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气压缩机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天然气压缩机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天燃气压缩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D-33.2/2.5-29.5型)
一、岗位任务
维护好主机正常运行,保证向中控岗位输送合格的气体。

二、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
压缩机的结构是由机身、曲轴、连杆、十字头、活塞等构成,其作用是连接基础与气缸部分并传递动力。

工作原理:由电机带动曲轴、曲轴带动连杆、连杆带动十字头运动,由圆周运动变活塞不断地作复直线运动,气缸即交替地吸进气体和排出气体,达到压缩加压的目的。

三、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天然气公司和配气站输气处脱硫净化后的天然气(P:~0.6MPa T: ~25℃),分别经自动调压阀PIC2A、PIC2B降压后(P:0.2~0.25MPa ),经一进大阀进压缩机一进缓冲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入一级气缸压缩(P:<1.03MPa T: <121℃),再入一级排气缓冲罐、水冷却器、油水分离器,冷却分离掉油水。

分离后的气体(T: <40℃)进二级吸气缓冲罐,经二级气缸压缩加压后(P:<2.95MPa T: <121℃)入二级排气缓冲罐后,经二出阀向转化供气。

循环油流程:
稀油站油箱→油泵加压→油冷却器→油过滤罐→主机轴承→连杆小头、衬套、
十字头→上下滑道→机身油池→稀油站
油箱
四、主要设备一览表:
1
六、岗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2
(一)正常操作要点:
(1)在正常生产时,用“看、听、摸”的方法来检查各级气缸进出口气体温度、压力的变化,活门是否泄漏;随时倾听压缩机各部位的响声是否正常(如电机的转动声、气阀启闭声、运动机构撞击声等),电机电流、温度是否正常,各运转部件润滑是否良好。

(2)定期检查主机运行情况,如各级吸排气压力、温度、油压、油温、水压、水温、电机电流值、主轴承、电机轴承温度等,每小时记录一次,以便对照检查。

(3)定期排放各级分离器的油水,严禁油水带入系统。

排放时要缓慢防止超压,(4)按用油标准及时添加润滑油,确保润滑系统运行正常
(5)随时检查注油器注油量的大小,严格控制注油器注油滴数,防止过量润滑油随气体带入转化污染触媒、或润滑油不足损坏填料及活塞环,按用油标准及时添加润滑油,确保润滑系统运行正常。

(6) 定期检查稀油站,同时拨动巡检牌指针;滤油器前后压差达到0.05 MPa以上时,倒罐清洗或更换滤片,检修完后试压,试压合格后作备用。

(二)正常开车: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注油器、循环油箱油位、电机轴承座油位应在指标内、各测温测压仪表应齐全完好,并联系电工检查电器准备开车。

②处理好阀门的开关位置:
应关阀:一进阀、二出阀、一放空阀、1-2段排污阀
应开阀:一回一阀、二回一阀、二放空阀、1-2段漏气回收阀、各段冷却器、缸夹套、填料软水、油冷却器进、出水阀及总阀。

2、盘车:将主机盘车手柄扳至盘车位置,油泵联锁开关扳至单动位置,启主油泵(1#)、注油器向运动机构和气缸填料部位注入润滑油,并观察循环油压、滤油罐压差应符合要求。

启盘车电机进行正、反盘车各5分钟,并观察十字头、滑板应有油的流动,活塞在气缸运动应轻巧无阻;查无异常,再停盘车电机、停主油泵,待油压回零后,将盘车手柄扳至开车位置。

3、将油泵联锁开关打开(扳至开1#备2#),启主油泵(1#)、滑环风机、按联系开车按钮联系开车,待允许合闸信号灯亮后,再次按联系开车按钮向电工示意开车,微开一进阀控一进压在0.1~0.2 MPa,然后启主机运行,待主机运行正常后,关二放空阀、逐步开完一进阀(开一进阀时要缓慢,并联系中控确保一进总管0.2~0.25MPa),主机在轻负荷下运 3
行5-10分钟,并再次检查各运转部件、响声、各段压力、温度、仪表电气应正常。

5、加压送气:先关一回一阀,再慢慢关小二回一阀加压,将二级排气压力分阶段分别加压至1.0 MPa、1.5 MPa、2.0 MPa、2.5 MPa每个阶段加压不少于5分钟,并停留5-10分钟,观察各级排气压力、温度、响声应正常,各管道、法兰、连接部件无泄漏、松动现象,并加强排放1-2段排污阀,均无异常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加压,否则应卸压停车处理。

当二级排气压力略大于二出总管压力时,开二出阀,并发出开车信号铃,通知中控岗位送气,视情况是否开二回一阀控压。

然后对整个机组全面检查,作好记录。

(三)正常停车:
1、接到停车指令后,微开二回一阀、二放空阀,逐步关小二出阀,用二回一阀配合使用防止二出本机超压(关二出、开二回一阀要配合好,严禁一进、二出本机超压),待二出阀关完后,发出停车信号,停止向中控送气。

3、关一进大阀,逐步开大二回一阀、二放空阀降低系统压力,待二级排气压力≤0.5MPa时,停主机。

4、主机完全停止运转5分钟后,断开主辅循环油泵联锁停主油泵,注油器、滑环风机,将系统压力持续降至为0MPa.
5、关各级冷却器、缸夹套、填料软水、油冷却器进、出水阀或总阀、1-4段漏气回收阀、放空阀。

注意事项:
①开车时在开一进阀、关二回一阀加压要缓慢,确保一进总管压平稳,防止转化负荷波动大;
②停车时在开二回一阀要缓慢,防止开度大引起一进总管超压。

降压时开二放空阀开度也不能过大以免产生静电着火。

③待主机完全停止运转后5分钟,再停循环油泵,因停主机后电机由于惯性作用仍要运转几分钟,此时仍需要润滑油润滑。

(四)紧急停车:
1、当出现突然断油、断电、有严重的不正常响声和严重振动,或发现机身接筒气缸处有裂纹等异常情况、主机某部位冒烟、着火或出现危及机器和人身安全的突发情况等。

2.停车步骤:
①立即按主机停车按钮。

并发出紧急停车信号,
②若开有二回一阀应立即关闭,防止气体倒流引起一段超压;迅速关闭二出阀、一进阀 4
与外界系统隔离,再开二回一阀,根据情况开放空、排污阀卸压。

③再按正常停车步骤处理好阀门,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作好开车准备。

注意事项:
①主机跳闸或紧急停车后,若开有二回一阀应立即关闭,防止气体倒流引起一段超压,再迅速切断对外阀门。

(五)倒车:
按正常开车程序开备用机送气投入运行,用在用机的二回一阀控制一进总管压在指标范围内,再按正常停车程序停下在用机。

注意事项:
在用机回路阀的开启与备用机回路阀的关闭应密切配合,力求做到
一进总管压力平稳,避免波动。

(七)事故原因及处理
3烫 3停车更换。

止逆阀失灵。

4打开调节螺栓。

4调节螺栓未打开。

5调换柱塞泵。

柱塞磨损或折断。

5
6更换注油器调换偏心轮轴。

注油器偏心轮轴折断。

6 5
检查电动机跳闸原因。

油泵电动机跳闸。

77 1 检查、调整止点间隙。

内有异1活塞止点间隙过小。

4 气缸活塞并帽松动、活塞环断。

2停车紧固、更换活塞环。

振响或异常2排净各级分离器油污,严重时3动 3液体带入气缸产生液击。

紧急停车。

气阀工作不正常,阀片、弹簧4 4损坏。

检查、更换气阀。

5 5管道振动大。

消除振动源。

(八)安全生产操作注意事项:H2S
、微量CH41、本岗位主要生产介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比空气轻,对人无毒,CH4:℃,爆63280%当空气中含量高于时,会使人感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亡。

最低着火点: 6
炸极限:5%-15%。

H2S: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是一种的神经毒物,对人眼、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猝死。

爆炸极限:4%-46%
注意事项:
1.防止压缩机抽负压、带液、超压和超负荷运行。

2、二回一阀开度要轻缓,防止一进超压造成泄漏、爆炸。

3、放空阀开度要轻缓,防止因气体流速过快引起静电着火。

发现安全阀失灵,应及时报告处理。

4、加强排放1—2级排污油水,严禁油水带入系统。

5、随时检查注油器注油量的大小,严格控制油泵注油滴数,防止过量润滑油随气体带入转化污染触媒、或润滑油不足损坏填料、活塞环,按用油标准及时添加润滑油,确保润滑系统运行正常。

6、定期检查润滑油油位,滤油器前后压差达到0.05 MPa以上时,倒罐清洗或更换滤片,检修完后试压,试压合格后作备用。

(九)巡回检查线路:
操作室→仪表控制柜→注油泵→机身、各级气缸、填料盒→主电机、轴承座→楼下稀油站(拨动巡检指针)→排放各级分离器油水→各级冷却器、分离器→回操作室。

检查内容:注油泵下油量、填料冷却是否良好,曲轴箱、气缸响声、进排气温度、压力、润滑油油位、电机电流、温升、是否正常。

电器、仪表安全附件等有无失灵或损坏、设备、阀门、管道有无振动和泄漏,发现异常及时反映处理。

(十)附工艺流程图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