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方案标准格式参考

施工方案标准格式参考

目录1、适用范围2、工程概况3、编制依据4、作业条件5、劳动力组织及机械、器具配备6、施工技术措施7、质量保证措施8、安全文明施工及主要危险点9、环境保护措施10、附图11、安全技术措施交底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机组主厂房基础工程。

2、工程概况******机组主厂房工程位于******。

主厂房采用四列式布置,自西向东依次为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

两炉间设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控制楼。

#6除氧间横向B~C排跨度为9m,纵向9a~18轴柱距为9m,总长为81m。

#6煤仓间横向C~D排跨度为11.7m,纵向9a~18轴柱距为9m,总长为81m。

5#、6#锅炉房分开布置,D~G排跨度7m为炉前平台,从炉前至炉后G~M共5档,深度为36.4m从炉右至炉左(5#炉2~7轴,6#炉11~16轴)共6档,宽度为45m。

集控室布置在两炉间与除氧间相接,宽度为18m,长度为34m。

除氧煤仓间、锅炉房及集控楼基础多为柱下独立基础,基础间为基础梁连系,基底标高一般为-3.6m、-3.8m、-4.1m、-4.6m等。

锅炉房及除氧煤仓间基础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锅炉房基础短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除氧煤仓间柱段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3、编制依据3.1《主厂房基础图》3.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3.3《建筑专业施工组织设计》3.4《******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3.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3.6《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3.7最新颁布的各种施工规范、规程3.8《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技术规程》(DB32/T345-1999)3.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3.10《钢筋焊接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8-96)3.11最新颁布的各种施工规范、规程4、作业条件4.1参加施工的人员要求体质良好、年富力强。

4.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4.3所有施工人员工作前必须经过技术交底,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应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4.4参加作业的人员应进行过职业道德教育,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均应持证上岗,焊工需有焊工证,竹工需有登高证。

4.5.4.6施工班组长应能识图,并有较强的施工组织能力。

4.7所有现场操作人员均应服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4.8参加作业人员的数量:3人人120 木工工电50 工人 60人钢筋工瓦人400 它其人工砼 40 5、劳动力组织及机具配备要求:各种工器具在施工前即应就位,并进行清点、检修,可随时投入使用。

各种仪器、5.1 仪表必须经检验合格并有校验证明。

施工机器具一览表:5.2 FCY-15 辆3 机动翻斗车ZL40B 辆2 装载机CQ382 辆3 平板车 400 米砼输送管 10 插入式振捣棒根台逆变焊机812 潜水泵台4寸 J 经纬仪台2 2水平仪台S2 350m 把 6 钢卷尺20kg 弹簧秤把3碰焊机1 台 5套钢筋加工机具.6、施工技术措施 6.1施工顺序:按先锅炉房、后除氧煤仓间再汽机房的总体顺序;先施工深基础,后施工浅基础。

实际施工流程见下图:场地平整验收垫层浇筑、桩处理土方开挖主厂房控制网测设基础承台钢筋绑扎浇筑承台砼基础放线验收基础承台模板安装施工缝处理养护短柱钢筋绑扎短柱模板、埋件安装基础短柱放线短柱防腐砼外观验收拆模短柱砼浇筑验收回填砂及土6.2主厂房挖填方工程方案另见《主厂房土方工程方案》,汽机基础底板见《汽机基础施工方案》。

6.3主厂房控制网施测:主厂房控制网由专业测量人员另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经审定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施测,验收签证后交付工程施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复核主厂房控制网各点的准确性。

6.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用电方面:在各施工设立二级配电箱,一、二级配电箱线路架空或埋设固定,然后由二级配电箱向各施工点的三级配电箱(移动配电箱)供电。

由扩建端和固定端引出一路Dg50的水管,每隔27m留出一接水口。

考虑材料运输的方便,场地布置塔吊作为主要垂直运输工具,在C~D轴、铺设一条竹笆跑道(宽2m),在基坑边缘相应考虑斜跑道(宽2m),其做法为:以脚手钢管踏设排架与地面相平,再满铺竹笆,跑道两边设置1m高栏杆。

(塔吊布置见详图) 预制桩接桩处理:6.5.在基坑开挖的同时,垫层浇筑后即可进行预制桩桩头的处理工作:根据实测的桩顶标高进行处理,如不需接桩,用4Φ20长L=mm的钢筋焊直接焊在桩头上。

如属超深桩需接桩,采用8Φ20的钢筋焊接在厚度δ=10mm,直径φ450mm的钢板上,直接焊在桩头上,钢筋的长度视接桩长度而定,再按设计要求配φ8间距150箍筋然后用C25混凝土浇至基础底标高上100mm。

如需割桩,则将垫层面100mm 以上桩整段截除,将10φ18的钢筋焊在厚度δ=3mm,直径φ300mm的钢板上,插入管桩内,再按设计要求配φ8间距150箍筋然后用混凝土浇至桩顶。

6.6垫层施工:垫层砼大部分由搅拌楼供料,直接由运输车送至浇筑地点。

遇特殊情况,有少量砼由23搅拌机供料:在基坑边缘靠边坡上以Φ48台0.35m脚手钢管搭设一平台,面上做钢模板集料平台,平台边设2只钢模板拼成的砼溜槽,以翻斗车将垫层砼直接倒入集料平台上,通过溜槽滑入小板车内,在基坑内铺脚手板走道,再以小板车运料到浇筑地点进行浇筑。

6.7基础定位放线与高程控制:根据测设在主厂房四周的矩形控制网,在厂房四周沿控制网各点用钢尺定出各列柱轴线桩,用经纬仪将纵横轴线引入基坑内,并测设在基础垫层面上,以红油漆在垫层面上、沿垫层边缘做红油漆标记,每条轴线均应双向控制,以便校核。

再根据互相垂直的轴线,用钢尺施放出基础的外边线及短柱插筋控制线。

短柱施工前,应将柱双向轴线引上承台面,并施放出柱边线,再弹上墨斗线。

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上的基础或短柱施工时,应以弦线或钢尺复核其模板外口的平齐程度及相互间的间距。

为减少高程控制的误差,由专业测量人员将基坑外附近的水准点转测到厂房基坑内,并做出符合规范要求的高程控制点。

以此点对基坑内的土方开挖标高及基础高程进行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前,以水平仪测放待浇的混凝土面标高,在模板上用红油漆作三角标志。

6.8钢筋工程: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专人翻样并交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断料成型。

钢筋的种类和直径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出具书面工作联系单。

钢筋的加工形状和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及翻样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的严禁使用,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加工成型,并挂牌分类堆放。

钢筋加工时,同批、同直径钢筋应根据钢筋原材长度综合考虑其加工的次序,最大限度减少钢筋的浪费。

半成品钢筋由加工场内用平板车运至基坑边缘,在基坑边搭设竹笆斜跑道,人工抬运至施工操作面。

砼垫块控制,垫块应垫在下层钢筋C30的100mm×100mm×100mm基础底板钢筋保护层用交叉点下部,纵横间距不大于1000mm,基础短柱及基础梁钢筋保护层均用带铁丝的砂浆块绑扎在主筋上。

锅炉房基础梁、柱保护层厚40mm,垫块制作时,其砂浆配合比应与C30混凝土内的水泥、黄砂成分相同。

除氧煤仓间承台、梁、柱保护层按照规范施工。

基础底板钢筋及分布筋绑扎时,应先用粉笔画好其间距,然后排布钢筋。

基础底板两排钢筋相交点全部采用八字扣绑扎,中间钢筋隔根绑扎;底板钢筋网片与管桩锚筋应绑扎牢固,以固定其位置。

短柱插筋应先将其与数支箍筋绑扎形成钢筋骨架,然后将其底脚绑扎固定在底板钢筋上,承台砼面以上插筋用φ48×3.5脚手钢管成井字型固定其位置,并与基础模板支撑系统相连接。

承台短柱纵向钢筋采用:钢筋直径≤32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直径>32采用镦粗直螺纹连接;在短柱钢筋制作时,柱体上端直螺纹应制作好,并用专用的塑料帽拧紧。

承台水平钢筋长度不够时用以下连接方法连接:当钢筋直径≤12mm,采用搭接连接;当钢筋直径>12mm时,采取闪光对焊的方法连接。

6.9模板工程:考虑周转性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厂房内各基础的不同工期要求,采取流水作业施工,基础分片施工,承台与短柱分二次施工。

基础承台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竖,Φ48×3.5脚手钢管作围檩背杆及支撑,用φ12@600且带止水环的对拉螺栓对拉固定模板(下层对拉螺栓可利用基础底板钢筋,即在钢筋的两端焊接螺栓头)。

在模板内侧的对拉螺栓处用四棱台形木楔固定,以便于模板拆除后,割除螺栓,并用水泥砂浆修补。

相邻的基础间用脚手钢管、扣件组合成构架对撑加固。

基坑周边基础外侧模板及相隔较远的基础的竖向支撑采取将钢管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办法进行加固。

除氧煤仓间部分基础为台阶形基础,立台阶形侧模时,应以铁撑脚进行顶撑,间距不大于1.20m,铁撑脚以Φ20钢筋及100×100×8的钢板加工而成。

深基础及相临基础间高差较大时,先施工较深的基础垫层,并及时放线,其基础外侧加砌370厚带370×370砖垛的砖墙作为挡土墙(同时可兼作深基础的外模板,在外墙内壁贴油毡以利隔离),在挡土墙砌好至少一昼夜后回填到位,以不影响浅基础的正常施工。

基础短柱仍采用组合钢模板拼模,用φ48×3.5钢管夹具上下间距不大于500mm,以φ12@500对拉螺栓加固,每根对拉螺栓的外面穿Φ20PVC套管,相邻基础短柱间支撑互相连接形成整体以增加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承台模板施工时, 为防止短柱混凝土出现吊脚现象,一般分二次施工,待混凝土终凝后,将短柱模板高出承台上表面20-50mm砼打凿清理 ,用清水冲洗干净,方可立模。

基础短柱柱脚处留设垃圾洞,待模板内垃圾清理干净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封闭。

.模板拆除时,严禁用铁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以免损坏砼棱角。

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基础侧面埋件按图示尺寸点焊在模板表面,混凝土表面埋件在混凝土浇筑时及时埋放。

±0.00以上短柱中的对拉螺栓利用在模板内设厚为φ20mm塑料管,拆模后对拉螺栓可重复再用。

6.10混凝土工程:3/h混凝土搅站集中供料,60m混凝土搅拌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用泵车直6.10.1混凝土采用接输送混凝土入模。

混凝土泵车应停靠在交通便利的道路旁边,且便于混凝土运输车下料,泵管安装尽量少用弯头,具体布置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每只基础均应连续浇筑,不留设施工缝。

如遇不可避免的情况,应及时作好施工缝的处理。

当混凝土落差大于2m时,应挂串筒将混凝土导入模板内。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厚度为250mm~300mm,采用插入式振棒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应密实,不得漏振、少振,做到快插慢拔,并加二次振捣和二次压光,确保混凝土拆模后无蜂窝、麻面、孔洞、吊脚等质量问题,以达到内实外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