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科教版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钢丝钳2.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其中利用斜面的是()A.车把B.脚踏板C.螺丝钉3.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A.变软了B.变硬了C.没有变化4.将一只塑料饮料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B.将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C.将一只空塑料饮料瓶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5.图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强。

A.B.C.6.下列不属于能量控制装置的是()A.变色镜B.窗帘C.电灯7.在“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小梅同学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问老师B.小强同学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C.小浩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8.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复杂、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9.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观察到物体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使物体的图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A.右上B.左上C.左下10.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C.达尔文11.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可逆变化的是()A.把木材做成桌子B.种子发芽C.水变成冰12.下列日常生活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白酒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C.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13.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A.木星B.土星C.金星D.天王星14.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所在的星座是()A.天龙座B.天琴座C.大熊座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是人类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B.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回收利用C.为了加快城市建设,应该填平湿地16.污水经过处理才能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下列关于污水处理的顺序,正确的是()A.沉淀、过滤、消毒B.消毒、沉淀、过滤C.过滤、消毒、沉淀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7.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即支点、用力点和。

18.建房时横梁都是(填“立着放”或“平着放”)的。

19.小电动机上的换向器起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的作用。

20.不开花的植物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通过作用制造养料。

21.列举细胞的作用。

2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

2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千米。

24.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公认的的发源地。

三.判断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25.齿轮能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转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判断对错)26.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主要是为了美观、实用。

(判断对错)27.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判断对错)28.斑马身上的条纹可起警戒作用,吓退天敌。

(判断对错)29.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判断对错)30.火药的发明跟古代的炼丹术有很大的关系。

(判断对错)31.在不同星球上看“北斗七星”,看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

(判断对错)32.电池是有毒垃圾,我们要把它埋得很深,就不会有危害了。

(判断对错)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0分)33.下面是某位同学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实验的记录表,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相关问题:(1)请根据如图1内容将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滑轮重力,绳重力,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10.5213 1.52(2)上述实验中,如果直接提升的力是1000N,用这种动滑轮提升的力是N。

(3)从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4)甲、乙两位工人分别用如图2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同样重的一桶沙子提到高处,不计摩擦阻力、绳子重力和滑轮重力,工人用力比较小。

34.学习月相后,某同学坚持观察并拍下了一些月相照片(见下图)。

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1)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

月球围绕地球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运行。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为(填“一天”、“一个月”或“一年”)。

(3)同学们一定读过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你认为诗中“月”的月相应该是上图中的(填序号)。

(4)请你根据这位同学观察到的月相,按照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给这些月相进行排序:(填序号)。

35.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样做?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1.【分析】由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力臂。

根据公式F1L1=F2L2可得,力臂越长力就越小。

省力杠杆,顾名思义,其动力臂较长,动力较小,所以省力。

但是通常省力杠杆省了力气会相应的费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那么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动力(F1)大于阻力(F2),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时,杠杆为费力杠杆。

【解答】羊角锤和钢丝钳属于省力杠杆,筷子属于费力杠杆。

故选:B。

【点评】学生要熟记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2.【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解答】自行车上的车把是轮轴,可以轻松控制方向,比较省力。

脚踏板是轮轴。

螺丝钉是斜面。

故选:C。

【点评】学生掌握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即可正确解答。

3.【分析】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

肌肉的伸缩产生动力。

【解答】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的肌肉收缩,牵引前臂运动,肌肉收缩变硬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关系,三者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肌肉的伸缩会产生形态的变化。

4.【分析】通过对高塔的研究知道: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解答】将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符合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特点,稳定性最好。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高塔稳定性的应用,知道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5.【分析】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它的南北极和磁力大小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导线绕向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通过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等能够增强或减弱电磁铁的磁力。

【解答】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增加串联电池数量、增加线圈圈数来增加磁力。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6.【分析】能量控制装置不仅可以控制能量的时间,还可以控制能量的大小。

【解答】变色镜、窗帘都可以控制光能的时间、大小等。

电灯是能量转化装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能量控制装置的认识。

7.【分析】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不仅要记录地面看得见的动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测那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

【解答】在“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活动中要如实记录发现的小动物,小组合作交流使调查结果更全面。

故选:C。

【点评】掌握调查活动的方法即可作答。

8.【分析】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中最大和最先进的亚门。

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由软体动物进化而来。

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

【解答】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

其中鱼类有尾无四肢,尾分岔,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动物,体温不恒定;鸟类体形特点: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卵生动物有喙无齿,身体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大都能够飞翔;哺乳类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哺乳动物是所有的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脊椎动物的分类。

9.【分析】其实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解答】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

当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时,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只有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向右下方移动到达视野的中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0.【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解答】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于1665年发现的。

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

11.【分析】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像食盐这样的变化属于可逆变化。

给水泥加水后再加热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叫做不可逆变化。

【解答】把木材做成桌子,桌子并不能转化成之前的木材,属于不可逆变化;种子发芽,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化,不可逆转,属于不可逆变化;水变成冰,属于水的三态变化,且可逆,在自然界中就时常发生着水的三态变化,所以属于可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逆变化,要掌握可逆变化的特点以及和不可逆变化的区别。

12.【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

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解答】A.酿制白酒会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将西瓜放在冰箱中冰冻,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实际生活情景为背景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核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两种变化的区别。

13.【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