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 章绪论第1 章: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第2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4 章:组份体系的热力学第5 章: 相平衡及相图第6 章: 化学平衡热力学第 7-13 章第7 章:计热力学基础第8 章: 反应速率与机理第9 章: 动力学统计理论第10 章: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第11 章: 电化学第12 章: 界面现象第13 章: 胶体1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1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4 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4 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5 相平衡及相图5 相平衡及相图6 化学平衡热力学6 化学平衡热力学7 统计热力学基础7 统计热力学基础8 化学动力学8 化学动力学9 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9 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10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10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11 电化学11 电化学12 界面现象12 界面现象13 胶体各章导练习与反应的气相物质。
(6) 对 Hg( l ) +S(s ) = Hg(s ) 反应,因有平衡限制,因此, Hg(l )无法全部参与反应。
提示答案:〔(1) 错, 是平衡常数,可由 求得,(2) 对, ,(3) 正向不能自发进行,而反向自发进行。
(6) 不对,对该反应 〕4. 有 1mol 的 N 2 和 3mol 的 H 2 混合气在 400℃ 通过催化剂达平衡,平衡压力为 ,分析 NH 3 的摩尔分数是 0.0044 ,求 K p 、K c 、K x 。
提示答案:5. 将固体 NH 4I 迅速加热到 308.8K ,测得其蒸气压为 3.666 ×10 4Pa ,在此温度气态 NH 4I 实际上完全分解为 NH 3 和 HI ,因此测得的蒸气压等于 NH 3 和 HI 分压之和。
如果在每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个温度不变, 则由于 HI 按下式分解:而使 NH 4I( s )上方的压力增大。
已知 HI 的分解反应在 308.8K 时的 =0.127 ,试计算达到平衡后,固体 NH 4I 上 方的总压。
提示答案: (p =4.10×10 4Pa)6. 实践证明,两块没有氧化膜的光滑洁净的金属表面紧靠在一起时,它们会自动地粘合在一起。
假定外层空间的气压为 1.013 ×10-9Pa ,温度的影响暂不考虑, 当两个镀铬的宇宙飞船由地面进入外层空间对接时, 它们能否自动地粘合 在一起。
已知 Cr 2O 3( s ) 的=- 1079kJ ·mol -1,设外层空间的温度为 298K ,空气的组成与地面相同。
从以上计算结果,你能否解释为什么铁匠在粘合两块烧红的钢铁之前往往先将烧红的钢铁迅速地在酸性泥水中浸一 下。
提示(4) 错, (5) 错,K x 亦改变。
答案: ( =953.2kJ ·mol -1 ,不能粘合 )7. 在 1000K , 时, p = 101.326kPa 反应的 =19397J ·mol -1 。
现有与碳反应的气体,其中含有(1) 上述条件下,甲烷能否生成?(2) 在同样温度下,压力须增加到若干,上述反应才可能进行?答案:〔 (1) 不能生成, (2) p 〉161kPa 〕(1) 用物理方法测定平衡常数,所用仪器的响应速度不必太快。
(2) 一定温度下,由正向或逆向反应的平衡组成所测得的平衡常数应相等。
(3) 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 。
答案:〔 (1) 体系达平衡时,各物理量有确定值,且不随时间而变。
(2) 定温下,平衡常数是唯一的。
10. 某弱酸 HA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为试设计一测定其电离常数的实验方法。
提示答案:(用 pH 计测溶液的 pH 值。
)11. 把一个容积为 1.0547dm3 的石英器抽空,并导入一氧化氮, 直到压力在 297.0K 时达 24.14kPa 为止, 将一氧化氮 在容器中冻结,然后再引入 0.7040g 的溴,并使温度升高到达 323.7K ,当达到平衡时,压力为 30.82kPa ,求在 323.7K 时反应2NOBr(g )=2NO(g )+Br 2( g ) 的平衡常数 K p 。
(容器的热膨胀略去不计) 提示答案: ( K p : 4.11kPa)CH 4 10%,H 2 80%,N 2 10%(体积百分数)。
试问:提示8.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 任何情况下,平衡产率均小于平衡转化率。
提示(3) 求须有 ,上述条件不够多。
(4) 错,若无副反应发生,两者相同。
〕9. 试证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了。
PCl 3 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知平衡常数的=- 228.57kJ ·mol -1。
298.15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63kPa ,水的密度为997kg·m-3。
求298.15K 下反应的。
提示答案:16. 闪锌矿(ZnS) 在1700K 高温干燥空气中焙烧时,出口气含SO2 的体积分数 Y(SO2) =70%,试判断焙烧产物是ZnO 还是ZnSO4。
已知1700K ,101.325kPa 时各物质的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焓为:17. 提示18. 答案:( 反应ZnO+SO3=ZnSO4,,焙烧产物为ZnO)19. 银可能受到H2S(g 的腐蚀而发生下面的反应:今在298.15K 和下,将银放在等体积的H2 和H2S 组成的混合气中。
(1) 试问银是否可能发生腐蚀?(2) 在混合气中,硫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低于多少才不致发生腐蚀?-1 -1已知:298.15K 时,Ag2S(s) 和H2S(g) 的分别为- 40.26kJ ·mol -1和- 33.02kJ ·mol -1。
提示答案:〔x≤0.05 〕20. 出土文物青铜器编钟由于长期受到潮湿空气及水溶性氯化物的作用,生成了粉状铜锈,经鉴定含有CuCl 、Cu2O 及Cu2(OH)3Cl。
有人提出,其腐蚀反应的可能途径是:21. 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 磷酸(1)(1) =17.16kJ·mol -1 H2O+PEP=丙酮酸+磷酸(2)(1) =- 55.23kJ ·mol -1PEP 为磷酸烯醇式丙酮的缩写,它是葡萄糖代谢的关键性中间产物。
H2+ATP=ADP+Pi (3)(3) =-30.54k J·mol -1 试指出如何耦合,以利于ATP 的合成。
22. (1) 应用路易斯-伦道尔规则及逸度因子图,求在250℃、200 下合成甲醇反应的Kr ;(2) 已知250℃ 时上述反应的=25.784kJ ·mol -1,求此反应的;(3) 原料气以化学计量比在上述条件下达平衡时,求混合物中甲醇的摩尔分数。
提示答〔(1) 0.299 ,(2) 0.00259 ,(3) y =0.757 〕23. 293.2K 时O2 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k m=3.93×10-6kPa·kg·mol -1,求303.2K 时空气中O2 在水中的溶解度。
已知-1293~303K 之间O2 在水中的溶解热为- 13.04kJ ·mol -1。
提示答案:〔4.5 ×10 -6 mol·kg -1(H2O)〕2)及( 3)两种途径生成。
试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上述看法是否正确。
提示答案:( (1+2)=- 675kJ·mol (3) =- 775kJ·mol -1)24. 石灰石分解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总压如下:t/700760800830870900 P/0.0400.1280.2570.3950.690 1.050CO2?(5) 若温度增加10 ,其平衡常数Kp 增加一倍,请问该反应的等于多少?提示答案:(1)688.1kPa (2) 无变化(3) 向右移动(4)0.715 mol (5)94.128. (1) 反应CO2( g) +C(s) =2CO(g) 的平衡结果如下:29. (2) 计算1173K 时反应2CO2( g) =2CO(g) +O2( g)的及。
已知该反应的=1.25×10 -16,1173K 时碳的燃烧焓=- 390.66kJ ·mol -1。
提示30. 答案:31. 已知反应2NaHCO3( s) =Na2CO3( s) +H2O(g) +CO2( g) (1)NH4HCO3( s) =NH3( g) +H2O(g) +CO2( g) (2)有人设想在25℃ 时,利用NaHCO3(s)、Na2CO3(s) 与NH4HCO3(s) 共同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以使NH4HCO3( s) 免受更大分解。
试分析这种设想能否成立?提示答案:( 使分解更多)32. 上世纪大气中CO2( g)的含量大大增加,预期今后将继续增加,有人预测,到2020 年大气中CO2( g)的分压可达到大-4约4.40 ×10 -4。
有关热力学数据如下:-325℃ 下,下,CO2( g) (在水中)的亨利常数是0.0343mol ·dm-3 /绪论第1 章: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第2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3 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4 章: 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第5 章: 相平衡及相图第6 章: 化学平衡热力学第 7-13 章第7 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第8 章: 反应速率与机理第9 章: 动力学统计理论第10 章: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第11 章: 电化学第12 章: 界面现象第13 章: 胶体1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相平衡及相图相平衡及相图化学平衡热力学化学平衡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基础统计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10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10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11电化学11电化学12 12界面现象界面现象13胶体胶体13学习向导章节内容相关资源知识点检索课程介绍使用帮助当前位置 : 6 化学平衡热力学测试Ⅰ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1. 反应,当 O 2(g ) 因反应消耗了 0.2mol 时,反应进度 ξ 为A. 0.2molB. 0.1molC. 0.4molD. 无法确定2. 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 "摩尔吉布斯 "自由能-- 反应进度(即 G ~ ξ )曲线进行,则该反应在A. 曲线的最低点B. 曲线上的每一点C. 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D. 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有一理想气体反应 A +B =2C ,在某一定温度下,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用 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 4B. 0.5C. 1D. 23. 4. A. B. C. D. 任意压力和组成总压 总压 总压 303.975kPa101.325kPa405.300kPa已知反应 2NH 3=N 2+ 3H 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那么,在此条件下, 氨的合成反应5.在温度为 T ,压力为 p 时,反应 3O 2(g ) = 2O 3( g ) 的 K p 与 K x 的比值为对于理想气体间反应,以各种形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中,其值与温度和压力皆有关系的是8. 在 T 、p 恒定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式子何者不一定成立?B. D.9. 理想气体反应 ,若压缩使其体积减小,则体系颜色A. 变深B. 不变C. 变淡 10. 理想气体反应 , 和 K p 之间的关系是11.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RTB. p -1C. (RT ) -1D.6. 7. A. K a 真实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A. 标准态B. K cC. K p K f 的数值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个无关?B. 温度C. 压力D.D. 体系的平衡组成A. = 0C.D.D. 无法确定12. 对于气相反应,当体系总压力 p 变化时,A. 对 无影响B. 对 Kr无影响B. 对无影响D. 对 均无影响13. 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A( g )=C(g ) +D(g ) ,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反应物转化率正确答案:B.D.A. 增大B. 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14. 反应 2NO + O 2= 2NO 2 的 负值,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采用A. 升温升压 C. 降温升压B. 升温降压D. 降温降压15. 对于实际气体反应体系,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C.B.D.1C、2:A、3:4D5:B6:D、7:C、8:9:C、10:C11:12:A、B14C15:D第 0-6 章绪论第1 章: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第2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3 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4 章: 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第5 章: 相平衡及相图第6 章: 化学平衡热力学第 7-13 章第7 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第8 章: 反应速率与机理第9 章: 动力学统计理论第10 章: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第11 章: 电化学第12 章: 界面现象第13 章: 胶体各章导9 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9 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10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10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11 电化学11 电化学12 界面现象12 界面现象13 胶体13 胶体测试Ⅱ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1. 在一定温度下,(1) Kn,(2) ,(3) ,(4) 四个量中,不随化学反应体系压力及组成而改变的量是:2. 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发生1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布斯函数变化值A. 反应物、产物均处于标准态B. 反应达到平衡学习向导相关资源知识点检索课程介绍使用帮助章节内容当前位置 : 6 化学平衡热力学A. (1)(3)B. (3)(4)C. (2)(4)D. (2)(3)的条件是C. 反应物完全转变为产物D. 无穷大量的体系中发生了1mol 反应8. 在温度 117 ~237℃ 区间得出甲醇脱氧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