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枢纽新建 XXX北城至 XX站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XXXXXXXXX特大桥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中铁 XXX枢纽 XXXXX部20XX年 X月 X日目录一、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作业准备 .....................................................五、技术要求 .....................................................六、施工工艺 .....................................................七、施工要求 .....................................................- 2 - - 2 - - 2 - - 2 - - 3 - - 4 - - 5 - - 5 - - 6 - - 6 - - 6 - - 7 - - 7 - - 8 - - 8 - - 8 - - 9 - - 9 - - 9 - - 11 - - 12 - - 13 - - 13 - - 13 - - 14 - - 17 -7.1 基面处理 ...................................................7.1.1防水层测量放样 ..........................................7.1.2桥面平整度缺陷处理 ......................................7.1.3喷涂前基层表面的处理及清洁 ..............................7.2底涂施工 ......................................................7.2.1底涂前处理 ..............................................7.2.2底涂 ....................................................7.2.3底涂施工自检 ............................................7.2.4点补混凝土表面气孔、凹坑等缺陷 ..........................7.3聚脲施工 .....................................................7.3.1喷涂施工 ................................................7.3.2特殊部位的处理 ..........................................7.4面层喷涂 .................................................八、劳动组织及设备机具配置 ......................................九、主要材料要求 ................................................十、质量控制及检验 ..............................................10.1质量控制 ....................................................10.2质量检验 ....................................................十一、安全及环保要求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防水层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对 XX局集团第 XX程有限公司 XXX纽 XX部蚌 XXX特大桥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防水层施工作业工序进行控制,确保工序的最终产品符合设计及验收要求。
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2、铁路工程施工相关技术规程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相关暂行标准4、其他相关技术标准(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2019]160号);(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3-2019;(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9]160号);三、适用范围适用于 XXXXXXXX部桥上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防水层施工。
四、作业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1)对所有上场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各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防水层施工相关工序的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
(2 )编制防水层材料计划,并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
(3 )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防水层施工所需的各种表格,包括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和检验批表格,要求技术人员熟悉表格并理解填写内容及要求。
(4 )按设计及客专公司下发关于梁面验收相关要求对梁面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时进行整修。
(5)沿线路方向每隔 1km~2km跨搭建一处上桥通道,便于作业人员上桥施工。
(6)施工前,需派人到施工现场,做现场施工条件准备,包括向梁场了解箱梁基面质量状况和架梁、梁面整修生产进度,确保对防水层进度要求,另做好现场材料贮存、施工条件、生活条件等。
(7)安排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由全站仪放出边线,并用墨斗弹线,标示清楚。
(8)准备梁面整修所用抛丸机、角磨机,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所需喷涂机具,抹刀,保护层施工所需平板振动器及其他所需小型工具。
五、技术要求⑴桥面防水层构造如下:防护墙内侧:轨道板底座下采用喷涂厚度≥ 2.0mm(纯)聚脲防水涂料;底座板以外采用喷涂厚度≥ 1.8mm(纯)聚脲防水涂料,≥ 0.2mm脂肪族聚氨酯面层。
防护墙外侧:采用厚度≥ 2.0mm聚氨酯防水涂料+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⑵桥面结构层符合以下要求:桥面板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良好的整体性并充分干燥,不得有明显的凹凸不平和洞眼,使用4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满足 3mm/4m(或 8mm/4m内且满足 2mm/1m)的要求。
基面应坚实,无松散层和浮浆,无脱膜剂、油脂和锈迹等污物。
⑶喷涂聚脲防水层材料技术性能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⑷防水层施工必须在桥面遮板、防撞墙等施工完成后方可以进行,防水层施工完成后,禁止机械行走、施工等污染或损坏防水层。
⑸防水层仅仅适用于在干燥、温暖的环境中施工,施工的温度宜在 10~35℃、相对湿度在 75%以下。
六、施工工艺防水层施工由一端向另外一端顺序进行。
施工程序为:基面处理→防水层边缘放样弹线→底涂施工→聚脲喷涂→面层喷涂→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6-1。
施工准备桥面处理验收修补涂刷配套底涂验收修补喷涂聚脲弹性防护涂料修补验收施工脂肪族聚氨脂面层(外露聚脲用)验收修补竣工、编制竣工报告图 6-1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七、施工要求7.1基面处理混凝土桥面表面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基面必须坚实、平整、干燥、洁净,无明显凹凸不平、洞眼、裂缝,无浮浆、脱模剂、油脂等污物,缺陷处应用聚合物砂浆或专用腻子修补。
桥面基层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粗糙度应符合 SP3~SP4要求,即采用抛丸机进行轻度~中度抛丸。
表面平整度的检验方法:用 4m靠尺(长直尺)检查,直尺与基面的间隙不应超过 3mm,或超过 3mm且在 8mm内,再用 1m靠尺复查,直尺与基面的间隙不超过 2mm,且只允许平滑变化。
7.1.1防水层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放样出防水层左右两侧边线,为便于底座板范围外防水层施工搭接,统一按 3.4m宽放样;顺桥向每 8m放样一个点位,然后用墨斗弹出防水层边线。
7.1.2桥面平整度缺陷处理当梁面平整度满足不了要求时,结合梁面设计标高,采取梁面高处用铣刨机打磨和低洼处聚合物砂浆填补的方法相结合。
聚合物砂浆填补前,先凿除原基面混凝土浮浆至少 10mm,保证聚合物砂浆与基面的粘结强度及厚度满足要求。
7.1.3喷涂前基层表面的处理及清洁⑴对基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做修补处理,清除表面松动和浮浆,表面的油迹、灰尘、油脂、污垢、锈迹等清理干净,阴阳角、预埋件等部位进行密封处理。
⑵基层表面平整但不应光滑。
对于光滑的表面用抛丸机、研磨机和角磨机进行粗糙处理,待手触有粗糙感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⑶基层表面清洁处理:采用汽油等溶剂去除油污,用无油并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或吸尘吸取,也可用清水冲洗,驱除基面细小浮灰。
⑷基层自检桥面防水施工前,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19] 117号)相关规定认真检查梁面的各项指标。
梁面的自检主要包括梁面平整度、清洁度、粗糙度、表 面强度、含水率等指标见下表 7-1。
确认基面的各项指标达到施工要求 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表 7-1基层表面处理的检验项目、技术标准、检测仪器项目技术标准 符合制梁规范检测仪器 回弹仪 表面强度 用 4m 长靠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 3mm ,(或 8mm/4m 内且满足 2mm/1m )彻底清除油脂、灰尘、污物、脱模剂、浮浆和松散的表层,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和油污。
平整度 清洁度 靠尺 目测 有效创面大于 95%粗糙度CSP 对照版 粗糙度 SP3~SP4表面缺陷 不得有裂纹、空洞、空鼓 目测 表面干燥度现场简易检验方法:采用 1㎡沥薄膜覆盖在基面且薄 膜周边密封,放置 4小时掀开薄膜,观察其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 色加深,则含水率高于 7%,反之,则含水率低于 7%。
7.2底涂施工7.2.1底涂前处理⑴底涂施工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去除混凝土基层表面浮 浆,松散颗粒,油污以及其它污染物,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清洁,干燥, 平整度及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