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电力系统基本知识)单选学习资料

二(电力系统基本知识)单选学习资料

二、单选题(电力系统基本知识)1. 当单电源变电所的高压为(A.线路—变压器组)接线,低压为单母线接线方式,只要线路或变压器及变压器低压侧任何一元件发生故障或检修,整个变电所都将停电,母线故障或检修,整个变电所也要停电。

2. 下列各项,一般情况下属于一类用电负荷的是(B.中断供电时将造成人身伤亡)。

3. 配电变压器或低压发电机中性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即为(A.工作接地)。

4. 在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中,除(A.三相短路)时,三相回路依旧对称,其余三类均属不对称短路。

5. 电流互感器是将高压系统中的电流或者低压系统中的大电流改变为(A.低压系统)标准的小电流。

6. 环网供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C.供电可靠性)。

7. 低压配电网一般指(C.220V)、400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

8. 电压变化的速率大于(A.1%),即为电压急剧变化。

9. 在10kV变电所中,主变压器将(A.10kV)的电压变为380/220V供给380/220V的负荷。

10. 我国10kV电网,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一般采用(A.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11. 用户用的电力变压器一般为无载调压型,其高压绕组一般有(B.1±2×2.5%)UN的电压分接头,当用电设备电压偏低时,可将变压器电压分接头放在较低档。

12. 一类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由(B.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外,还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不准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13. 交流特高压输电网一般指(C.1000kV)及以上电压电网。

14. 从发电厂到用户的供电过程包括发电机、升压变压器、(A.输电线路)、降压变压器、配电线路等。

15. 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配电系统电压等级由10kV升至20kV,功率损耗降低至原来的(D.25%)。

16.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充分发挥水力发电厂作用,以及减少总装机容量和备用容量,现在都是将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变电所通过(B.输配电线路)连接成一个系统。

17. 变、配电所主要由(A.主变压器)、配电装置及测量、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电能传输的重要环节。

18. (A.过补偿)可避免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因此得到广泛采用。

19. 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规定,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态下供电频率允许偏差可超过(C.±1.0)Hz。

20.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绝缘水平取决于(A.相电压)。

21. 交流高压输电网一般指(D.110kV)、220kV电网。

22. 消弧线圈实际是一个铁芯线圈,其(A.电阻)很小,电抗很大。

23.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入大地的电流若过大,就会在接地故障点出现断续电弧而引起(B.过电流)。

24. 过补偿方式可避免(B.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因此得到广泛采用。

25. 电网按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分为(B.输电网和配电网)。

26. (A.变、配电所)是电力网中的线路连接点,是用以变换电压、交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设施。

27.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绝缘水平应按(C.倍相电压)考虑。

28. 根据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电流补偿程度的不同,分为全补偿、欠补偿、(C.过补偿)三种补偿方式。

29.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一般允许运行2h,同时需发出(C.报警信号)。

30.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当发生(C.单相接地)故障时,一般允许运行2h,需发出报警信号。

31. 电网谐波的产生,主要在于电力系统中存在各种(C.非线性元件)元件。

32. 中断供电时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属于(B.二类)负荷。

33. 按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作用及其特点划分,变电所的主要类型有枢纽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地区变电所、(A.配电变电所)、用户变电所、地下变电所和无人值班变电所等。

34. 一般直流(D.±500kV)及以下称为高压直流输电。

35. 电能质量包括(B.电压)、频率和波形的质量。

36.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规定,(A.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37. 根据(A.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电流补偿程度的不同,分为全补偿、欠补偿、过补偿三种补偿方式。

38. 灯泡通电的时间越长,则(B.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39. 供电质量指(A.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

40. 当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大于(A.接地电容电流)时,接地处具有多余的电感性电流称为过补偿。

41. 从发电厂到用户的供电过程包括发电机、(D.升压变压器)、输电线、降压变压器、配电线等。

42. 由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各种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A.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叫做电力系统。

43. 在一类用电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称为(C.特别重要负荷)。

44. 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从正常的稳定状态过渡到短路的稳定状态,一般需(D.3~5)秒。

45.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电容电流与消弧线圈电流(A.方向相反),在接地点相互补偿,使接地电流减小。

46. 在发电机出口端发生短路时,流过发电机的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A.10~15)倍。

47. (A.线路电抗器)主要用于发电厂向电缆电网供电的6~10kV配电装置中,其作用是限制短路电流,使电缆网络在短路情况下避免过热,减少所需要的开断容量。

48.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规定,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C.10%)。

49. 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规定,电网装机容量在3000MW及以下的为(C.±0.5)Hz。

50.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由于发生(D.单相完全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位升高为线电压,容易引起绝缘损坏,从而引起两相或三相短路,造成事故。

51. 用电负荷是用户在某一时刻对电力系统所需求的(C.功率)。

52. (A.外桥接线)的特点是变压器故障或检修不影响线路运行,而线路故障或检修要影响变压器运行,相应的变压器要短时停电。

53. 在电力系统中,用得较多的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有(A.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采用分裂绕组变压器和分段电抗器、采用线路电抗器、采用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装置等。

54. 为了限制6~10kV配电装置中的短路电流,可以在母线上装设(A.分段电抗器)。

55. 我国10kV电网,为提高(A.供电的可靠性),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56. 中断供电时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属于(A.一类)负荷。

57. 电路处于(C.短路)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因为过大而造成损坏电源、烧毁导线,甚至造成火灾等严重事故。

58. 在降压变电所内,为了限制中压和低压配电装置中的短路电流,可采用变压器低压侧(A.分列运行)方式。

59. 为了保证频率偏差不超过规定值,必须维持电力系统的(A.有功功率)平衡,采取相应的调频措施。

60. 在电力系统中,用得较多的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有,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采用分裂绕组变压器和分段电抗器、采用线路电抗器、采用(A.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装置)等。

61. 小容量配电所高压侧通常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C.隔离开关—熔断器)等主接线形式。

62. 在一类负荷的供电要求中,允许中断供电时间在(D.15)个小时以上的供电系统,可选用快速自启动的发电机组。

63. 直接将电能送到用户的网络称为(C.配电网)。

64. 中性点直接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B.至少1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65. 一般在10kV系统中,当(A.单相接地)电流大于30A,电源中性点就必须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66.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当系统发生单相完全接地故障时,单相接地电流数值上等于系统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C.3)倍。

67. 在中性点(A.接地)的电力系统中,以单相接地的短路故障最多,约占全部故障的90%。

68. 当电压由10kV升压至20kV,在一定的情况下,供电半径可增加(A.1)倍。

69. 电压质量包含(B.电压允许偏差)、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等内容。

70. 从发电厂发电机开始一直到(D.用电设备)为止,这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71.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的TN系统和TT系统,均为(B.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其目的是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72. 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4种基本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A.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73. (A.短路电流)的分析、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中选择电气设备、整定继电保护、分析事故提供了有效手段。

74. 系统中过多的(B.无功功率)传送,很可能引起系统中电压损耗增加、电压下降,从而引起电网电压偏低。

75. 在中性点(A.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一般允许运行2h,需发出报警信号。

76.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压(D.最低为零)。

77. 直流(C.±800kV)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

78. (B.周期性)电压急剧波动引起灯光闪烁,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称为闪变。

79. 低电阻接地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能获得较大的(B.阻性电流)。

80. 双电源的高压配电所电气主接线,可以一路电源供电,另一路电源进线备用,两段母线并列运行,当工作电源断电时,可手动或自动地投入(B.备用电源),即可恢复对整个配电所的供电。

81. 凡不属于(A.一类和二类)负荷的用电负荷称为三类负荷。

82. 中压配电网一般指(A.20kV)、10kV、6kV、3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

83.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A.不变)。

84. 一般电力网通常由输电、变电、(B.配电)三个部分组成。

85. 高压配电网一般指35kV、(C.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配电网。

86. 发电厂、电网经一次投资建成之后,它就随时可以运行,电能(A.不受或很少受)时间、地点、空间、气温、风雨、场地的限制,与其他能源相比是最清洁、无污染、对人类环境无害的能源。

87. 电力系统中的各级电压线路及其联系的各级(A.变、配电所),这一部分叫做电力网,或称电网。

88. 为了更好地保证用户供电,通常根据用户的重要程度和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将电力负荷分为(A.三)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