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二、简答题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答: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是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节省和经济效率,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区别在于各自研究的重点和论述的方式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微观经济学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前提,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
联系在于:(1)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为其理论基础。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如均衡方法、边际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等。
3、什么是实证分析?什么是规范分析?答:实证分析法是指超脱或排除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对事物运动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反映事物的一般现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它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法是以既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前提,来分析和评价事物的发展状态的研究方法,它回答事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三、实训题查阅科学发展观有关资料,结合本章有关内容,思考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原则。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四、案例分析答:(1)石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供需的日益紧张。
在过去的几年,虽然国际原油的供给依然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但这却是以大量地消耗闲置产能作为代价,闲置产能的大幅缩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价格的大幅震荡走高。
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新兴市场因为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燃油需求量增加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元的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原油持续上升,进而使成品油水涨船高。
(2)基本上来讲每个行业都需要用大量的汽油,,当油价涨每个行业的成本都增加了,成本增加就转嫁给了消费者,物价也就自然涨了这样CPI自然也就涨了,所以大家手里的闲钱就少了,也因为物价涨大家对其他东西的需求也会降低,所以我国经济萧条,增长速度降低。
第二章三、简答题5、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相同。
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而需求的变动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6、“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苏轼语)。
请你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这种现象。
答: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致使农民收入减少。
如图2-5。
图中农产品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向右平移至S′,市场均衡点由E1移动到E2,农产品均衡价格由P1大幅下降至P2,农民的总收入减少量相当于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与此类似,在歉收年份,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减少幅度,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增加。
7、你是一个大型艺术博物馆的馆长。
如果你的财务经理告诉你,博物馆缺乏资金,并建议你考虑改变门票价格以增加总收益。
你将怎么办呢?你是要提高门票价格,还是降低门票价格?答:降低门票价格。
“薄利多销”。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而大型艺术博物馆门票属于富有弹性的商品,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四、计算题1、答:解:(1)由于Q d=50-5P,Q s=-10+5P,Q d=Q s因此 50-5P=-10+5P 得:P e=6,Q e=20如图2-2(a)(2)由于Q d=60-5P,Q s=-10+5P,Q d=Q s因此 60-5P=-10+5P 得:P e=7,Q e=25如图2-2(b)。
(3)由于 Q d=50-5P,Q s=-5+5P,Q d=Q s因此 50-5P=-5+5P 得:P e=5.5,Q e=22.5如图2-2(c)。
(4)联系: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
在(1)、(2)、(3)中,所有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即P、Q及其α、β、γ、δ都属于同一个时期,或者,都适用于任何时期。
而且,在分析由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内生变量的变化过程中,也假定这种变量的调整时间为零。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如(1)中,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α、β、γ、δ被赋予确定数值后,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
而(2)、(3)中,外生变量α、β、γ、δ被确定为不同的数值,得出的内生变量P和Q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在图2-2(b)和图2-2(c)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表示内生变量的P和Q的数值的均衡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5)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图2-2(a)中,供给曲线S1和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
在均衡点E1,均衡价格P1=6,均衡数量Q1=20。
图2-2(b)中,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2曲线的位置,D2曲线与S1曲线相交于E2点。
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上升为P2=7,均衡数量增加为Q2=25。
因此,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同理,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图2-2(a)中,供给曲线S1和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
在均衡点E1,均衡价格P1=6,均衡数量Q1=20。
图2-2(c)中,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1曲线相交于E3点。
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5.5,均衡数量增加为Q3=22.5。
因此,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数量增加。
同理,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 解:(1)ΔQ (P1+P2)/2e d= - ————•——————ΔP (Q1+Q2)/2100-300 (2+4)/2= - ————•—————— = 3/24-2 (300+100)/2(2)e d=-(dQ/dP)×(P/Q)=-(-100)×(2/300)=2/3(3)如图2-3e d=(GB/CG)·(CG/OG)= GB/OG = OF/AF= 200/300 = 2/3用几何方法计算出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与(2)的结果相同。
五、实训题1、了解手机价格的变动历史。
要求:了解从当年的大哥大到现在手机价格变动的历史,总结归纳其变动规律,并运用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2、你看过电视剧《大宅门》吗?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白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并持币代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进大宗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
试分析: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黄连?为什么几天后市场上黄连多了,价格下降?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价格变化的例子吗?答:分析“供求定理”。
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若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这种影响,称为供求定理。
例如,彩电供给过剩,价格下降,需求增多,企业会减少彩电的生产,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相反,彩电供给不足,价格上涨,企业看到有利可图,会增加供给,而价格上涨导致需求减少,价格会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六、案例分析答:(1)香烟税的反对者经常争论说,烟草与大麻使替代品,因此,高香烟价格鼓励使用大麻。
与此相反,许多毒品专家把烟草作为"毒品之门",它引导青年人享用其他有害物质。
大多数数据研究与这种观点是一致的:他们发现降低香烟价格与更多使用大麻是相关的。
换句话说,烟草盒大麻看来是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
(2)替代品是指那些功能相似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人们同种需要的商品,如猪肉和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