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一、神经和感官(一)填空题1.中枢神经包括( )和( )。
前者位于( ) 内,后者位于( )内,两者在( )处相连。
2.周围神经系统根据其兴奋传导方向,分为()和()。
3.脑分为( )、( )、( )、( )( )、( )6部分。
其中( )、( )、( ) 合称为脑干。
4.脑干除有第Ⅲ至第Ⅻ对脑神经外,还有非脑神经核,包括( )、( )、()、()、()、( )、( )。
其中( )和( )参与构成锥体外系。
5.中脑上丘核与( )有关,下丘核与( )有关。
6.间脑的( )和( )是内分泌器官。
7.小脑借3对( )与脑干背面相连。
8.大脑半球可分为5个叶,即( )、( )、( )、( )和岛叶。
9.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中枢在( )、躯体感觉中枢在( ),视觉中枢在( ),听觉中枢在( )。
10.大脑基底核主要有( )、( )、( )和( )组成。
其中( )和( )合称纹状体。
11.脑神经有( )对,其中感觉性的脑神经是( )、( )、( );运动性的脑神经是( )、( )、( )、( )、( );混合性的脑神经是( )、( )、( )( )。
12.支配眼球运动的脑神经有( )、( )、( )。
支配胸腹腔内脏器官活动的脑神经是( )。
13.脊神经有( )对,其中颈神经( )对,胸神经( )对,腰神经( )对,骶神经( )对,尾神经( )对。
14.自主神经又称( ),由( )和( )发出,它又可分为( )和( )两个系统,支配( ),( )和( )的活动。
15.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1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其中枢突形成( );第2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的( )和( )核,其轴突交叉后形成( );第3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其轴突形成( ),经( ),止于( )。
16.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1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第2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第3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
由第3 级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经内囊止于( )。
17.锥体系由两级神经元组成,上神经元位于( ) ,它发出的轴突组成( )束和( )束,下行分别止于( )和( )。
下神经元的轴突随( )神经和( )神经终止于骨骼肌,支配骨骼肌的活动。
18.眼球壁由3层构成,由外向内是( )、( )、( )。
19.眼球壁的外层即( ),前1/6是( ),具有( )作用,后5/6是( ),具有( )作用。
20.眼球壁的中间层即( ),由前向后分为( ),( ),( )3部分。
21.虹膜内含有两种平滑肌纤维,分别是( )和( ),前者受( )神经支配,收缩时瞳孔( ),后者受( )神经支配,收缩时瞳孔( )。
22.睫状体内含有平滑肌纤维,称( ),受( )神经支配。
23.视细胞分( )和( )两种,前者感受( )和( )刺激,后者感受( )刺激。
24.眼球的屈光装置包括( )、( )、( )、( )。
其中( )对眼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25.晶状体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突上。
当注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使睫状体向()方向移动,使睫状小带(),晶状体靠本身的弹性回缩曲度(),折光能力(),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26.中耳由( )、( )和( )3部分组成,在( )内有3块听小骨,由外向内是( )、( )、( )。
中耳具有( )的功能。
27.内耳又称( ),位于( ),是( )感受器和( )感受器的所在部位。
28.骨迷路包括3部分,即( )、( )和( )。
29.膜迷路包括有( )、( )、( )、( )。
其中( )和( )位于前庭内。
30.内耳中的( )是听觉感受器;而( )、( )、( )是位觉感受器。
31.感受身体直线变速运动的感受器是( )和( );感受身体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是( )。
(二)判断题1.两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接触点,叫做突触。
( )2.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两大部分组成。
( )3.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分,叫做灰质。
( )4.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叫做白质。
( )5.神经纤维集中成束,叫做神经。
( )6.脊髓前角内有运动核;后角内有与感觉有关核团( )7.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脑干。
( )8.薄束核和楔束核是脑桥内的灰质团块。
( )9.中脑上丘核与视觉有关。
( )10.锥体由皮质脊髓束的纤维集成。
( )11.延髓的网状结构是重要的“生命中枢”所在。
( )12.最简单的反射弧也要有三部分组成。
( )13.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是运动中枢。
( )14.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是感觉中枢。
( )15.颞横回是听觉中枢。
( )16.胼胝体是联系大脑两半球皮质的纤维。
( )17.每对脑神经都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成分。
( )18.脑神经共有12对,脊神经是33对。
( )19.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 )20.脊神经前支是运动性的;后支是感觉性的。
( )21.脊神经前支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 )22.臂丛后束发出的腋神经,支配三角肌。
( )23.植物性神经也叫内脏神经 ( ) 24.坐骨神经是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
( ) 25.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旁和器官壁内。
( ) 26.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长。
( ) 27.交感神经可使内脏活动加快和加强。
( ) 28.锥体系是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 ) 29.锥体外系是维持和协调骨骼肌运动。
( ) 30.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 ) 31.角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 ) 32.视网膜内的视杆细胞感光最灵敏。
( ) 33.中耳的鼓室可经咽鼓管与咽相通。
( ) 34.外耳和中耳是听觉器官,内耳是位觉器官。
( ) 35.膜迷路内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位觉装置。
( ) 36.囊斑可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
( ) 37.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它位于蜗管内。
( ) 38.反射弧由感受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组成。
( ) 39.壶腹嵴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 ) 40.分布于骨骼肌内的效应器叫做肌梭。
( )(三)选择题1.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的结构叫做 ( )①肌梭②突触③轴突④运动终板2.神经系统 ( )①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②可区分为脑和脊髓两部③位于颅腔和椎管内④其功能是支配骨胳肌的运动3.在中枢神经里,神经元胞体集中叫做 ( )①灰质②白质③皮质④神经核4.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路径是 ( )①反射②反射弧③传入神经纤维④传出神经纤维5.脊髓 ( )①是周围神经系的主要结构②位于椎间孔内③全长有两处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膨大④以上都对6.脊髓前角是 ( )①感觉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②运动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③运动和感觉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④联络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7.分布到骨骼肌肌梭内的神经元是 ( )①脊髓灰质前角γ运动神经元。
②脊髓灰质前角α运动神经元。
③脊髓灰质后角的中间神经元。
④脊髓灰质侧角的神经元。
8.脊髓白质 ( )①位于脊髓的中央②可分前索和后索两部③后索内有薄束和楔束④由神经元构成9.下列结构属于中脑 ( )①楔束结节②红核和黑质③背侧丘脑④丘系交叉10.关于脊髓的结构 ( )①中央管与第四脑室不连续。
②胸腰段灰质有侧角。
③骶段灰质有侧角。
④在第1--4颈髓宽度显著增加。
11.脑干白质包括 ( )①内侧丘系。
②脊髓丘脑束。
③锥体束。
④上述说法都对。
12.锥体 ( )①位于延髓的腹侧②内有薄束核和楔束核③为锥体系的中转站④有传导本体感觉的功能13.网状结构 ( )①只存在于大脑。
②只存在于脊髓。
③在脑干中最发达。
④上述说法都不对。
14.小脑 ( )①位于大脑半球枕叶下方②有纤维分别与延髓、脑桥、中脑联系③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④以上都对15.小脑向外发出纤维的部位 ( )①小脑脚。
②小脑前叶。
③小脑核。
④小脑后叶。
16.下列结构除哪一项外,都属间脑 ( )①背侧丘脑②下丘脑③上丘④内、外侧膝状体17.躯干感觉中枢在大脑半球的 ( )①额叶。
②枕叶。
③颞叶。
④顶叶。
18.大脑的基底核包括有 ( )①齿状核②尾状核③薄束核④红核19.纹状体是 ( )①豆状核和尾状核的统称。
②是位于丘脑和豆状核、尾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
③是由大脑白质3类纤维组成。
④上述说法都不对20.颞横回是 ( )①运动中枢②感觉中枢③视觉中枢④听觉中枢21.联络大脑两半球皮质的纤维是 ( )①联络纤维②胼胝体③投射纤维④网状纤维22.组成内囊的是 ( )①投射纤维及联络纤维。
②联合纤维及皮质传出纤维。
③联络纤维。
④投射纤维。
23胼胝体 ( )①位于大脑外侧沟深部②是大脑神经细胞体的集团③为连结大脑两半球的纤维④以上都不对24.边缘叶是 ( )①运动中枢②感觉中枢③内脏活动中枢④视觉中枢。
25.腋神经损伤时: ( )①不能展肩。
②不能屈腕。
②③不能伸腕。
④不能握拳26.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 )①由三级神经元组成②第二级神经元是薄束核和楔束核③第三级神经元细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④以上都对27.锥体系的传导路 ( )①由3级神经元组成。
②从大脑皮质发出至脊髓前角细胞都不交叉。
③由2级神经元组成,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④上述说法都不对。
28.皮质脊髓束 ( )①由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发出②经过内囊③终于脊髓后角④支配全身各部骨胳肌的运动29.上肢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 ( )①由两级神经元组成②第一级神经元细胞体在大脑皮质中央前回③第二级神经元细胞体在脊髓前角运动核④以上都对30.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 )①除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外都有感光作用。
②三部都有感光作用。
③仅中央凹处有感光作用。
④在视网膜的视神经盘处有感光作用。
31.眼球壁的中膜为血管膜,它包括三部分,即 ( )①角膜、虹膜、睫状体②虹膜、睫状体、脉络膜③虹膜、脉络膜、视网膜④巩膜、睫状体、纤维膜32.角膜 ( )①内有血管②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③内有色素细胞④以上都对33.睫状体 ( )①是巩膜的一部分②是调节玻璃体凸度的结构③其内环状肌纤维放松时,可使睫状小带松弛④看近物时其内环状肌纤维必须收缩34.视网膜内能感强光并辨颜色的细胞是 ( )①视锥细胞②视杆细胞③双极细胞④节细胞35.视网膜视部无感光作用的部位是 ( )①黄斑②视神经盘③眼球后极④以上都不对36.黄斑 ( )①是巩膜上出现的黄色斑点②为视神经穿出处③此处视锥细胞密集④以上都不对37.视锥细胞 ( )①能感受弱光刺激,在暗光时起作用。
②含有感光物质──视紫兰质。
③含有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④只能辨别颜色。
38.眼球的屈光装置为 ( )①角膜、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②角膜、脉络膜、房水、玻璃体③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④以上都不对39.视近物时,睫状肌与睫状小带的关系是 ( )①前者紧张,后者松弛②前者松弛,后者紧张③两者都紧张④两者都松弛40.耳 ( )①中耳又叫做前庭②内耳又叫做膜迷路③中耳内有三块听小骨④中耳和外耳相通41.内耳又称迷路 ( )①是蜗器和前庭器迷路的所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