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理论
2.简述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答:(1)政府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情况反复出现,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3)机构的设置、职能、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已十分突出。
3.联系江泽民的行政组织思想,简述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原则?
2.简述分权制的优缺点?
答:优点:(1)地方政府能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2)分工分权可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3)分级治事可发挥下级主动性;(4)可以有效满足地方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需求;(5)有利于发挥地方权力机关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培育公民的参与精神,完善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缺点:(1)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2)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统一的政策、法律难以得到有效贯彻。
4.简述制定组织目标的原则?
答:(1)民主参于;(2)系统协调;(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现实可行性。
5.简述在目标管理中,制定组织目标的方法与技术?
答:(1)目标分解法;(2)目标综合法;(3)目标滚动法;(4)环境适应法;(5)资源规划法。
6.简述目标评估标准的类型?
答:(1)回应性标准;(2)数
第一章结论
1.简述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答:(1)物质要素: 人员 经费 物资设备;(2)精神要素: 目标 权责结构 人际关系。
2.简述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答:(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行政组织: 是行政人员活动的载体 是行政人员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 将行政人员聚合起来发挥合力。
3.简述西蒙关于行政组织的主要思想?
答(1)组织首先是个决策过程,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决策;(2)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3)组织平衡论;(4)组织影响论;(6)组织设计论。
4.试述法约尔一般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
答:(1)指出组织与管理密切相关;(2)认为任何切实有用的管理理论不仅能应用于工商业,而且也同样能应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3)探讨了组织的层级结构;(4)提出了组织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5)提出了14条组织管理原则。
3.简述影响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合理性的因素?
答:(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有关;(2)下属工作性质及难易程度;(3)领导者的水平与能力;(4)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5)集权、分析与授权程度;(6)下级单位所在地的集中程度及交通和信息传递状况;(7)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
4.试述常用的四种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优缺点?
答:(一)按业务性质分工:优点:(1)符合行政分工专业化的原则;(2)有利于统一行政业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体现事权一致的原则,便于协调。缺点:(1)容易形成条条分割;(2)易造成部门林立;(3)易产生组织冲突。(二)按管理程序分工:优点:(1)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2)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3)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整体效能。缺点:(1)易产生重技术、轻政策,重过程、轻目标的倾向;(2)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较大独立性的程序可以设置部门,而多数工作程序无法独立出来;(3)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妨碍行政效率的提高。(三)按管理对象分工:优点:(1)可使行政工作专业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使政民关系简化,易于沟通政民关系。缺点:(1)势必导致行政组织部门林立,不利于精简节约;(2)可能产生综合性的工作无人管理的现象;(3)容易造成行业的本位主义;(4)往往与按业务性质划分部门发生重复交叉关系;(5)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四)按地区分工:优点:(1)便于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决定政策;(2)便于一个地区各项工作的协调、互相配合;(3)能分担上级政府的工作。缺点:(1)容易造成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与心理的矛盾;(2)易产生地方主义观念,妨碍国家民族的整体团结和事业整体发展。
答:议行合一制原则的主要内容有:(1)行政组织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2)无产阶级国家的政府管理必须坚持议行合一原则;(3)人民应参与国家管理并成为国家行政组织的主体;(4)无产阶级国家政府组织活动应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切实履行其职责;(5)无产阶级的行政组织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廉价政府等等。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有:(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并受人民监督,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不称职的人民代表;(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职能部门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他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保持经济稳定等等。
8.试述目标执行的前提条件?
答:(1)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2)组织认同感强;(3)组织目标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4)目标明确。
9.试述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优点与不足?
答:优点:(1)奖励作用明显;(2)管理成本低;(3)资源配置效率高;(4)有利于组织发展。
不足:(1)容易偏重于短期目标;(2)设置目标存在困难;(3)管理权变性差;(4)容易导致管理缝隙。
答:(1)主张将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职能与工人的作业职能加以分离,同时又强调两者的合作;(2)强调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3)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4)强调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
2.简述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组织的本质是协作系统;(2)组织的三要素理论(共同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交流);(3)权威来自于接受的思想;(4)组织平衡思想;(5)非正式组织理论。
5.试述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答:(1)管理对象不同;(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3)活动的依据不同;(4)活动的目的不同
6.试述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
答:(1)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2)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的需要;(3)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六章行政组织结构
1.行政组织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什么?
答:(1)它们之间的分工关系是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准;(2)负责子系统的职能单位属于负责总系统职能的单位领导;(3)它们之间的层级领导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垂直领导关系。
2.简述如何科学划分行政区划?
答:(1)要有利于各地区人民和各民族的安定团结;(2)要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巩固;(3)要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2.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
答:(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整合作用;(4)管理工具作用。
3.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和类型?
答:结构:(1)纵向目标;(2)横向目标;(3)外部目标;(4)内部目标;(5)战略目标;(6)战术目标。
类型:(1)消极目标;(2)积极目标;(3)经济目标;(4)文化目标;(5)社会目标。
5.简述被统率机关的职责?
答:(1)依据国家法律与首脑机关的决策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2)做好实施决策计划的思想、组织与物质的准备;(3)具体执行中做好指挥、协调、沟通与授权工作;(4)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本机关内部的各种日常事务。
3.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答:(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2)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3)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4)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
4.试述行政组织的性质?
答: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1)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1)阶级性;(2)社会性;(3)权威性;(4)法治性;(5)系统性;(6)主动性。。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1.简述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征?
答:(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2.简述我国古代行政组织的主要特点?
答:(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发展的主流;(2)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3)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4)具有强烈的守法色彩。
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答:(1)具有充分的人民性;(2)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3)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4)发展过程中也存有弊端:机构臃肿、分工过细、部门林立、职责不清等。
7.试述行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答:(1)提供经济基础;(2)提供各种具体的公共服务;(3)协调和解决团体冲突;(4)维护公平竞争;(5)保护自然资源;(6)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务;(7)
步扩大中央集权,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正逐步扩大地方权力。
第三章外国行政组织理论
1.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的组织思想?
5.试述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的反思与批判;(2)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公共行政组织的改革;(3)提出公共行政组织存在着分配-整合-边际交换-社会感情等四种基本动作过程。
第四章中国行政组织理论
1.简述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
答:(1)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缺乏系统性;(3)尽管有某些不足,但有很多值得今天借鉴的思想。
答:(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处理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