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分录整理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分录整理

贷:银行存款等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已宣告未发放股利
购买价款+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已宣告未发放股利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中包含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利润)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知识点4: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适用范围:合营企业,联营企业20%-50%)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A.长期股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做调整
B.若小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调增其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损益调整的调整
顺流
发行债券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长投账面价值=母公司初始投资成本(无差额)
1.长投<库存商品/存货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支付对价含税公允价值之和)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格)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长投<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6.成本法核算转为公允价值计量
60%(成本法)→5%(金融资产)
【个别报表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合并报表无需调整】
出售部分: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未售部分: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剩余股权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8.成本法核算转为权益法核算(售出股权)
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合并方式以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20%-50%(仅重大影响)
1.以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账面价值=初始投资成本)
购买价款+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已宣告未发放股利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中包含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利润)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公允价格)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3.长投<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固定公允价值)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4.长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变动”其他综合收益”转投资收益
5.长投<发行债券/股票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公允价值*股数)
贷:股本(股票面值*股数)
银行存款(发行股票有关费用)
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债券公允价值*股数)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面值*股数)
银行存款(发行债券有关费用)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发行股票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顺序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或反方向)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银行存款(新增投资成本)
3.公允价值转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
5%(金融资产)→60%(成本法)
【个别报表购买日原投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合并报表无需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旧的公允价值+新投资成本)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方差额,则先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多次交易形成的合并(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
一:个别报表上
A.原投资为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系长期股权投资
购买日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
-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银行存款(新增投资成本)
合并日: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投资收益
4.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同一控制)
25%(权益法)→60%(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借或贷资本公积(倒推,合并对介的差额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面价值)-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可能无) -其他权益变动(可能无)
当原来的出售后按公允价值购回(只调整个别报表,不涉及合并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确定长投:初始成本>可辨认资产份额无需调整,反之调整成本多出部分入投资收益
先确定转换金融资产,再确定可供的损益,最后确定新增长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60%(成本法)→20%(权益法)
【个别报表剩余投资追溯调整权益法账面,合并报表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
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原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剩余持股比例,则需做如下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因合并产生的审计费\法律服务费\评估等中介费管理费用
多次交易形成合并(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
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合并后的持股比例+原确认商誉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初始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新增对价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新增股本面值
取得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权益变动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知识点5:长期股权投资方法的转换
1.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核算
5%(金融资产)→25%<X≦50%(权益法)
贷:盈余公积-法定(以前年度损益)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损益)
投资收益(今年损益)
知识点6: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和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类比前面减资转换处理(一经提取,不得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权益法)→5%(金融资产)
[个别报表剩余投资调整至公允.不涉及合并报表]
第一步:确认投资处置收益
借:银行存款(出售价格-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出售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出售比例)
-损益调整(*出售比例)
-其他综合收益(*出售比例)
-其他权益变动(*出售比例)
投资收益
第二步: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权益变动全部转入投资收益
成本法
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投资时点)
--损益调整(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及利润分配变动)
--其他综合收益(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其他权益变动(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
知识点:投资的初始计量
企业合并方式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50%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投资收益(差额)
银行存款
原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其他综合收益转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2.公允价值转为成本法(同一控制)
5%(金融资产)→60%(成本法)
【涉及合并报表】
转换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借:长期股权投资
资本公积(分顺序冲减)
盈余公积(分顺序冲减)
未分配利润(分顺序冲减)
贷:现金/库存/股本(面值)/债券(面值)
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权益性证券的发行费用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的发行费用)
盈余公积(分顺序冲减)
未分配利润(分顺序冲减)
贷:银行存款
盈余公积(分顺序冲减)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分顺序冲减)
贷:银行存款
知识点3: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适用范围:子公司,大于50%)
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按照持股比例计算)
贷:投资收益
投资企业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计提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净利润需扣除已发放或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9.成本法核算转为权益法核算(股权稀释)
60%(成本法)→40%(权益法)
要追溯调整
甲公司持有的股权价值:追溯调整
视同甲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一直持有40%的股权,因此甲公司的股权分成两个部分:
旧的部分*40%+新的部分*40%旧的部分*40%+旧的部分*20%
长期股权投资
知识点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
投资特点及核算方法
相关概念
核算方法
控制(子公司)大于50%
权力+可变回报
成本法
共同控制(合营企业)20%<X< =50%
集体+一致同意
权益法
重大影响(联营企业)20%<X< =50%
参与+派出代表
重大影响以下(金融资产)<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