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校长翟世军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牢树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我们珍惜生命,因为生命宝贵而脆弱,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去不复返;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幸福人生的基础。
所以生命健康权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而安全又是我们生命健康权得以维护的唯一保障,即“安全”就是金钱与生命;因此,遵纪守法、遵规守纪,确保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允许有任何闪失。
因此学校工作、安全第一,安全防范、尽责为先。
我校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学校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落实了门卫值班、楼梯疏散、夜间巡查,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对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的安全巡查和安全督导工作,保证了学校的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学校也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加强对同学进行交通、防水、防火、防毒、防电、防盗、防传染病和防不法侵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
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排查,但纵观全国校园伤害、楼梯踩踏事件,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灾、滑坡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多名学生伤亡的惨剧。
那是多么令人心痛而不堪回首的一幕啊!我校近几年也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本学期第七周袁聪同学课间追逐打跳摔倒摔损了膝盖骨头,在天津医院住院花了四五千钱不说,目前还不能自由行走,今年刚毕业的熊小文打跳失手,被同学用铅笔不小心戳坏了眼睛,造成了左眼失明的严重后果。
2012年3月,我校三(2)学生在宿舍睡觉,打跳失骚,发生打架、何世斌用皮带抽打,将另一名学生李伟一只眼睛打坏,现已失明。
还有本周星期三晚饭后二(6)班陈天勇同学在操场活动,因使用器材不当、摔伤肘关节的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出了这些自身伤害外,还有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他人人为伤害。
同学们,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全国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伤于交通事故、校园安全事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
血的教训和惊人的数据告诫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假如我们平时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现交通事故,起码可以减少;假如我们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路边摊点不卫生、过期变质或垃圾食品,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假如我们上下楼梯靠右行,假如我们课间不追逐打闹,不乱攀爬……我们就会少事故发生,甚至不发生。
这些可防范的伤害事件是能避免的。
对于我们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
借此机会,我代表全体老师向同学们发出“强化安全意识,建设平安校园”的倡议,让我们共同做到: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望老师同学自觉保护自我,现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1、全体师生要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注重并加强安全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或向学校汇报,防患于未然。
2、要严格学校门禁制度,住校生从星期天到校5点后至周五3点20放学期间不得随便出入校园,确需出校,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凭请假条非出入校门。
不准擅自离校,所有来人来访在门卫室接待登记;3、注意课间安全,不准追逐打闹,举止要文明得体。
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奔跑,不拥挤,不拉拉扯扯、边走边开玩笑,行至拐弯处,要放慢脚步,预防相撞。
上下台阶、踩实踩稳、不摔倒;5、注意食品安全,不随意购买食物,不吃不清洁、过期变质食物,不喝冷饮,保持身体健康。
6、注意用电安全,不乱动电源插座。
不私接电源,爱护消防设施。
要懂得一些防火、防病、防煤气和食物中毒、防盗、防溺水、紧急情况疏散知识,遇到险情时,能避险,能进行自救自护。
7、平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路、骑车靠右行,不乘坐农用车、三轮车及超员超载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8、注意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安全。
参加体育锻炼或活动时,要弄清器材使用方法、正确规范、量力而行的使用,不能做一些危险的、高难度违规动作,以免造成身体伤害;9、不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不接受陌生人馈赠的礼物,遇到精神不正常可疑之人要躲避,受到不法侵害时及时打急救电话和师长电话求得帮助。
10、网吧是青少年不宜去的地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就是在网吧里学来的,所以请同学们远离网吧。
11、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同学、老师保持和谐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要保持冷静,及时向老师反映,不采取过激行为。
同学们,安全重于泰山,希望大家能严格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求去做,我想,只要我们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警钟长鸣,我们的学校就一定能够永保平安!祝愿我们校园中的每个人永远平安、快乐!最后,希望通过安全教育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强化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演讲稿县法院刑事庭庭长秦杰亲爱的同学们:保护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许多保护青少年成长的法律法规,你知道哪些?(随机请听讲座学生回答)同学们有听说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随机请听讲座学生回答),我要和大家讲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知识,希望的讲座,同学们能够多法律常识,对照一下在学习、生活中的,能够法律法规为地保护。
是未成年人?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称为未成年人。
是犯罪?我国刑法作了规定“一切危害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颠覆民主专政的政权和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集体所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权利,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
”简单的说,犯罪就严重危害社会的,比如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会受判刑、抓进监狱的严重处罚。
里,同学会不以为然,犯罪和小学生有关系?我又不会偷、抢。
同学们,想那就错了,在的生活中,在身旁,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例并不少见。
湖北大冶震惊全国的“9〃13”大冶罗桥中学抢劫案中,3名案犯中2名胡姓少年18岁、另一名明姓少年则14岁。
2004年9月,3名少年缺钱,决定学校去“找”。
手持水果刀等作案工具,在罗桥中学校园抢劫学生53人,殴打学生40人,致2人轻伤,16人轻微伤,却得300多元及牛仔裤1条、怀表1块。
3名未成年案犯分别被大冶法院判处9年、8年、1年有期徒刑,并处500元到1000元罚金。
曾经轰动一时的海南“龙虎帮”犯罪团伙主要“恶虎”陈里入狱时未满16岁。
他的人生经历在失足青年中的代表性。
他本来是个乖孩子,心性也很善良。
在学校读书,就时常看见学生之间打打杀杀的,还在上课呢,接到通知立马放下课本便成群结对地,还找出刀具,跑向械斗场,学校老师也没办法管住,他平时最爱看枪战片,黑社会老大的那种“英雄”气概总是让他佩服不已,甚至成了他经常标榜的楷模。
他开始尝试追求“黑老大”式的生活。
平日里势单力薄遭“追杀”的经历,他便一步步走进拉帮结派以图自保的泥潭。
因“江湖”追杀“砍死人”而锒铛入狱。
在江都某中学,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江某兄弟,居然在大白天入室偷东西,被人当场抓住。
听完上述案例,同学们会感到震惊,这并不奇怪,儿听讲座的同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的好同学,平时对事情知道得很处,也不会去做事情。
说到这儿,我想问大家问题,大家有思考过,年龄比你们大不了多少,或者说是年龄与大家差不多大的孩子为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刚才说过,江某兄弟入室盗窃的案子,据我所知,在小学时,这两兄弟就经常拿同学的钢笔,有时零花钱,就到学校小商店去偷偷拿吃的,被学校后,老师多次对其教育,并按校纪校规检查,通报批评等处分。
两兄弟被警察后还写写检查、挨个处分就没事,殊不知已构成盗窃罪,要被判刑。
的事例说明不少人对的犯罪的关系还不太清楚。
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规定,只是受民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非刑罚制裁的处罚。
如: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毁坏路边的小树,违反《森林法》,在家放羊牛将别人的庄稼损坏,将别人停路边的汽车损坏,将街道、公园里的公共设施损坏等。
常见的是同学上学、放学时骑自行车不走自行车道,而是几个人并排骑着自行车在公路上互相追逐,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
这,不非得判刑抓进监狱,可以罚款、拘留。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那就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应当看到,同犯罪之间的点,对社会有危害性的,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只是受法律制裁的不同,程序不同而已。
由此可见,任其发展,有滑向犯罪。
如:某个学一名学生,平常偷拿同学的笔、工具书等学习用品,后为发展到翻墙入室盗窃,开始是,出于教育、挽救的角度,学校教育,后来触犯刑法,就要由公安机关,受法律的制裁。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了预防未成年人的九种不良,只要你这几种不良,就很容易滑向犯罪的边缘:(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
几种不良当中,同学们要注意千万不可有下列。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4、法律法规规定的不适宜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为要这几点呢?同学们老师父母多年的教育,都知道偷窃、赌博等是社会所不允许的,而对上述四条所说的,同学们不算大事,而且事情在同学们生活、学习中经常,看似不太严重的,同学们自身的防范意识,往往就会演变成犯罪。
为旷课?夜不归宿?旷课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和犯罪团伙厮混一起,最后走上犯罪的深渊。
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未经其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到深夜还不归家的,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坏人引诱走上犯罪道路,也往往孤身无助犯罪者的攻击。
是管制刀具?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带有自锁装臵的弹簧刀相类似的单刃、三棱刮刀,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的危害,很容易在一时冲动下持刀伤害别人,力弱,刀很容易被人抢去伤害未成年人,来历禁止。
某校有两个学生和社会青年一起持刀抢劫币100元、红塔山香烟两包被判2年。
济南有三个青年拦截工人强制剥去人家裤子,抢去裤子两条,现金3元,并用匕首把人扎伤,被法院判处11年徒刑。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是指轻微暴力,以暴力相威胁或者以手段相要挟的方法迫使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交出财物的。
情节严重就会构成犯罪。
如刚刚年满16岁的李小飞是北京某县的一名中学生。
一天傍晚,李小飞来到学校宿舍,将同学王可辉叫,向他要100元钱。
王可辉说,李小飞便从身上掏出一把弹簧刀,顶着王可辉的脖子比划了几下,威胁他回去100元钱,明天早晨送到教学楼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