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度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的
为切合公司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公司员工个人工作能力及丰富工作技能。
计划开展针对公司全员关于提高人员素质、能力、绩效的系统培养和培训活动。
目标在于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更新和发展,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人数
(一)培训对象
管理公司全体员工;分批次、分层级、分阶段进行培训。
(二)培训人数
根据具体的培训规格,安排人数。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
(一)培训时间
2018年8月1日-2018年12月14日
(二)培训地点
IFS办公楼37楼38楼各培训室。
四、培训内容
在半年的培养周期内,安排集中学习5次以上,以及用实践来检验
培训结果。
(一)集中学习部分
集中学习部分将围绕“中层沟通能力”“薪酬绩效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员工执行能力”“压力管理能力”等5个模块,进行主题化学习。
主模块一:中层沟通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主管级、经理级员工
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二:绩效制定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各单位负责人、人事负责人推荐师资:外部专业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三:目标管理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经理级、总监级员工推荐师资:外部专业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四:员工执行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主管级及以下员工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五:压力管理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全体员工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备选模块:办公常用工具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主管级及以下员工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五、检验结果反馈
按照从“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原则,通过在课程结束后,解答工作疑惑,提出解决措施,实现学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中层沟通能力”实践安排
通过携带命题“在工作中,遇到的非流程、制度原因引起的沟通障碍”,听取完课程后写下解决措施,并在半个月后反馈解决措施实践的效果。
效果不佳则参与下次的沟通类培训。
2.“薪酬绩效能力”实践安排
通过人事行政事业部在培训后,收集到最新的薪酬绩效相关材料,来检验培训实效。
3.“目标管理能力”实践安排
通过学员间结成互助小组,相互监督培训内容的落实。
同时各单位、部门人事、行政负责监督和上报培训内容落实情况至人事行政事业部。
由
人事行政事业部统一整理,进行上报总经办和完成情况的通报。
并且在下次课程前,将反馈结果反馈回老师,进行指导和分析,保证培训内容的具体落实。
4.“员工执行能力”实践安排
通过携带命题“在工作中,如何来提升工作效率”听取完课程后写下具体措施,并在半个月后反馈措施实践的效果。
效果不佳则参与下次的执行类培训。
5.“压力管理能力”实践安排
通过课程中的压力测试,记录压力等级。
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自己制定的解压方式,在半个月后进行再次测试,比对压力等级的变化。
6.“办公常用工具”实践安排
通过课程学习的办公工具技巧,在课程结束后,辅导至少一名非培训学员,教会其几项办公工具技巧且能熟练运用。
六、培训质量评估
1.采用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级评估。
(1)反应层评估采取现场观察法、训后评估问卷、访谈法、综合座谈法等调研的方式进行
(2)学习层评估采用提问法、角色扮演法、笔试法、口试法、演讲、模拟练习与演示、培训总结报告、培训分享、训后授课等方式进行(3)行为层评估员工工作技能、行为等的改变,采用直接上级评价、
下级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
(4)结果层评估采用衡量绩效变化的方式进行
2.专业类型的培训采取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估;管理类型的培训进行反应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估。
3.反应层评估详细内容分为:
讲师授课情况:专业能力、课程设计、控场能力、知识适用等。
自我评估情况:投入情况、积极性、学习内容有效性等。
4.学习层评估详细内容分为:
培训后通过提问培训知识点、培训内容角色扮演、笔试、口试培训内容、公开演讲、模拟练习与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检验。
同时,培训后通过受训者撰写培训报告,以反映受训者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受训者的体会及感悟,一些专业性岗位的课程学习后,将要求受训者按照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提出自己的改善方案,并交给直接上级负责监督执行。
培训后可通过受训者在公司内部或部门内部进行培训分享以检验受训者掌握培训内容的情况。
5.行为层评估需要由受训者、直接上级、下属、培训组织者共同完成
在培训结束五个工作日内,受训者制定一份有量化改进的实践计划,列明现在的情况和需要改进达到的方面,并约定在培训结束2-4周左右的时间里,培训组织者、受训者与直接上级讨论实践详细计划,并由直接上级
进行监督落实。
在约定的评估时间内,受训者按照实践计划逐步开展。
培训组织者需要进一步与直接上级接触进行评估交流。
约定的时间后,受训者本人和直接上级进行评估计划的落实情况,以观察员工的工作技能及行为的变化。
6.结果层评估详细内容分为:
通过对培训前后绩效指标的变化、业绩的变化、下属士气、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多方面数值的变化,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
七、培训成果考核
培训结束后,学员制定的培训落实计划情况,需要纳入当月或者当季度的绩效考核指标当中,由直接上级负责监督执行。
未能保质保量或者未能按时完成计划的,要体现于当月的绩效考核当中,并做好记录,之后的培训将不在做为优先考虑人员。
八、培训效果产出
1、分阶段复盘,结合落地措施,保障培训效果。
在每次培训之后,都会执行上述培训的落地措施,并将实践时产生的问题进行复盘整理。
在第二阶段再次进行培训时,将问题进行处理,并结合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正,提出改正措施,再次进行落地实施。
以“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模式,保证培训效果的最大收益。
2、培养内部培训师。
在培训开始前,选拔一部分有意愿、有能力的公司员工,作为公司的内训师队伍。
在下半年度凡涉及到外部培训师资进
行授课时,内部培训师团队需要全部参与进课程之中,并且在两周内,将培训的课程进行消化吸收,变为可供公司全员学习的课程,将其内化。
保证培训内容的更大受益面,同时让培训费用花销更少,收益更大。
九、项目设计创新点
(一)自主报名培训,优化培训入口
在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我想学,我要学”的原则,用兴趣和需求来引导学员学习,从入口端保障培训效果及产出。
(二)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一体化,不断满足个性化需求
为高效利用培训时间,作为集中培训的有效补充,在其他期间,引入OA系统内的线上平台学习,选取适合的微课,在没有培训的时间,作为学习的补充,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并在培训后,将培训的课件放入OA的微课库中,使未能参加上培训的员工可以进行学习和参考。
十、培训费用结算
1、内部师资费用结算,按照众龙阁内部师资讲课费发放标准执行。
2、外部师资费用结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压缩培训费用。
同时利用公司内部的培训场地及资源进行培训,保证开源节流。
人事行政事业部
2018年8月31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