共 2 分,其中临界值 1 分,拒绝域 1 分) 4)做出检验决策Z 2.357 1.96 检验统计量的样本观测值落入拒绝域∴拒绝 H 0,接受 H 1,即这天的产品直径平均值不处在控制状态。

共 2 分,符号结论 1 分,文字结论 1 分)七、计算题 (共 14 分) 解:x 0 f 0x 1 f 1x 0f 11740 3360 2880 625 840 750 25560 60 2620426036901)分析对象:x1 f1 4260 相对变动f1 130x 0 f 0 2620 f 0共 2 分,其中公式 1 分,结果 1 分)共 2 分,其中公式 1 分,结果 1 分) 2)销售量构成变动的影响:x0 f1 3690对相对变动的影响f1130x 0 f 0 2620100变动的绝对差值4260 2620 130 1006.57(元 /件)对绝对差额的影响x 0 f 1x 0 f 03690 2620 130 1002.19(元 /件)125.07%108.34%3)单价变动的总影响:x1 f1 4260 f 1130 x 0 f 1 3690 f1304)综合影响相对变动关系式: 125.07% 108.34% 115.45%对绝对差额的x 0 f 1 x 0 f 14260 3690 4.38(元 / 件)对相对变动的影响115.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