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常规检测相关事项与室内质控

血常规检测相关事项与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
4、靶值的确定 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检测项目确定 靶值,使用的测定方法必须是现行的方法。定值质 控品厂商给予的标准值只能作为参考。新批号的质 控品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 20天得到至少20个数据(剔除超过3SD的数据)计 算均数,作为暂定靶值。 以3至5个月的在控数据,计算累计的均值,作为 以后质控图的靶值。
五、检测注意事项
1、仪器: 新仪器的初步评价 :本底检查、精密度、 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 校准:每年2/次 ,并出具校准报告。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WS/T 406-2012
2、标本:
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 本,与静脉血相比,手指末梢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 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 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 及EDTA浓度有关。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 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 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 过剩,中性粒细胞发生肿胀、分叶消失、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 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4小时内完成血常规检测。
室内质控
2、使用厂商提供的允许范围作为控制限
各实验室的检测系统不同于厂商的检验系统。
厂商提供的允许范围一般都很大。它只是告诉
用户,您的测定值在此范围内,说明控制品没 问题。
室内质控
3、从不出现失控,质控曲线的波动在±1SD内,认为质控做得好 设定的SD和实际的SD差异较大。因为判断标准太宽,所以不 能发现误差。难以检出失控的情况,质控失去意义,还不如不 做质控。 没有失控情况的质控是不正常的。
六、室内质控
室内质量控制( IQC )定义 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决定 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 手段,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 提 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室内质控
质控目的: 监测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减小检测误差, 保证检测结果正确可靠。
室内质控
重视失控的处理及记录
失控的处理必须及时进行,不是事后回顾的; 应该有失控及其处理的专门的记录; 失控数据一定要在质控图上记录,纠正后新
的数据不能替代失控数据;
记录内容
失控时间;
室内质控
失控的仪器;
失控项目及其值;
违背那一条失控规则;
分析可能的原因;
对每一个可能的原因采取纠正的措施;
血红蛋白电泳、基因诊断 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fl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图片检查 MCH﹥34pg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 骨髓图片检查、RET计数 MCHC320~360g∕L 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80fl 慢性感染 病史及其他实验诊断 MCH﹤27 pg 慢性肾炎 MCHC320~360g∕L
李显航
主要内容
一、标本的采集 二、标本登记与编号 三、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四、检测结果反馈
五、检测注意事项 六、室内质控
一、标本的采集
标本类型:静脉全血 标本采集所需器材:无菌采血针、 EDTA盐抗凝真 空管(EDTA-Na2或EDTA-K2)、压脉带、垫枕、75%乙 醇、碘伏或25g/L 碘酊、无菌棉签(球)等。
选择质控品
室内质控
室 内 质 控 流 程
设计质控频率 选择质控方法和失控判断规则
确定靶值和SD 每日进行室内质控 失控的处理
质控记录的管理
室内质控
1、质控品的选择:应至少使用2个浓度水平(含正常和异 常水平)的质控品;质控品的选择应为稳定性好、校期 长的。
2、质控频率:检测当天至少1次。 3、失控的判断规则:至少使用1 3s 和2 2s规则
室内质控
5、SD的确定 20天得到至少20个数据(剔除超过3SD的数据) 的SD作为暂定SD。 以3至5个月的在控数据,计算累计的SD,作为以 后质控图的SD。
室内质控
6、每日进行质控 做到每日质控
注意全血质控品的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
进行操作和保存,确保质控品质量。
检测室应放置15min左右,恢复至室温,
2.5 2.5.1
三、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血液标本采集必须在2小时内送检测血常规 ,4小时内完成血常规检测;在血常规检测前标 本需放室温转运。 对不合格标本的处理:如发现标本不符合质 量要求,如有凝块、溶血等,应拒收,并及时电 话通知采血负责人重新采集,并在《不合格标本 处理记录本》上记录拒收原因及处理情况
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填写送检单时各项目要齐全,编号由实验室人员统一编写。
检测结果反馈
MCV、MCH、MCHC检测临床意义
形态学分类 正细胞性贫血 参考值范围 病因 MCV80~100 fl 再生障碍性贫血 MCH27~34 pg 溶血性贫血 MCHC320~360g∕L 急性失血 妊娠生理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80fl 缺铁性贫血 MCH﹤27 pg 铁粒幼贫血 MCHC﹤320g∕L 地中海贫血 进一步筛查诊断方法 RET计数、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RET 计数、生 化免疫检查 病史及其他实验诊断 骨髓图片、骨髓铁染色、 血清铁蛋白检测
纠正后的质控值; 操作人员的签名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
8、记录的管理
完整的保存好质控品的原始资料 每月室内质控总结分析 a、回顾一个月的质控情况,翻阅失控记录,计算失控率, 回顾分析失控原因。 b、观察各质控参数的均值、SD、CV值与其设定值的关系, 并与上月的情况进行比较。
c、观察一个月质控曲线的形态与各质控点的分布情况。
二、标本登记与编号
日期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籍贯 住址 联系电话
标本登记与编号 登记本写要求:填写登记本时各项目要填写齐全,不能有缺项。所 有记录除纸质版外,要有电子版,以便统计和保存。 2.5.2 标本编号原则:各初筛实验室以年份开头,后加样本序号进行编号, 如150001,表示2015年第1个样本,以此递进。
室内质控
另外, x±2s、x±3s的规则并没有规 定标准差(s)有多大,s都是各实验室自 己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测后计算出来的。检验方法精度 好的,s小一些;检验方法精度差一些的, s大一些。不论s大小,各实验室只要将自 己的控制值保持在x±2s或x±3s内,就是 在控。
室内质控
因此从质量控制角度上,它只是一个 手段。让每个实验室在自己现有的检验水 平上得到控制,不希望出现比现有水平更 差的结果。换言之,是各实验室现有水平 的重现性(或精密度)的控制,这是室内质 量控制的根本。
标本的采集
采集方法: 1、选择适宜静脉,在上臂扎上压脉带,先以碘伏或 25g/L碘酊棉对欲穿刺处皮肤以里向外作环形消毒, 待碘酊干后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擦去碘迹(使 用碘伏不需脱碘)。 2、开启一次性采血针并应注意是否包装严密,有无 过期等。 3、病人紧握拳头,使静脉隆起。 4、左手拇指固定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采血针,先 以约15°~30°角,沿静脉正面进针,快速穿过皮肤 刺入静脉腔中央,见回血后,把采血针另一头插入真 空管,采集2mL全血,轻微颠倒混匀8~10次,抗凝 混匀不能用力过猛。 5、解除压脉带,放松拳头,以消毒棉签压住穿刺孔, 迅速拔出针头。
室内质控 (精密度控制)
质控品
精密度评价
质控品
室内质控
每个实验室都是以自己的操作水平作为控制 基础,和使用的检测系统或方法学无关。也即是, 不论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如何,控制目标是期望每 次控制值都向均值靠拢。以均值为中心,凡是控 制值和均值接近的,就认为无问题;和均值差异 大的,就认为有问题。至于均值准不准不在意。
室内质控
每个季度均应对质控情况进总结分析。 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的负责人应至少每月对室内质 量记录进行审查并签字。 所有质控相关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存在的几个误区 1、使用厂商提供参考值作为靶值 室内质控控制的是精密度(重复性),不是准 确度。
质控品的值只是一个参考,不具可溯源性。
轻微颠倒混匀8-10次进行检测。
检测完成后应立即放回冰箱3-8℃保存。
检测结果绘制质控图
室内质控
7、失控的处理
室内质控
立即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
失控
在控
样本检测 样本检测
新开启一瓶质控品,重测
失控
在控
进行仪器维护、检查更换 试剂后重测
失控
在控
样本检测
失控
重新校准仪器
请教专家帮助
Westgard 多规则控制程序逻辑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