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团公司新员工安全培训(保命守则)

集团公司新员工安全培训(保命守则)

孔洞(如:在高处的格栅板上进行作业) • 动火点10米范围内存在可燃/易燃物品的区域(可燃气体/粉尘的距离为30米) • 动火点10米范围内存在潜在的易燃或可燃物料泄漏点可燃气体/粉尘的的距离为30米) • 需申请动火作业许可,并经现场主管审批 • 也需要配备明显的标识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动火区域的划分及要求
有限空间的进入
大气检测
➢ 进入之前,尽量靠近进入事件,最长不超过30分钟; ➢ 检测顺序:含氧量(19.5-23.5)-易燃易爆(LEL 5%/10%)-有毒有害(暴露限制) ➢ 注意检测取样的位置和方法(最不利点) ➢ 使用正确/合格的仪器仪表 ➢ 作业过程中可能需要持续监测-至少一名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检测仪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基础理论
1.燃料:易燃木质粉尘
氧气
热量
5.密闭区:封闭或结构 内
4.点火源(如:火 花、热表面包括过 热轴承,和其他活 动部件,静电)
燃料
燃烧三角
2.散布:高浓度的细 致可燃木质粉尘
3.维持火势的氧气:空气
粉尘爆炸五角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什么是动火作业?
任何可能产生点火源的活动都应视为动火作业。 点火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的危害
缺氧/惰性气体 可燃可爆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
旋转/移动设备设施 物料涌入/流动
物理危害(温度/噪音/坠落等) 其它危害
有限空 间
缺氧窒息 火灾、爆炸 中毒
伤亡或设备损坏 吞没/淹没窒息 人身伤害 其他损失或伤害甚至死亡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的危害
– 35%的死者是主管或更高层级人员 – 其中60%是因为实施救援 – 64% 的事故无须进入 – 66% 水/废水/污水沟/建筑物 – 78% 缺氧或即刻对生命或健康造成危害的有毒物质 – 95% 缺乏进入有限空间培训 – 100% 无(不足)动力通风) – 100% 现场无检测仪器(测量危害气体)
03
限制/禁止动火区 (一级动火区/特级动火区)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动火区域的划分及要求
指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
• 机修车间或类似区域 • 具备防火建筑的区域/建筑物(如:锅炉/食堂等) • 开放区域,无可燃/易燃物存在(例如:停车场,室外开放区等) • 必须配备清晰明确的标识 • 可燃和易燃材料防火毯进行隔离和遮盖,或置于同等防护的区域内,或距离点火源至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的审批
➢ 清理现场,转移或覆盖10米内的可燃物质(爆炸性粉尘或可燃气体30米) ➢ 确认气体检测的结果处于安全范围(如需)(<5%;5%-10%;>10% )LEL ➢ 确认最近的灭火器/消防器材(10米以内) ➢ 确认最近的消防报警按钮; ➢ 正确完整的填写许可证;பைடு நூலகம்➢ 审批人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不允许在办公室签发许可证; ➢ 指定作业监护人员-培训/胜任; ➢ 完成作业人员交底/培训/告知; ➢ 提供合适的作业工具/个人防护用品; ➢ 制定应急预案,保证救援人员/工具到位。
限制/禁止动火区(一级动火区/特级动火区)
• 严格限制或禁止任何动火作业的区域; • 存在氧气、可燃气以及火源,属于高风险的火灾和/或爆炸区域。 • 必须采取额外措施,通过消除燃烧三角或粉尘爆炸五角中的至少一项来降低风险 • 动火之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 • 必须申请动火作业许可,并获得工厂管理层人员的批准 • 不允许签署特级动火
焊接,切割,或使用焊炬点火,电弧或 内燃设备的使用(车辆,移动发电机,
烙铁
空压机等)
使用明火
电气设备的开口
打磨
使用爆炸性充电设备
抽烟
热击打开孔
喷砂(不管是湿式还是干式) 喷漆 切削,劈砍或其他撞击形式的切割 混凝土破碎
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如:加热器,电 机,照明灯具等
使用移动电子设备(包括移动手机,传 呼机,无线电,移动电脑等)
限制区域包含但不限于:
➢ 电气危险分类区域(1级,1区;1级,2区) ➢ 易燃物/粉尘储罐及槽车和相关容器/设备/管道 ➢ 易燃物装卸和储存区域 ➢ 当地监管部门规定限制/禁止的区域 ➢ 靠近可能在紧急时排放易燃气体的区域(10米范围内) ➢ 风险评估确认有潜在粉尘爆炸的区域 ➢ 风险评估确认存在其他火灾/爆炸较高风险的区域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总体要求
1. 辨识所有的有限空间
➢ 参照有限空间判定标准;
2. 张贴警示标识;
➢ 所有的有限空间; ➢ 注意张贴位置; ➢ 标识标识需清晰、显眼
3. 建立有限空间清单
➢ 编号/位置/设备位号 ➢ 是否进行了风险评估/评估结果 ➢ 与之相关的适用的SOP ➢ 有闲空间入口的照片
少10米(气体和粉尘的距离为30米)。 • 保持良好的清洁整理 • 作业现场10米之内必须配置灭火器/消防器材 • 这些区域不需要开具动火作业许可,但必须遵守上述安全作业规范。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动火区域的划分及要求
许可动火区(二级动火区)
• 可燃和易燃物被移除/隔离的生产操作区域 • 普通的建筑结构内 • 风险评估显示为低风险的区域 • 可燃/易燃材料距离10米以外,但仍可轻易点燃,和/或存放在临近的墙体或存在地板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整体要求
✓ 所有在工厂内的所有动火作业,无论是公司人员或承包商,都必须申请动火 证(指定的固定区域除外);
✓ 动火证必须出示在实际动火作业现场; ✓ 必须配有监火人,监火人必须起有效监控作用; ✓ 动火现场必须配有适当的灭火设备;
01
指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
02
许可动火区(二级动火区)
4. 有限空间的围护
➢ 所有的有限空间必须上锁/进行物理防护 ➢ 防止未授权的进入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的进入
有限空间能源隔离
➢ 液压,气动,电力,化学能,机械能,热能或其他能量,应降至零能量的状态 ➢ 进料口,出料口,输送机,搅拌机,泵,电气设备,制冷伴热设备等—上锁挂牌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6 图片找茬
1 安全事故 典型案例
动火作业事故
2017年3月12日,哈尔滨工厂 精炼皂角罐动火时发生爆炸致 两人死亡。
1、严格遵守集团动火许可程序,封闭管线;皂角和脂肪酸罐及管线;罐 区毛油罐及管线;精炼热井及管线等工厂其它有潜在燃爆物的区域作为一级 动火对待。
2、动火前燃爆物必须得到彻底清理,否则禁止焊接、气割等动火。 3、加强外协单位人员的管理。车间主管在安排任务时做好安全交底并留有 记录。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的进入
应急救援
➢ 救援设备/工具随时可用 ➢ 救援人员胜任/经过培训/随时待命 ➢ 救援预案的日常练习/演练
呼吸器的选用 (自给式/供气式/净化式) 各自的优缺点/适用环境是什么?
哪些环节会发生意外? 应急需要哪些设备? 哪些人员需要参与应急?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目的
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学会识别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点 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最终,将“安全生产”养成一种习惯,融入到日常工作 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
目录
1 集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目 2 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
3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4 集团公司安全要求
录 5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事后加链条的人孔
开启人孔门 螺栓的工具
1. 当有限空间人孔打开后,须立即加放人孔栏,避免任何人在获得许可前 进入。
2. 尽可能减少高危作业,尽可能消除非正常工作时间的高危作业;时刻不 能心存侥幸心理。
3、承包商人员安全纳入作业地部门和员工同等管理。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什么是有限空间
1 足够大到允许人进入工作 2 进出口狭窄,人们进出受限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
➢ 按照指定的方式 ➢ 遵守许可证上列明的要求作业
高危作业标准—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的进入
监护/沟通
➢ 每一处作业点必须配备至少一名监护人员 ➢ 每名监护人员只能监护一个作业点 ➢ 监护人员必须和作业人员进行持续沟通 ➢ 选择合适的沟通频率和恰当的沟通方式 ➢ 监视作业人员状态,有权终止作业 ➢ 监护人员从事其它与监护无关的工作/不得离开,除非去报警 ➢ 绝对禁止监护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只能提供不进入式的救援
请考虑以下问题:
你是否渴望花时间学习如何更为安全地工作, 避免自已和他人受到意外伤害?
您的答案是:


渴望安全√ 思想有问题
前言
为什么要进行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 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你想选哪一种
安全不等式法则: 10000-1≠9999,安全是1,位子、车子、房子、票子都是0, 有了安全,就是10000; 没有了安全,其他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
有限空间的进入
作业完成
➢ 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状态 ➢ 签闭有限空间许可证
能源隔离事故
2017年1月6日晚20:30分左右,佳木斯工厂榨油厂员 工殷吉祥、魏刚在接班后,殷吉祥在例行检查时,发现 预处理车间三楼沙克龙出现堵料现象,殷吉祥用对讲机 联系魏刚在控制室关闭沙克龙下方的关风器,用手进行 清理物料,清理完毕后通知魏刚启动一下,然后停止; 两人在用对讲机联系时出现配合上的失误,在殷吉祥用 手清理物料的同时,魏刚启动了关风器,殷吉祥的右手 除拇指外其余三指从第二节,小指第一节被关风器切断。 随即送往佳木斯大学附属一院进行治疗。
高危作业标准—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
作业完成
➢ 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状态 ➢ 监火人现场持续照看30分钟 ➢ 签闭动火作业许可证
控制结构层次
消除 替代 工程控制 行政控制 个人防护设备
效果最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