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检验科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
2019年检验科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
• 对压力设备和贵重仪器责任到人。进行安全教育 和安全督查。
• 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 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使用电高压消毒锅 时,一定要遵守操作程序,以防爆炸。下班前一 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值 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a
18
实验室安全制度
•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 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 防止腐蚀、灼伤、
器、水、电各方面安全。
a
21
免疫室安全管理制度
• 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确保医院安 全、高效运转;
• 常用试剂库设在免疫室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保存使用制度; • 每天值班人员检查安全,安全负责人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
理; • 设备安全必须按设备安全制度规定执行;
• 实验室的常规管理 实验室应宽敞、整洁, 实验 室内应禁止饮食、吸烟等活动, 外人未经许可
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应对本室人员 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 制定书面安全规定, 并 监督实施, 严格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弃置实验室 废物。
a
10
检验科防护制度
• 血液检验中意外的处理 检验过程中出现针头损伤或皮肤沾血, 应马上 用肥皂清洗, 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或污染面。 如果需要, 再包扎伤口。黏膜或眼结膜被血污 染后亦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a
22Βιβλιοθήκη 免疫室安全管理制度• 使用过的试管、吸头应置于健之素溶液中浸泡,并由专人负责; • 试剂瓶、洗板机清洗液等污物按院感办规定的污物办法处理; • 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 出现不安全因素,应集中分析、总结经验,采取对策,确保仪器、水、电
各方面安全。
a
23
生化室安全管理制度
a
5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 在院领导的统一指导下,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 作。
• 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的观念, 防患于未然,确保医院安全、高效运转。
• 参加院里消防知识培训,人人掌握应用消防工 具。
• 监督、检查日常工作,各种防火器具的保管。 • 每天值班人员检查安全,安全员每月检查一次,
a
15
实验室安全制度
•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 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进入临床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保证 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 员在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 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 育。
• 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 手套。
a
13
检验意外事件应急处理的预案
• 及时准确的检验是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的重 要步骤 随着全自动仪器的大量应用和检验项目 的不断增加,影响检验结果的及时性的因素也 随之增加。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有效性。 更好的为临床诊治服务,避免在意外情况发生 时出现的被动局面,特制定应急措施。
• 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医院设备科和相应 公司的维修部,争取尽 快修复。如不能立即修 复者,采用其他检验方法或到兄弟单位同类仪 器上进行检测。
• 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确保医院安 全、高效运转;
• 常用试剂库设在临检室内,有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 每天值班人员检查安全,安全员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 • 设备安全必须按设备安全制度规定执行;
a
20
临检室安全管理制度
• 使用过的玻片、试管应置于健之素溶液中浸泡,并由专人负责; • 其它污物按院感办规定的污物办法处理。 • 出现不安全因素,全科人员集中分析、总结经验,采取对策,确保全科仪
a
14
检验意外事件应急处理的预案
• 试剂不足者应立即到相应供应商处请购或到兄 弟单位调剂。
• 水、电等由医院调控,采用高容量不间断电源 短时保证仪器的供电。
• 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应向科主任报告,并作 记录。
• 各实验室应平时做好仪器的每日、每周、每月、 每季的保养保证仪器的 正常运行。对试剂应经 常盘存,保证最低库存量,做到防微杜渐。
• 被指定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对检验科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识别,指导和培训生物安全的处置,经常进行生物安全 检查。
a
2
安全操作规程
医疗废物的管理
• 清洁工收集和运送本科的医疗废物,用密封车送到院内医 疗废物暂时存放地。双方要对医疗废物进行清点交接、记 录、签收(类别、数量、包装是否合格),保障其得到妥善 处理。记录保存至少3年。
检验科 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培训
桥头医院检验科
a
1
安全操作规程
医疗废物的管理
• 检验科工作人员要明确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 不同,需要分开收集。检验科的医疗垃圾又主要分为 “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也必须分类收集。
• 包装要求与标识:生活垃圾包装袋的颜色采用黑色,医 疗废物采用黄色。要保证医疗废物包装袋防渗漏、防破 裂、防穿孔,其外面还应有文字说明,如“感染性废 物”(同时还应有生物安全通用的警示图标)。盛装针头、 破碎玻璃等锐利器具,必须采用专用利器盒,要保证不 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
• 强化安全生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技术 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整治安全生产制 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 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等, 明确人员配置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
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 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a
16
实验室安全制度
• 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 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 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 医疗垃圾处理。
• 与 HBV 的意外接触 HBV 可以通过直接或 间接意外接触传染, 患者、检验人员之间可互 相传染。应规定所有有可能接触 HBV 的医疗 工作者必须注射乙肝疫苗。
• 实验室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确保 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侵染, 确保周 围环境不受污染。
a
11
检验科消防安全制度
• 使用传统注射器, 试管方式采血, 试管无盖, 系统开放, 血液检测过程中血样污染环境的机 会大大增多。无论采用何种系统, 一旦出现血 样污染, 即应使用医用消毒剂, 消除血污。
a
9
检验科防护制度
• 针头的使用与弃置 针头损伤是职业性 HBV 和 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 使用针头时要格外 小心, 在检验过程中, 原则上应尽量减少使用 针头、减少对针头的操作。
检验后的标本,应尽快消毒处理。
a
3
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的消毒
• 实验室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区域 的消毒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 应定期对实验室的物体表面、空气、贵重仪器、 实验器材进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有含氯消毒剂、 过氧乙酸溶液、紫外线、高压蒸汽灭菌等方式, 一般使用焚烧处理。
• 不同的物品种类处理方式不同(如塑料制品可能 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方式),不同污染程度的物 品处理方式和剂量也会不同(如物体台面消毒剂 的剂量可低一些,生物标本剂量会大一些)。
电各方面安全。
a
25
细菌室安全管理制度
• 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的观念, 防患于未然,确保医院安全、高效运转;
• 各种菌种、毒种、培养基、药敏纸片、细菌鉴 定板和生化反应管应由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 和使用制度;
• 各种电器设备,如微波炉、干燥箱、保温箱等 仪器,应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 高危医疗废物必须在送出检验科,进行消毒处理。 • 在医疗废物运送的过程中,应防止包装破裂和医疗废物的
流失、泄漏和扩散,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人体。 • 应当采用专用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保持干净整洁,每天
运送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 对高危或烈性传染病(如霍乱、布氏杆菌病、炭疽、HIV等)
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
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走廊通道畅通,便于火警 时人员安全撤离。
•
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 密。
•
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以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 等事件,要严格按 照医院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法处
理,不得延误。
• 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a
19
临检室安全管理制度
• 使用过的玻片、吸头应置于健之素溶液中浸泡, 并由专人负责;
a
26
细菌室安全管理制度
• 使用过的培养基、药敏纸片、细菌鉴定板和生化反应管等污物按院感办规 定的污物办法处理;
• 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 出现不安全因素,应集中分析、总结经验,采取对策,确保仪器、水、电
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
a
6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 出现不安全因素,全科人员集中分析、总结经验,采取对策,确保全科仪 器、水、电各方面安全。
• 试剂仓库里的强酸、强碱专人保管(熊广汉),并上锁。 • 设备安全必须按设备安全制度规定执行。 • 其它污物按院感办规定的污物办法处理。
a
7
检验科防护制度
• 洗手与患者和血样接触后, 经常洗手是一种重 要而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常规洗手,用肥皂 及自来水冲洗就已经足够,无需使用消毒液, 不提倡使用消毒纸巾, 不能充分稀释或冲击手 上的污染物。经常洗手可以在洗手后擦一些护 肤品, 以保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