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治疗鹅掌风(角化性手癣)验方,偏方。
2014-09-24 | 阅:转:| 分享鹅掌风,西医称为角化性手癣,是一种较顽固的皮肤病。
其表现为手掌局部有边界明显的红斑脱屑,皮肤干裂,甚至整个手掌皮肤肥厚、粗糙、皲裂、脱屑,亦可出现水疱或糜烂,自觉瘙痒,或瘙痒不明显,多始于一侧手指尖或鱼际部。
若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则可使病情延长,甚至终年不愈。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或由脚气传染而来。
本病初期皮肤起小水疱,散在或簇集,不久疱破脱皮,中心已愈,而四周续起疱疹,致手掌粗糙裂纹如鹅掌。
鹅掌风效验方大全: 一[来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配方]当归、生百部、木槿皮、黄柏、白鲜皮各15克,川椒10克,黑醋1000毫升。
[用法]上药共入黑醋中,浸泡2小时后煎煮至沸,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洗至药液凉后止,用布擦干,暂禁下水。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润肤。
适用于鹅掌风(手癣)。
二[来源]《辽宁中医杂志》(8)1984年[配方]花椒、大枫子、明矾各10克,皂角15克,雄黄5克,土槿皮30克,信石1.5克。
[用法]上药加鲜凤仙花朵适量,酸醋500--1000毫升同放入砂锅内浸泡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瓷盆内,待温时将患手浸入药液中浸泡之(第一次浸泡8小时,第二次浸泡2--4小时)。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适用于鹅掌风、灰指甲。
三[来源]《新中医》(7)1981年[配方]侧柏叶250克,蕲艾60克,桐油适量。
[用法]先将柏叶、艾叶加清水适量煎至3000毫升,候用。
再用桐油抹擦患处,以纸蘸桐油,用火点燃,熏烤患处片刻。
然后将患手置药汤上面熏之,俟温度稍低,即将患手置汤中浸泡,泡至药凉止。
[功效]凉血祛风、消炎止痒。
适用于鹅掌风(手癣)。
一般轻症用药1次即愈,重症3--5次可愈,效佳。
四[来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配方]贯众、乌梅各60克。
[用法]用陶器盛药,加水高出药面约4厘米,煎沸2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浸患处,待药温变凉即停。
每日2次,2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护皮止痒。
适用于鹅掌风(手癣)。
五[来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配方]大枫子、木鳖子、防风、红花、地骨皮、五加皮、荆芥各10克,明矾、皂角各3克,米醋2000毫升。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浸入米醋中浸泡1周后,过滤去渣取汁,用其浸泡患手。
每日浸泡1--2次。
[功效]消炎活血、祛风止痒。
适用于手癣。
六[来源]《中草药外治验方选》[配方]新艾叶90克,苍耳草60克,白鲜皮30克。
[用法]先将上药一同放入瓦罐中,加水3000毫升煮沸取汁,将药汁倒入脸盆内,上覆毛巾,再将两手伸于毛巾下熏一会儿,待药汁转温时,将两手放入药液中浸泡,并搓擦洗涤,直至药汁将冷为止。
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护皮、祛风、止痒。
适用于鹅掌风。
通常连续治疗3--5日可愈,效佳。
七[来源]《外科学》[配方]大枫子肉、鲜凤仙花、花椒各9克,皂角、土槿皮各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矾12克,米醋1000毫升。
[用法]将诸药浸入米醋内24小时。
煎沸待温,将患手浸入药液中浸泡半小时。
每天1次,共3--4天。
[功效]杀虫止痒、润燥祛风。
适用于手癣、甲癣、油灰指甲。
八[来源]《陕西中医验方选编》(外、五官科分册)[配方]川乌、草乌、何首乌、天花粉、赤芍、防风、荆芥、苍术、地丁草各30克,艾叶12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
每日熏洗2次,每剂可连用2次。
[功效]祛风湿、活血通络、解毒止痒。
适用于鹅掌风(手癣)。
通常连用6天见效,最多15天即获痊愈或显效。
九[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配方]荆芥、防风、红花、地骨皮各15克,皂角、大枫子各30克,明矾18克。
[用法]上药用米醋1500毫升,放盆中浸泡3--5天后,备用。
治疗时,每晚将手或足入药醋中浸泡30分钟。
每剂药可连续浸泡两周,为1个疗程。
用之有效,可继续浸泡2--3个疗程。
[功效]灭菌止痒。
适用于鹅掌风(手癣)、干脚癣。
十[来源]《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配方]藿香、黄精、生大黄、皂矾各12克。
[用法]用米醋500毫升浸泡上药5--7天,去渣备用。
用时,将患部放入药液内浸泡。
每次浸泡30--6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活血润肤、杀虫止痒。
适用于手癣,证见手掌干燥、粗糙、皲裂、脱屑,多发于单手,亦有两手发者。
1、米醋1000毫升,花椒250克,水煎,趁热浸泡患手,每日两小时,连浸7天。
十一、鲜鱼腥草30克,葱白一根,共捣烂,两手频搓。
十二、鲜松针1000克,先取500克放炉上烧着,候烟起,把患掌置烟上约距10厘米左右(以可忍受为度)。
松针烧透后再陆续增加继续熏。
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两小时,连熏7天,并可预防复发。
患手熏后两小时内不宜洗手。
十三、皂角刺30克,食醋250克,用水浸泡24小时后,再浸泡患手,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连用7天。
十四、薏苡仁60克,甘草15克,水煎浓汁,趁热洗患处,每日数次。
十五、艾叶、侧柏叶各适量,煎水熏洗患手,每日3次。
十六、蒲黄12克,白酒适量,混合调匀如糊状,涂患处,每日数次。
十七、透骨草15克,花椒、白芷各10克,豆浆500毫升,混合煎熬,熏洗患处,每日两次。
十八、鸦胆子20克(打碎),生百部30克,白酒、醋各500毫升,浸泡10天。
此量为1只手用量。
将患手插入浸药酒之瓶中,每次浸泡30—60分钟,每天2—3次,约10余天药液泡完即愈。
此方对灰指甲亦有良效。
十九、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
水煎外洗,每日1 剂。
多数患者用药1天症状减轻,5天可愈。
二十、生甘草、白蒺藜各100克,浸于75%酒精300 毫升中,1周后过滤备用。
每日涂患处3次。
二十一、老槐树皮30克,香油60毫升,用香油将老槐树皮炸枯黑,去树皮,用油涂搽患处。
二十二、五倍子30克,侧柏叶1i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二十三、五加皮、地骨皮各12克,蛇蜕1条,皂角3 个。
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待温度降至适宜时,烫洗患手,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直至痊愈。
二十四、取艾叶200克,加水适量,煮沸10 分钟,取药液先热熏患处,待药液温热微烫时,浸泡患部20分钟,每日2次。
药液冷后可加热再用。
二十五、蛇床子10克,土槿皮、黄柏、大黄各6克,水杨酸15克,樟脑3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将上药共放入酒精中,浸泡24小时后,滤去药渣备用。
用时选塑料袋1~4只,每只倒入溶液100~150毫升,浸泡患肢50~60分钟,治疗3周。
疗效:本方治鹅掌风患者:308例,结果皮损及症状消失者274例,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者24例,症状减轻者8例,无效2例。
二十六、一个偶然的机会,用中药煎汤外洗治愈了一例顽固性手癣,处方如下:柴胡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10克生地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滑石30克丹皮10克上方三剂,煎汤泡手,每晚一次。
三天后患者来复诊,自诉第一天用药水泡过后瘙痒即明显缓解,继续用药,渗液及脱屑也明显好转。
按原方继处三剂,后随访已完全治愈,至今未发。
后又遇一脚癣患者,复染接触性皮炎,双足瘙痒难忍,抓挠不止,皮肤潮红,有沿双下肢向上漫延的趋势。
又处上方加生山栀10克,黄柏10克,共用五剂即病若失。
还用该方治疗过一例外阴瘙痒的女性患者,也是煎汤后坐浴,每晚一次,有显效。
以上案例似乎说明该方有很好的止痒效果,但是毕竟样本太小,希望大家有机会试用该方,以验证其疗效能否经得起重复。
二十七、荆芥10克防风10克红花10克五加皮10克明矾10克皂角10克大风子仁10克,把以上中药泡在二斤半醋里面,浸泡24小时,然后洗患处,每日次数不限,直至痊愈为止。
二十八、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外用冰雄散(兽药.如上图)泡洗。
处方:生地黄、牡丹皮、黄芩、赤芍、金银花、连翘、木通、泽泻、车前子(包煎)、苦参各15g。
水煎,日服1剂。
方中生地黄、牡丹皮、黄芩、赤芍、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凉血散结;木通、泽泻、车前子利湿;苦参杀虫除湿。
全方共收清热解毒、凉血散结、利湿杀虫之效。
二十九、鹅掌风屡验方:本方试过多例鹅掌风患者,用后效果明显。
乃用江西老中医王修善的验方。
用以下二方交替使用。
王老言及此二方一般服五服后效佳。
(1)手掌脱皮验方:生、熟地各6g白蒺藜5g知母、黄柏、枸杞、牛膝、菟丝子(包煎)各3g独活2g食盐为引,水煎服。
(2)祛风地黄汤:生、熟地、土茯苓各12g白蒺藜、炒当归、白藓皮各9g菟丝子、知母、黄柏、枸杞各6g牛膝3g黄酒为引,水煎服。
三十、手掌脱皮,血肉外露,用豆腐热沫洗之,洗后拭干,涂以桐油,再用松毛烧烟薰之。
愈后戒食鹅肉。
又方∶用密陀僧一两为末,取出笼热蒸馒头一个,分为两开,将末撒在馒内合住,以两手把握馒头,使热气熏蒸良久,不过三四次即愈。
又方∶用青盐、防风、地骨皮、槐条各等分,煎水多洗,极效。
又方∶用苍耳子仁为末,将痂起去,香油调搽,神效。
并治牛皮癣。
又方∶真蕲艾四五两,煎水入大口瓦瓶内,瓶口上用粗麻布数层盖口缚住,将手心放瓶口麻布上熏之,待温以手洗浸,如冷再热再熏再洗,奇效。
又方∶雄黄、甲片,火烧熏之,数次自愈。
此吕祖乩传之方。
又方∶艾叶、侧柏叶,煎汤熏洗,一月即愈。
又方∶用豆腐泔水洗手,一月即愈。
又方∶雄黄、甲片、五倍子(去虫)各五钱(研细),蕲艾四两,药和艾叶放瓦瓶内,将火又方∶治鹅掌风并面癣诸癣。
天麻叶煮浓汁热洗,多擦之。
如无叶,即用天麻子煮汁亦效。
又方∶五倍子研末,桐油调搽,以炭火烘之。
又方:生手掌上,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干燥,甚则迭迭脱皮,血肉外露,或痒或痛,久则成癣难愈。
用一大碗以纸紧糊碗口,纸上用针刺破多孔,上铺细米糠二三寸,手钳燃炭放糠上缓缓烧之,烧至离纸三分光景,将炭与糠一并弃去(不可将纸烧穿),取碗中糠油时时又方∶真小磨麻油一两,红砒一钱,敲细入油,煎至砒枯烟尽为度。
去砒留油,冷透火气,用火烘油,擦三五次,十日即愈。
血寒者最宜。
此林屋山人极验方也。
又方∶铅弹子二个(如核桃大),每日在手内搓弄搓热,将铅弹子握紧,昼夜不歇,如此反复。
又方:皆因生杨梅食鹅肉而生.亦有沾露而生在手足心背.乃心肾二经受毒所致.治宜熊脂膏搽之.火烘不三次而全愈.虽十数年者亦效.又方:穿山甲.雄黄二味.火烧烟熏之.数次自愈.吕祖传方.鸡脑髓乘热掌心搓擦数次即愈.真蕲艾四五两.水煮五六滚.入大口瓶内盛贮.将手心放在瓶口熏之.如冷再煮热即效.活蟹煮汤.洗手即效.又方:鹅掌风由手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皮枯槁;又或时疮余毒未尽,亦能致此。
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浓破裂不已,二矾汤熏洗即愈。
二矾汤[/B][/B]二矾汤中白皂矾儿茶柏叶在其间先熏后洗油烟照鹅掌风顽愈不难治鹅掌风皮肤枯浓、破裂作痛,宜用此汤熏洗,轻则不宜,越重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