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拼一拼
一、学前准备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2. 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让学生说出几种平面图形的名称。
2、点明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平面图形来拼组。
(二)折一折
1.长方形边的特征:
(1)将手中准备好的长方形对折,你是怎么对折的?
(2)学生交流汇报:有左右对折与上下对折的。
你有什么新发现?
(3)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对折,上下两条边能完全重合,左右两条边也能完全重合。
同时教师指出:上下两条边是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
(4)板书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2.正方形边的特征:
(1)猜测:观察一下手中的正方形,猜测一下正方形的边会有什么特征?可能会有学生说:对
边相等,也可能会有学生说:所有的边长都相等。
(2)讨论:我们怎么去证明你的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也可能会说:通过对折来
证明。
(3)验证: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正方形各边的关系。
(4)汇报;通过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证明对边相等;通过对角线对折证明邻边也相等。
(5)板书归纳: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二)拼一拼:
1.引导探究长方形拼组;
(1)想一想: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能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拼组;
(3)展示学生的拼法:一种是将长边对接,一种是将短边对接。
(4)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拼出正方形,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5)小结:通过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必要的的方法铺垫。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利用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所拼成的图形。
(4)议一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3.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1)讨论:你和同桌准备拼一个什么图形?要用几个三角形?
(2)合作:同桌合作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你想拼成的图形?
(3)汇报:每桌派代表说一说你们拼成什么图形。
三、巩固应用
1、做一做
(1)课件呈现“做一做”的两幅图,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用准备好的三角形拼组出其他平面图形。
(3)将学生的拼组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并请拼摆方法得当的同学介绍方法。
2.出示练习一第4题
(1)自主拼组:请同学们观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进行拼图大比拼。
(2)展示、评价:看看谁拼出的图案最美丽。
3、出示练习一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的图,创设情境:灰太狼发现喜羊羊家的墙壁上破了一个洞,想晚上跑到喜羊羊家来抓走喜羊羊,请你帮帮喜羊羊,看看缺了几块砖,让喜羊羊抓紧去买来,把墙上修补好。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可以动手画一画。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4)学生汇报,演示。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拼一拼平面图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了平面图形的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平面图形还能拼出好多好多的图形来,下节课我们就利用七巧板来拼图,同学们要提前准备好七巧板,明天大家来个大比拼。
五、板书设计
第2节拼一拼
1. 复习平面图形
2. 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3.动手拼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