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尿的鉴别诊断(2010-4-16)
血尿的鉴别诊断(2010-4-16)
尿中红细胞严重变形机制
红细胞通过有病变的肾小球滤过膜,受 到损伤 红细胞流经肾小管过程中渗透压的系列 改变 红细胞受尿液pH,其他化学成分(尿素、 尿酶等)的影响
异形红细胞种类
① 大红细胞:直径> 8um 的红细胞。 ② 小红细胞:直径< 8um 的红细胞。 ③ 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 芽样(灵敏度:46%-52%;特异性98%- 100% ) 。 ④ 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 或胞浆聚集,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 ≻ 5% )。 ⑤ 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如半月形。 ⑥ 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 白丢失。 ⑦ 皱缩红细胞:高渗尿中多见。 ⑧ 影红细胞:低渗尿中多见。 ⑨ 红细胞碎片。
相关辅查
腹平片:结石、异常钙化 超声:畸形、积水、多囊肾、肿物、位置、
结石 IVP:除显示结构外,并粗略估肾功能 核素肾图 其它影像学检查(CT、核磁) 膀胱镜 肾活检指征:镜下血尿>6月,伴发蛋白尿 (>500mg/M2.d),肉眼血尿>2-4周,高血压, 肾功能减退,有家族史
即可诊断,红细胞介于3万-10万/h,属可疑
血尿的鉴别
真假鉴别 部位鉴别
性质鉴别 病因鉴别
真性血尿与假性血尿
首先要排除以下能产生假性血尿的情况: ●摄入含大量人造色素 ( 如苯胺 ) 食品,食物(如蜂蜜、甜 菜根、黑酱果)或药物(如大黄﹑利福平﹑苯妥因钠、氨 基比林)等也可引起红色尿; ●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
第一杯红细胞增多则为前尿道出血;
第三杯红细胞增多则为膀胱基底部﹑前列腺﹑
后尿道或精囊出血; 三杯均有出血,则为膀胱颈以上部位出血。
真假鉴别 部位鉴别
性质鉴别 病因鉴别
肾小球或非肾小球性血尿
尿中红细胞管型 伴有尿蛋白情况: 有逾量蛋白时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通透 性增加 [每1000ml尿混入红细胞5ml:呈肉眼 血尿, 此时尿蛋白不高于625mg/L, +~++,或 <1g/d]。 THP: (免疫组化)
肾小球或非肾小球性血尿
尿红细胞形态(大小、形状,Hb含量): 尿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72fl且呈小细胞分布 (正常75fl)。敏感度特异性95% 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自动分析仪) 肾小球性:高峰在低容积区(50fl)偏态分布 非肾小球性:高峰在高容积区(90fl)正态分 布 尿红细胞电泳 肾小球性: 20.64±1.72秒 非肾小球性:27.27±1.66秒
血
尿
血尿的定义
肉眼血尿
每1000ml尿液中含1ml血即成肉眼血尿。
尿酸性,呈酱油样棕褐色或暗黑色; 尿碱性,呈红色或洗肉水样;
镜下血尿
● 离心尿 RBC>3个/HP >8×106/L ● 尿沉渣红细胞计数 ● Addis计数
红细胞>50万/12h 红细胞>10万/h ,
● 1小时尿细胞计数法
原因 LRV淤血、高压 –局部(肾盏穹窿部)因素 表现:左侧,非肾小球性血尿
胡桃夹现象与蛋白尿 – 静脉受压,尿蛋白排出增加 – 表现:直立性蛋白尿(卧床缓解) 临床 – 直立蛋白尿或非肾小球性血尿 – (蛋白尿+血尿考虑肾小球病) – 肾小球病时可伴发
Alport综合征
以血尿、神经性耳聋、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为临 床特点的遗传性肾脏病,是编码基底膜IV型胶 原链的基因突变而致 遗传方式 –X连锁显性遗传:85% COL4A5,COL4A6突变(Xq22) –常染色体隐生(15%)或显性遗传(少) COL4A3,COL4A4突变(2q)
部分血尿相关性疾病
高钙尿症
重要性 –多见(2.9%~6.2%) –多种症状易误诊漏诊(血尿、尿频尿急,遗 尿, –白天尿失禁,脓尿,反复泌感,腹痛等) –持久时对生长期骨不利(骨质稀疏,个矮小) –结石形成 尿钙/尿肌酐≥0.2(mg/mg)或0.7(mmol/mmol) –24h尿钙定量:≥4mg/kg.d (≥0.1mmol /kg.d) –注意年龄:尤其是婴儿
薄基底膜肾病(TBMN)
临床特点: –家族性良性血尿、GBM弥漫性变薄 –常显遗传 –COL4A3和COL4A4有杂合突变 –GBM和皮肤IV胶原3、4、5表达正常
血尿诊断程序
血尿的治疗
血尿的治疗应对血尿的病因和血尿的造成
的后果同时进行治疗
尽快查找病因并对因治疗
对血尿造成的贫血及泌尿系管腔梗阻进行
●初生新生儿尿内之尿酸盐可使尿布呈红色。
鉴别——尿液透明不混浊,静置后无红色沉淀,振荡无烟 雾状,镜检无红细胞。
真性血尿与假性血尿
其次要排除阴道或直肠血污染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真假鉴别 部位鉴别
性质鉴别 病因鉴别
肉眼观察 暗红:上尿路。 鲜红带血块:下尿路。 滴血:尿道 尿三杯试验
血尿:非肾小球性 尿钙/肌酐比值,24小时尿钙定量 特发性者: –肠吸收型: –空腹时尿钙正常,服钙后尿钙增高 成人中85%属此类,小儿中21%~62%见于此 –肾漏型:肾漏出增加, 多见于小儿
胡桃夹现象
左肾静脉(LRV)受压而引发临床症状 LRV行经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的夹角 (45°~60°)而后注入下腔静脉 LRV受压: –LRV淤血,静脉高压 –引流入LRV之生殖静脉淤血 –精索静脉曲线(左侧)
血尿 (持续镜下血尿,在感冒,劳累后肉眼 血尿) (多属肾小球性血尿) 逐渐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进行性肾功 能减退 听力障碍:10岁后出现 眼部:前圆锥形结晶体,黄斑周围色素改变 巨血小板减少症 粒细胞巨噬细胞内有在Dohle包涵体 平滑肌瘤 (食道、气管、生殖道) (COL4A5和COL4A6 5’端突变) 肾组织活检:GBM弥漫增厚分层
对症治疗
血尿治疗的注意事项
不要感染 不要过敏 不要受伤 不要活动过度 不要乱吃药 不要乱吃食品
谢
谢
关于区分非肾性和肾性红细胞血 尿,仍无统一的标准,多数认为
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 8000/ml , 但大部分(> 70% )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型 红细胞,变形红细胞 ≤30% ; 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 8000/ml ,大 部分(> 70% )为 2 种以上变形红细胞。
注意事项
尿红细胞TH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THP(Tamm-Horsfall)是肾小管髓袢升 支粗段和远曲小管近段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 大分子糖蛋白,红细胞途经肾小管可能被THP 覆盖,采用临床病理免疫染色中常用的SP法 检测尿红细胞THP免疫染色来确定血尿来源, 阳性细胞呈棕黄色,而阴性细胞不着色。着 色红细胞>70%判断为肾小球性血尿,着色红 细胞<30%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年龄因素:婴幼儿肾内渗透梯度小,肾小管短, 不易出现红细胞变形。 袢利尿剂的应用 尿比重<1.016时可出现假阴性 尿pH:酸性RBC大、易溶血,呈影子细胞;碱 性呈小锯齿状
红细胞表面膜电荷变化
红细胞通过GBM和肾小管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
用尿红细胞电泳观察其电泳时间变短。肾小球性血尿 时尿红细胞电泳时间为20﹒64±1﹒72秒,非肾小球 性血尿其尿红细胞电泳时间为27﹒27±1﹒66秒。
真假鉴别 部位鉴别
性质鉴别 病因鉴感染,③ 肾脏畸形(多囊肾、海绵肾),④肾脏肿瘤,⑤肾血 管病变(肾静脉血栓),⑥肾脏损伤,⑦药物性肾 损害 尿路疾病:感染,结石,肿瘤,息肉,憩室,异 物等。 全身性疾病:① 出血性疾病,② 心血管疾病 , ③感染性疾病 ,④结缔组织病, ⑤营养性疾病 , ⑥过敏性疾病,⑦ 其他疾病: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 张症,剧烈运动引起的一过性血尿,特发性高钙尿 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