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意义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意义

新生儿溶血病产前筛查临床意义
一、血型(ABO、Rh(D)系统)关系
产生新生儿溶血病之孕妇、婴儿或丈夫的血型关系表
二、IgG抗体效价临床意义
1.ABO血型系统中,当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1:64时,其血型不合胎儿有可能发生因血型免疫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

2.Rh血型系统中,Rh(D)阴性的孕妇血清中IgG抗D(或C、c、E、
e)效价≥1:16时,就应引起临床重视。

3. 产前选择筛查时间:(1)有流产或妊娠史的孕妇,可在孕16周进行,以便明确抗体基础水平,孕28-30周作第2次检查,以后每隔2-4周监测一次,观察抗体效价上升速度。

(2)无流产或妊娠史的孕妇可在怀孕6个月做第一次监测,以后每隔4周监测一次,观察抗体效价上升速度。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临床意义
一、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二、临床意义
1.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用抗人球蛋白血清检测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致敏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说明受检新生儿红细胞已被血型抗体物质致敏。

2. 游离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不配合的血型抗体物质,是否致敏新生儿的红细胞,要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放散试验来证实,因此该试验阳性仅表明可能受害。

值得注意的是,当新生儿血清中不配合的血型抗体物质含量偏低时,相应的致敏红细胞上的抗体含量也极低,此时放散试验由于其灵敏度的限制,放散试验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单一游离试验阳性,应结合临床症状加以判断。

3. 放散试验是用已知的红细胞抗原,检测从新生儿致敏红细胞上释放出的抗体,放散试验阳性,诊断即可成立。

4.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多抗试验,单一的直抗试验阳性,可能由于以下原因:(1)受检者红细胞存在单抗补体C3,或者是补体依赖性抗体,如JK系统抗体;(2)受检者红细胞洗涤不彻底引起的假阳性;(3)药物引起的抗药物抗体;(4)实验操作失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