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
民》知识点归纳
1、法律的作用?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
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
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
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
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
含义触犯法律法律责任常见违法现象(事件)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
律法规的
行为
民法通则、合
同法、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
物权法
承担民事
责任
如民事赔偿、借贷不
还、侵犯消费者合法
权益等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或者撕毁合同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
理法规的
行为
治安管理处
罚条列、交通
管理法规、义
务教育法、劳
动法、环境保
护法
受到行政
制裁,包括
行政处分
与行政处
罚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殴打他人、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污
染环境、使用童工、
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
育等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行为情
节严重,对社
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应
受到刑法处
罚的行为
刑法应受到刑
罚处罚(主
刑与附加
刑)
抢劫、盗窃、故意杀
人、绑架、投毒、
贩卖毒品等重大刑事
犯罪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 、刑法的作用、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点社会危
害
触犯法律处罚方法二者联系启示
_般违法民事违法和
行政违法行
为的情节轻
微,对社会危
害不大,触犯
了刑法以外
的法律
一般违
法行为
情节轻
微,对社
会危害
不大
①民事违
法行为违
反了民法
通则、消
费者权益
保护法;
②行政违
法行为违
反了治安
管理处罚
法、义务
教育法、
劳动法等
①民事违
法要承担
民事责
任;
②行政违
法行为要
受到行政
制裁。
一般违法与
犯罪在本质
上是一致的,
二者有着密
切联系:①二
者都是违法
行为,都违反
了国家的法
律、法规,只
不过程度不
同而已。
②二
者都具有社
会危害性,都
在不同程度
上损害了国
家和人民的
利益,本质上
是一致的
一般违法与犯
罪的联系说
明,一般违法
与犯罪之间没
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小错不
断,大错不犯
的思想是错误
的和危险的,
一个人不注意
防微杜渐就有
可能由小错发
展到违法犯
罪,所以青少
年要注意从小
树立纪律意
识,增强法制
观念,自觉守
法、护法,做
“四有”新人。
犯罪犯罪是指违
法情节严重,
对社会危害
很大,触犯刑
法并依法应
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
犯罪具
有严重
的社会
危害性,
属于严
重违法
触犯了刑
律(刑法
及有关犯
罪的法
律)
犯罪要受
到刑罚处
罚(包括
主刑和附
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