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采集与处理
第3章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采集与处理
三、中毒急救治疗
误食有毒植物,有头晕、恶心、 误食有毒植物,有头晕、恶心、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食用并进行适当急救治疗。 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进行适当急救治疗。原则为排除 毒性成分和解毒。 毒性成分和解毒。
催吐: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触及咽喉部,使吐出清水为止。 催吐: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触及咽喉部,使吐出清水为止。 导泻:常用导泻剂有硫酸镁和硫酸钠,用量15~ 克 导泻:常用导泻剂有硫酸镁和硫酸钠,用量 ~30克,加水 200ml,口服。 ,口服。 洗胃: 最方便的可用肥皂水或浓茶水洗胃, 也可用2%碳酸 洗胃 : 最方便的可用肥皂水或浓茶水洗胃 , 也可用 碳酸 氢钠洗,此法亦能同时除去已到肠内的毒物,起到洗肠的作 氢钠洗, 此法亦能同时除去已到肠内的毒物, 用。 初步解毒:进行上述急救处理后,还应对症服用解毒剂。 初步解毒:进行上述急救处理后,还应对症服用解毒剂。最 简便的吃生鸡蛋清、生牛奶或用大蒜捣汁冲服。 简便的吃生鸡蛋清、生牛奶或用大蒜捣汁冲服。有条件的可 服用通用解毒剂(活性炭4份 氧化镁2份 鞣酸2份和水 份和水100 服用通用解毒剂(活性炭 份,氧化镁 份,鞣酸 份和水 可吸附或中和生物碱、甙类、重金属和酸类等毒物。 份),可吸附或中和生物碱、甙类、重金属和酸类等毒物。
一、简易毒性鉴别法
民间采食经验:可靠, 民间采食经验:可靠,面窄 化学检测法:灵敏准确,条件要求高, 化学检测法:灵敏准确,条件要求高,成分复杂
水煮后有明显的苦涩味或其他怪味则表示可能有毒。涩味→ 水煮后有明显的苦涩味或其他怪味则表示可能有毒。涩味 大量的单宁物质,苦味→生物碱 配糖体等。 生物碱、 大量的单宁物质,苦味 生物碱、配糖体等。 煮后的汤水中加入浓茶,若产生大量沉淀, 煮后的汤水中加入浓茶,若产生大量沉淀,则表明含有多量 的金属盐类或生物碱。 的金属盐类或生物碱。 煮后的汤水振摇后产生大量泡沫则表示含有较多皂甙类物质。 煮后的汤水振摇后产生大量泡沫则表示含有较多皂甙类物质。 动物实验(人道主义或伦理道德方面问题) 动物实验(人道主义或伦理道德方面问题)。
等);
嫩茎叶类:多在幼苗出土或芽充分生长、枝叶茂盛(开花前) 嫩茎叶类:多在幼苗出土或芽充分生长、枝叶茂盛(开花前)
时,从用手指可以掐断处采摘嫩茎叶(车前、马齿苋等); 从用手指可以掐断处采摘嫩茎叶(车前、马齿苋等)
花类:多在花蕾刚开放或含苞待放的时候采摘(槐花、 花类:多在花蕾刚开放或含苞待放的时候采摘(槐花、金针
三、主要出口森林食用资源的采集标准
蕨菜
出土22cm以上,拳状, 以上,拳状, 出土 以上 不开卷。 不开卷。
薇菜
叶柄出土8cm 叶柄出土 以上,叶片 未伸展。当 叶柄卷钩半 伸时,则开 始老化,停 止采集。 止采集。
黄花菜
花蕾已长成 而尚未开放, 长 10cm以上 、 以上 黄色或橙黄 色。
第3节 植物的毒性鉴定及处理
食用适期 加工采收适期
食用适期
植物的食用器官长到可供食用的时期, 植物的食用器官长到可供食用的时期,产品器官通常具 有一定形状、色泽、风味和香气等,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有一定形状、 色泽 、风味和香气等, 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芽类: 通常在嫩芽刚吐出伸展时采摘( 楤木、 香椿、 芽类 : 通常在嫩芽刚吐出伸展时采摘 ( 楤木 、 香椿 、 蕨菜
第三章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 采集与处理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野生资源采集质量控制 采集的要求及标准 植物的毒性鉴定及处理
第1节 野生资源采集质量控制
基本原则
遵循“ 采集行为有利于维持和保护自然区 遵循 “ 域功能” 原则, 域功能 ” 原则 , 即按照采收对象的生物学特点 和采收地区的环境条件, 和采收地区的环境条件 , 在不超过采集对象每 年能够自然恢复的数量范围内进行采集生产。 年能够自然恢复的数量范围内进行采集生产。
菜等) 菜等);
果实及种子类:多数应在果实成熟或接近成熟时采摘( 果实及种子类 : 多数应在果实成熟或接近成熟时采摘 ( 越
橘、南酸枣等),而有些则需在果实幼嫩时采摘(榆钱); 南酸枣等) 而有些则需在果实幼嫩时采摘(榆钱)
根及根茎类:多在早春或深秋时采挖(笋类、山药等) 根及根茎类:多在早春或深秋时采挖(笋类、山药等)。
二、简易去毒处理
针对一些毒性不太强的野生植物, 针对一些毒性不太强的野生植物 , 可以采用一 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去毒处理。 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去毒处理。
凉水浸漂:可去除溶于水的配糖体、单宁、 凉水浸漂:可去除溶于水的配糖体、单宁、生物碱和亚 硝酸盐等有毒物质。 硝酸盐等有毒物质。 煮沸:先煮沸后,再用清水进行漂洗, 煮沸:先煮沸后,再用清水进行漂洗,可以进一步去除 上述有毒物质。 上述有毒物质。 烘炒法: 烘炒法:加热可使某些有毒物质分解或能除去一些挥发 性毒物。 性毒物。 碱洗法: 碳酸钠溶液或石灰水浸洗, 碱洗法:用0.1%碳酸钠溶液或石灰水浸洗,可除去单宁 碳酸钠溶液或石灰水浸洗 柿子脱涩) (柿子脱涩)。 酸洗法:用稀醋酸浸洗,可除去生物碱(中和反应) 酸洗法:用稀醋酸浸洗,可除去生物碱(中和反应)。
采集地环境条件要求
采集区域应选择在空气清新、 水质纯净、 采集区域应选择在空气清新 、 水质纯净 、 土壤未 受污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 受污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 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 工业区和交通要道, 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 、 工业区和交通要道 , 避免 在有污染物扩散的区域采集; 在有污染物扩散的区域采集; 对可能受污染的地区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质量监 确保采集产品没有被污染; 测,确保采集产品没有被污染; 采集区域应远离常规种植的农田, 采集区域应远离常规种植的农田 , 避免农药等化 学物质的污染。 学物质的污染。
பைடு நூலகம்
加工采收适期
当被用来进行加工或贮藏运输时, 当被用来进行加工或贮藏运输时 , 其采收时期与 食用适期略有不同。 食用适期略有不同。 需要进行长途运输或较长时间贮藏的野生植物产 为了避免在运输或贮藏期间因过熟而导致腐烂, 品 , 为了避免在运输或贮藏期间因过熟而导致腐烂 , 一般应在食用适期前进行收获(如木通、猕猴桃等) 一般应在食用适期前进行收获 ( 如木通 、 猕猴桃等 ) 。
野生资源采集的质量控制措施
应采自有明确土地边界的地区, 应采自有明确土地边界的地区 ,且此地区应被 绿色食品的检查人员检查合格; 绿色食品的检查人员检查合格; 采集地区在采集以前和采收过程中无化学合成 物质的施用历史; 物质的施用历史; 野生植物必须是生长于可界定、能自我维系的、 野生植物必须是生长于可界定、能自我维系的、 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在交通流量大的路边或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方必 须有足够的缓冲带。 须有足够的缓冲带。
第2节 采集的要求及标准
一、采集的要求
适时采集 采集植株及部位
→ 健康、无病虫害 健康、
采集后的盛装、 采集后的盛装、整理和加工
→ 随采、随整理、随盛装 随采、随整理、
按规格采集
二、采集时期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有效成分含量是其提供营 养或治疗保健的物质基础, 其量和质受到采收季 养或治疗保健的物质基础 , 节和时间的很大影响, 节和时间的很大影响 , 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期采收 是人工采集的关键。 是人工采集的关键 。 一般根据植物种类的特性及 利用方式可将采收时期分为: 利用方式可将采收时期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