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力电缆载流量及绝缘层厚度核定
电力电缆载流量及绝缘层厚度核定
最小,且
电力电缆
2、分阶绝缘
如前述,单芯电缆绝缘内的电场分 布也是不均匀的,随绝缘半径的增加 而降低,造成绝缘利用系数下降。为 了提高绝缘利用系数,使电场分布尽 可能的均匀,可利用电场强度和介电 常数成反比分布的原理,采用两层或 多层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实现分阶绝 缘。一般从导电线芯表面到绝缘表面 采用。
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
分相铅包(屏蔽)式电缆绝缘层中电场分布
电力电缆
2、三芯扇形芯电缆最大场强 这种型式的电缆,如图所示,我们仅考虑a、b、c三处的电场 强度。 (1)a处电场强度
式中,U0为相电压;Rck为导电线芯大圆弧 所在圆的半径即其大圆弧曲率半径;△— 相绝缘厚度,对油纸带绝缘电力电缆,△ 含带绝缘厚度。 Rck可按经验公式求出,
敷设电缆,因为敷设太深,载流量下降很大,敷设太浅不能承 受重压。
电力电缆
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分布
电力电缆
一、圆形单芯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分布
1、均匀介质 该型式的电缆的电场是标准的圆柱形电场。因其长度和半径
是不可比拟的,故可忽略复杂的边缘效应。采用柱面坐标。因各 处的电场轴向分量很小,均可看成与导线相垂直的方向。这样圆 柱侧面积上的电场方向处处与外法线的方向一致,而上下底面的 电场方向与底面的外法线方向垂直(cos900 = 0 ),故据高斯定理, 在积分过程中,可只计算圆柱侧面积的电场适量即可,又因对称 关系,圆柱侧面上的各点的场强在数值上均相等。则
电力电缆
当电缆的结构和材料一定时,减少本体的热阻较困难,有效的
方法是降低周围媒质的热阻。其主要途径是强迫冷却。强迫冷却 又分为内部冷却和外部冷却。 内部冷却是指冷却媒质经位于电缆中心的管道实现的强迫冷 却。如充油电缆,其中心油道亦为冷却媒质通道,电缆油为冷却 媒质,通过油的循环实现冷却。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则通过中心 水冷却系统实现冷却。但必须有严密的防水措施,以防水对绝缘 造成损害。
电力电缆
1、三芯圆形芯电缆最大场强 如图所示,rc为导电线芯半径,R为绝缘外半径,绝缘层厚度 △=R-rc,N=R/rc。 (1)线芯1和线芯2间的瞬间电压为线电压U时,最大场强出现在a 的位置,并可按近似公式计算,
(2)线芯间电压,如线芯2和3间的电压 为0.5倍的相电压时,最大场强出现在b
的位置,其值为
空气 温度 换算 因数 10 1.15 15 1.12 20 1.08 25 1.04 30 1 35 0.96 40 0.91 45 0.87 50 0.82
电力电缆
2、敷设深度
以YJLW03-64/110-1X1000为例,三回电缆穿管敷设在不同深 度时的载流量如下表:
由于电缆埋深增大,电缆的载流量下降很大,输送容量亦相 应下降。为满足输送容量的要求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深度
电力电缆
由此可得: (1)电场分布和r成反比,最大场强Emax位于线 芯表面,最小强度位于绝缘外表面。
如绝缘内的电场均匀分布,则其电场强度
电力电缆
(2)平均场强和最大场强之比定义为绝缘层的 利用系数,它是描述电场分布均匀程度的物 理量, 增加则电场分布越均匀 。
(3)当电压一定时,我们希望Emax取得最小值, 为此假设绝缘外半径R为定值,令 可得R/rc=e=2.718时最大场强取得最小值。 (4)从经济效益考虑,我们希望在满足一定条 件下绝缘体积最小。R/rc=2.2时,绝缘层体积
电力电缆
以tgδ=0时电缆的传输功率为100%,绝缘层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 对敷设在空气中电缆的传输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介质损耗在不同工作电压电缆中所占比重。
电力电缆
3、金属屏蔽层损耗和铠装层损耗 由于单芯电缆的结构特性,使金属护套在线路运行时有较高的 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在金属护套上容易形成环流,而环流将引 起金属护套发热,一方面使工作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会超过容
电力电缆
对于10kV级以下的低压系统, 介质损耗占的比重较小,可忽略不 计。但随电压等级的提高,介质损 耗因有电压平方的关系,故其影响 会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既便tgδ较 小的变化也会引起介质损耗较大的 变化。因此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电缆 必须严格限制tg δ。
电力电缆
当电压U< Uo时,因电压较低, 介质损耗影响较小,随电压升高, 功率亦会提高;但当U > Uo时, 随电压的增加曲线下降,这是由 于电压较高时,介质损耗的影响 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压,功率会随 之减少。
1> 2 >…> n
电力电缆
说明:(1)电场在分阶处电场发生了阶跃 ; (2)分阶绝缘使线芯表面电场强度降低;
(3)分阶绝缘均匀了电场强度,从而
提高了利用系数,降低了绝缘层厚度。
电力电缆
二、多芯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分布
多芯电缆即一般三芯或多芯绝缘线芯成缆后统包以金属屏蔽
层(或金属护套),这种型式的电缆,一般均用于低压配电系统。 因这种型式的电缆绝缘主要考虑机械强度的要求。在满足机械强 度的情况下,一般都能满足电气性要求。我们可仅考虑具最大场 强的分布,且电场可按近似公式进行计算。多芯电缆绝缘层中的 电场分布比较复杂,一般用模拟试验方法来确定,在此基础上, 在近似的计算它的最大场强。
电力电缆
二、电容电流的影响
电缆本身就是一个长大的电容器,除了固有的直流漏导以外, 还有交流下的电容电流。 据电工原理,电力系统中,发送端和负载端电流电压的关系为
I1:为发送端电流; I2:为负载端的电流; Ic:电容电流 即,从发送端发出的电流,一部分为负载电流,一部分为电 容电流。当电容电流增大时,会严重地影响负载电流。
电力电缆
(2)b处场强
式中,U0—相电压;△—相绝缘厚度; r2—b处的圆弧曲率半径,r2 =0.27Rck
(3)c处
式中,r1—小圆角处的曲率半径,r1=0.17 Rck ,
, U—线电压
C处的场强最大。
电力电缆
三、决定电缆绝缘层厚度的因素 工艺上允许的最小厚度(低压小截面电缆)。500伏及以下小截面 的橡皮、塑料电线由工艺规定的最小厚度决定。橡皮绝缘电线的
外部冷却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冷却媒质在埋于地下的 金属或塑料管中循环;另一种是对敷设在坑道中的电缆通以压缩 冷空气实现冷却。实现强迫冷却的电缆传输容量几乎可以提高2 倍。
电力电缆
四、敷设条件的影响
1、敷设方式 目前比较普遍的电缆敷设方式主要有直埋、穿管、空气三种。 由于在不同敷设方式下电缆散热程度不同、间距不同等因素,对 电缆载流量的影响也不一样。 以YJLW03-64/110-1X 630为例,电缆最大允许载流量及其他计 算参数如下:
电力电缆
由上表可知,对于管道敷设电缆即使增大相间距,其载流量仍 小于直埋敷设的载流量,约为直埋时载流量的93%,换言之,即 电缆线路因有部分穿管而损失了7%的输送容量,管道敷设电缆 成为影响整条电缆线路载流量的瓶颈,限制了线路的输送容量。
电力电缆
若电缆敷设在空气中,由于阳光的直接照射会产生巨大热量而 减少载流量,架空敷设电缆是通过对流和辐射实现散热,因此空 气热阻是分别通过对流和辐射的散热系数体现的,其与电缆外径、 电缆之间排列方式、电缆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等等数据有关,计 算较复杂,如果电缆周围空气流通条件较好,一般设计中110kV 电缆周围空气热阻系数取0. 28K*m/W。 高压电缆会套以电缆导管和敷设在构筑物中是最常用的保护方 式,这将导致电缆周围空气不易流通,环境温度上升。对于加导 管保护的电缆可按上述0.85的系数折减载流量;而敷设在构筑物 中的电缆应考虑周围环境温度上升对载流量的折减。下表为以 30℃为基准的环境温度对PE绝缘电缆载流量的换算因数。
电力电缆
极限情况,设IT为额定电流,当IC=IT时,则
称为电容电流的临界长度。电缆的长度越长,电容电流越大。
当长度超过临界长度时,可在线路上并联电抗器以补偿电容电流。 但此时。负载电流的少许变化均会引起电缆超载过热而处于不稳 定运行状态。所以跨江、跨海长距离输电,一般不能用交流电缆 而使用直流电缆。 另外在选择绝缘材料时,应选择介电系数较小的材料以减少电 容电流。为了提高传输容量绝缘材料更应严格限制tgδ , 选择具有 较高击穿强度和较高耐温等级的材料。
许限值,使电缆寿命缩短,甚至损坏;另一方面环流所损耗的电 能亦降低了线芯的载流量。
以YJLW03-64/110-1×800电缆为例,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接地方 式时的载流量如下表所示。
电力电缆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端接地比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的载流量小, 交叉互联比一端接地方式下的载流量小。这是由于在两端直接接 地方式下,金属护套中环流相当大,此时载流量大约是一端接地 时的70%~80%,载流量降低很多。与之相比较,交叉互联方式 的载流量与一端接地方式的相差较小,说明在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下,虽然护套中有环流,但由于环流较小对载流量的影响并不大。 对金属护套两端接地的电缆,环流损耗在传输功率中占有很大 比例。为此高压电缆,金属护套应采取换位连接。沿电缆线路须 敷设回流线。
电力电缆
一、损耗的影响
以一单芯电缆为例,并且仅分析线芯至金属屏蔽层部分,传输
功率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 1、导体:电缆的传输容量与线芯半径的3/2次方成正比,与线芯 材料的电阻系数的1/2次方成反比。 结论: 线芯采用高电导系数材料可以提高电缆传输。 增大线芯截面。
电力电缆
★但随线芯截面的增大,电缆的体积也会增大。成本增,生产和 敷设均增加了难度。而且趋肤效应也会增大。为此,对截面在 800、1000mm2的导体应采用分裂导体的方法克服集肤效应造成 的电阻增大。一般电流应在2.5A/mm2的经济电流密度范围为宜。 2、绝缘层:提高电缆绝缘工作温度(Δ Ɵ);提高电缆绝缘材料的
电力电缆
由: 可得,当
此时其相应的电压
时,电缆的传输功率为零。
相应介质损耗角正切(tg δ)称为临界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