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用二声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
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
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欣赏《驯鹿》《冬猎》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驯鹿》《冬猎》这两首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月琴、柳琴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长城放鸽》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升记号的练习。
2、过程与方法:会用指挥手势帮助演唱弱起小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歌曲的难点进行练习,如升记号处进行练习。
教学难点:升记号的处理。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布置了两个作业,请学生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请个别学生讲讲自己查找资料的过程,如何利用网络查找资料。
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有关景点等。
二、忆唱歌曲:复习两首歌曲《长城谣》、《孟姜女哭长城》,对比两首长城歌曲的风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三、学唱歌曲:教师播放课件《长城放鸽》,让学生初步感觉歌曲的特点。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歌曲(抒情、自豪、豪迈等)四、学习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视谱练习,鼓励小组向老师提出问题,什么地方需要得到帮助,教师可以直接辅导也可以让其他小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五、学习歌词:在熟悉歌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歌词,遇到难点请老师帮助。
课后小结: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灵活处理。
有些可以让他们回去查资料。
有些可以让会的同学帮助。
有些老师堂上要马上解决的,如音高关系等等。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唱歌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2、过程与方法:用多种艺术形式体验冬天在雪地里锻炼的欢乐情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听赏与跟唱歌曲<<踏雪寻梅>时.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冬天的情景,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快乐演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教学难点:感受与理解音乐,大胆地进行演唱与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冬之景1、师生律动《铃儿响叮当》师:欢快的音乐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四十分钟吧!2、生猜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千变万化六个瓣。
一夜北风花盛开,飘呀飘呀落下来。
师: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小天使?生:小雪花3、欣赏视频《雪花的快乐》师:雪花蕴含着我们的热情与渴望,浓缩着人类艺术的精华。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诗人——徐志摩的音乐诗歌《雪花的快乐》吧!4、板书《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师:片片雪花从天而降,它像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师板书)(二)、冬之礼——学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1、听赏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师:想一想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歌曲的情绪怎样?2、朗诵歌词师: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礼物吗?冬爷爷为什么要送礼物给你们呢?他有什么愿望?请大家一起朗诵歌词吧。
3、师热情范唱4、掌握节奏师:你们发现旋律中,那种节奏用得最多?(学生讨论)2/4 X - ︱X X X︱X X ︱X_ -‖师生拍手练习节奏师:节奏模仿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生:模仿了马车上的铃铛声,表现力小朋友收到冬爷爷的礼物后,高兴的心情。
5、学生听唱歌曲两遍,自己试着学唱歌曲第一段师:让我们音乐声中感受一下收到礼物后的快乐心情吧!6、师生分析旋律的特点师;第一段旋律共有两乐句,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生:同头异尾师:大家发现第二段旋律的音区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旋律有这样变化?要表现什么?请同学们再唱一遍,然后回答。
生:音区变高,表现了小朋友勇敢、坚定、不畏严寒的意志,旋律的舒展表现了小朋友洁白无瑕的情怀。
师:太棒了,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情怀去迎接小雪花吧!7、学生随琴齐唱歌曲8、学生以多种方式表演唱歌曲师生接唱小组唱男女比赛领唱学生个人上台展示并演唱......教师激情鼓励,并评价,让学生之间评价。
师:同学们不但收到了冬爷爷的礼物,还记住了冬爷爷的叮嘱。
老师也被你们的歌声给打动了,让我也和你们一起去迎接小雪花吧9、师生一起走进儿歌,再次感受歌曲的快乐。
纷纷扬扬小雪花姿态万千好潇洒。
不辞辛苦为大家,勇敢锻炼意志发。
(三)、冬之乐——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师:冬天是寒冷的,但意志坚强的人却不畏严寒,尽情享受着冬天的美丽和快乐。
让我们随着〈踏雪寻梅〉的歌声,边听边唱,走出教室,走进冬天,去雪中锻炼意志,共享欢乐,共度好时光吧!生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走出教室。
(四)、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过程与方法: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重点:十六分音符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1、导入《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从低年级一直延伸到高年级,一方面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学习音乐的角度来看,学习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55个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他们中有很多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习、了解它并热爱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羌族。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歌中唱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也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生产,但在改革开放后也兴办起自己的制革、水泥、木材、化肥厂,另外,羌族的绣花和编织也是非常有名的。
同学们请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
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唐代诗人王之焕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著名诗句。
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响起羌笛的声音。
我们再来看跳锅庄的图片(出示图片)。
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地参加进去,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是弓腰、甩袖,边唱边舞,我们等会儿也来学几个锅庄舞的动作,请大家也像羌族人民一样,高高兴兴地参加进来。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
(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
(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1)根据录像或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
(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
)(2)随录音做动作。
(3)边唱边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