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知识补充: 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可相互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是存在于细胞膜表面具有信息识
别作用的物质。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细胞膜有关
易转移与细胞膜成分(特别是糖蛋 白的减少)的改变有关
探究任务三: 作为系统边界的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 段。
探究任务二: 怎样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实验材料的选择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取材不 便于满足大规模实验需求。 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细胞,取材较方便,也能满 足大规模实验需求,但在细胞膜的最外层还有细 胞壁,结构较为复杂。 支原体: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壁,结构简单,但 是细胞太小,并且可能导致人体的感染,从可操 作性和安全性考虑不太适合。
Zx.xk
练一练:
1.将下列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 A.红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白细胞 D.洋葱表皮细胞
2、在细胞膜的成分中,下列哪种物质含量最多。( )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核酸
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保护细胞
C C
课堂小结:
一、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二、细胞壁的成分及作用
三、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磷脂最丰富)大约占 50%
蛋白质
大约占 40%
糖类
大约占 2%-10%
四、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细的 胞功 膜能
谢谢!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
细胞需要的物质
细胞膜 代谢废物、细胞分泌抗体及激素等物质
反馈练习
D A细.胞细膜胞具需有要控的制营物养质物进质出可细以胞进的入功细能胞,下列有关这些功能理解,不正确的是( ) B.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 C.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由于膜的存在,某些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
3、实验过程:
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从自然形态到吸水涨破?
实验现象:
人正常红细胞的光镜照片
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红细胞破裂后如 何从混合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 心力,加快液体中不同颗粒的沉降速度,从而把样 品中不同密度和质量的物质分离开。离心后质量重 在下层,轻的在上层。
B.可以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C.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接受各种外界信息
D.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D B
D
4.如果标记细胞膜上的P元素,应该标记下列哪类物质( ) A.多糖 B.蛋白质 C.磷脂 D.核酸
5、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 A.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 组织细胞。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细胞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营养物质
废物
细胞
分泌物
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病菌、病毒
思维拓展
有人在解释细胞膜时,把它与窗纱进行类比:窗纱能把昆虫挡在外面,同时窗纱上的小洞又能让空气 进出。你认为这类比有什么合理之处,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3)通道传递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 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 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依据1:通过许多实验证实,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经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 细胞。
依据2: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染料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 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 一节
细胞是一个有机整体
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 Z.x.x. K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探究任务一: 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
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 膜吗?
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看到细胞膜, 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的清楚。
细菌和真菌也具有细胞壁但是成分与植物细胞细胞壁不同。细菌是肽聚 糖,植物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是几丁质和蛋白质 如果我们只能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这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细胞壁
➢ 化学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 功能:支持和保护 ➢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Zx.xk
回到153年前…… 重温
科学家对细胞膜成分的 探索历程
资料1: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染料注入 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 出细胞。
Zx.xk 资料2: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 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 资料3: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1、实验材料: 2、实验原理: 3、实验过程:
材料分析 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 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你从以上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材料分析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
为什么要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研究膜 的组成?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 无细胞壁 无细胞核 无细胞器
2、实验原理
=0.9%NaCl溶液 失水吸状水态状态
细胞吸水膨胀 正常 形态 细胞失水皱缩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选择材料:
猪(或牛、羊)成熟的红细胞
2、实验原理:
红细胞过度吸水涨破
你从以上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细胞膜的成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脂质
蛋白质 糖类
百分含量%
动物细胞膜含有少量胆固醇
磷脂最丰富
➢ 脂质(约50%) ➢ 蛋白质(约40%)
➢ 糖类(约2%-10%)
(膜质百功种能分类越和含复数杂量量,越%蛋多白)
原始地球环境
2、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表面存在很多受体,可 以接受信号。
细胞 间信 息交 流的 方式
(1)细胞分泌化学物质(如激素)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传递信息
(2)膜接触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膜接触传递 发出信号的细胞
靶细胞
Zx.xk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