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 题目:220kV 变电所电气部分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3、原始资料: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 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 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 220/110/10kV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 220kV 本期4回 最终4回
110kV 本期5回 最终6回
10kV 本期12回 最终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
110kV 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50MV A ;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 总负荷为40MV A ,Ⅰ、Ⅱ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
B 2×20MV A
D
为5 MV A ,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3 各侧功率因数ϕcos 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 T 分别为
220kV 侧 ϕc o s
=0.9 max T =4800小时/年 110kV 侧 ϕc o s
=0.85 max T =4200小时/年 10kV 侧 ϕc o s
=0.8 max T =4500小时/年 3.4 系统阻抗
220kV 侧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 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 母线阻抗为0.021;110kV 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 (学号为单数为火电系统,双数为水电系统,以100MV A 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调压要求:经规划计算认为本所220kV 侧母线电压波动较大,宜采用带负荷调压变压器,10kV 留2回出线为本所无功补偿用。
3.6 气象条件: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年平均气温16℃,绝对最高气温40℃,土壤最热月平均气温18℃,风速为25m/s ,微风风速小于5m/s 。
3.7 该所位于生荒土地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无污染。
3.8 本期施工电源从5km 以外35kV 变电所10kV 母线引接。
3.9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
3.9.1线路AB 、BC 、AD 和CD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 A 、230
A 、140 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 1.2I rel K =、 1.2II rel K =、
1.3S K =、 1.2rel K =、0.85re K =
3.9.2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s t 5.0=∆
3.9.3 线路的等值电抗为0.4Ω/km
4、设计内容及要求
3.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
3.2 计算短路电流: 选择计算短路点,计算各点短路电流并列出短路电流
计算结果表。
3.3 选择主要电器设备:选择110kV 、220kV 主母线;选择10kV 母线桥导体及绝缘子;选择主变三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限流电抗器;选择10kV 出线电流互感器;选择10kV 主母线电压互感器。
选择各电压等级的避雷器
3.4 配置主要电器设备:配置各级电压的电压互感器和防雷装置;配置各支路的电流互感器
3.5 各级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的选型与布置。
3.6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保护1的保护方式采用三段式过电流保护,请计算它的I op I 、II
op I 、III op I 、%m l 和op t 。
5、设计成果: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所设计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册) 陈慈萱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 范锡普编 水电出版社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西北电力设计院编 水电出版社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黄纯华编 水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