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音响技术
学分:3.5
学时:60 讲课学时:45;实验(实践)学时:1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开课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类型: 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获得有关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音响设备的基本结构、原理,熟悉专业音响、家庭影院的设计、搭配和操作方法,能够使用有关仪器、工具测试检修音响设备。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基本而系统的训练,为走向社会参加工程实践和继续学习奠定必需的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使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的规律,掌握音响技术的基本理论,了解音响设备在家庭、公共场合和影院的重要作用,为走向社会参加工程实践和继续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
2、使学生在电路识图、看图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电路与设计电路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工程技术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完备的系统观、全局观及统筹思维能力等。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前言2学时简介音响、音响技术的概念,音响技术的发展;概述本门课程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并举一收音机为例,介绍整机电路的分析方法、步骤。
第二章音响技术基础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掌握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描述声波的量是声压或声压级
2、了解听觉特性中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与声压级等概念,声波的频率,声波的频谱有一定的相关性
3、掌握双耳定位的正弦定理,了解双声道立体声拾音的四种基本方式
4、了解立体声的几个显著特点是它有方向感、分布感、空间感,包围感和临场感
5、环绕立体声技术
6、音响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电声性能指标
7、混响声及混响时间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声场及室内声学
难点:
1、等响曲线、立体声组成及重放原理
第三章传声器与扬声器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传声器的分类与原理结构,指向特性,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方式
2、掌握扬声器的分类方法,了解扬声器的性能指标
3、掌握扬声器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扬声器,分频器和箱体的作用,了解封闭式音
箱与倒相式音箱的主要差别
4、了解音箱的设计原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有线传声器、无线传声器的特点与使用
2、扬声器单元的选择,分频器的简单设计
难点:
1、音箱的设计原理
第四章音频功率放大器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及作用,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及特点;
2、晶体管功率放大器(OTL、OCL、BTL)原理与分析,DC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器保护电路。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集成功率放大器;
2、放大器电源电路
难点:
1、晶体管功率放大器(OTL、OCL)原理与分析
第五章调音台3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调音台的主要功能、分类及结构
2、调音台的信号混合原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调音台实际应用
难点:
1、调音台实际电路看图
第六章音频信号处理设备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数字延时器原理与应用;
2、掌握混响处理器的作用与电子混响器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图示均衡器原理与应用;
4、卡拉OK处理的基本功能。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电子分频器、听觉激励器、压缩/限幅器的作用。
难点:
1、混响处理原理
第七章声源设备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激光唱机数字高保真录放工作原理、过程分析
2、磁带录音机的偏磁录音、放音补偿工作原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激光唱机、磁带录音机实例分析
2、掌握现代的声源(光盘机和MP3)基本原理、选择与使用
难点:
1、数字纠错编码和解码原理、交流偏磁录音原理
第八章扩声系统设计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扩声系统设计概要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各类扩声系统设计、扩声系统调音
难点:
1、扩声系统设计
第九章扩声系统的调音技巧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依据音响的参量分析音质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常见乐器的频率特征
2、乐队的编制和布局
难点:
1、调音技艺
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实验一常规电子仪器的操作与使用2课时
实验二声学基础实验2课时
实验三室内声压测量2课时
实验四录音机放音补偿曲线测试2课时
实验五功率放大器测试2课时
实验六扬声器的原理及其阻抗频率特性2课时
实验七音响系统的组合与配接3课时合计实验学时15学时。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王兴亮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年5月。
参考书:
《音响技术》王喜成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现代音响技术入门》,宋贵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李永刚等编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4月。
《音响技术与设备》程勇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家庭音响组合原理与操作》,胡斌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音响设备维修实训》,王军伟徐治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精华》,梅更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家用音响设备实用维修技术》,宋贵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五、课外学习要求
本课程属专业课程,涉及声学、电工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较多的基础知识,学生上课前必须做好课前预习。
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章都安排一部分内容,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写出读书报告。
六、考核方式
以平时考核(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实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成绩的评定:实验30%+理论7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撰写人:占华林
撰写时间:2010.9
审定人:宗文军
批准人:王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