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0kV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 赵勇

500kV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 赵勇

500kV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赵勇
发表时间:2018-03-13T15:35:18.7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赵勇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技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同时许多科技技术也逐渐的应用于国家的电力系统之中,随着智能化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改进,目前的智能化变电系统已经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果。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技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同时许多科技技术也逐渐的应用于国家的电力系统之中,随着智能化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改进,目前的智能化变电系统已经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果。

如今在我国,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的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普遍比较良好,但是目前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研究采取的都是智能化的变电站,而对于普通变电站的改造方面却没有行动,对于常规变电站的改造工作的有关技术比较缺乏。

同时,目前很多时候在进行常规变电站改造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停电,这就为用户的用电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电网系统比较薄弱的地区,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电网的负荷,增加了危险系数。

本文就500kV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技术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
如今随着智能化系统的逐渐成熟以及问世,智能化技术已经逐渐的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同时智能化系统可以很好的加快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优势,所以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的变电站的主要发展趋势。

常规的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同时信息的传递工作也是不够完善,而智能变电站很好的实现了数字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使用,将设备以及有关的功能结合一体,很好的实现信息的共享。

但是常规变电站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停电,所以改造的时候就要注意电力停运来进行改造,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以及改造计划,进而保证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现状
如今智能化技术正处于逐渐的发展阶段,很多技术还不是十分的成熟,很多理论与实际的问题还需要逐渐的去接解决,但是由于智能化技术的优越性,智能化变电站的发挥在那将会是一个定数,智能化变电站可以很好的实现信息共享化、通信彼岸准化以及状态可视化等特点,从而逐渐的将传统的变电站进行取代,加大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

2.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现状
智能化变电站具有信息共享以及信息通讯等非常高的优势,所以其直接决定了智能化变电站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在进行常规的变电站的改造中,要对变电站进行全方面进行改造,合理的保证相关技术的过渡,从而实现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2.1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之间的对比
首先是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主要指的就是变电站之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在统一个网络通信上进行相互访问,合理的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同时完成相关的控制工作。

同时这些设备还具有互换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进行更换元件的时候不需要更改其他的元件。

但是目前由于很多的常规变电站的相关功能及接口等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标准,所以就导致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能比较差,因此在常规的变电站中很难实现互换的功能。

但是智能变电站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个功能,为不同的设备提供了一个合理可靠的工作平台。

其次就是信息共享性之间的差异。

常规的变电站在进行信息的采集的时候都是相关的线缆直接与设备进行连接,之后提供相应的标准进行监测以及使用。

在进行数据共享的时候就要增加额外的线缆,这样不仅会增加工作的复杂性,同时在进行不同的采集单元信息采集的时候也会很难实现信息共享,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

而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智能化技术可以很好的将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应用,将相关的模块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规划整理建模,同时通过相关的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进而直接实现数据的共享。

2.2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几种模式
如今我国的智能化的电网改造工作仍旧处于初级的阶段,常规变电站改造为智能化变电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所以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变电站仍旧是常规变电站,所以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该紧紧的将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技术水平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制定改造方案。

同时在进行全面的改造过程中,由于很多设备都属于比较精密的高科技设备,所以需要相关的部门投入大量的改造资金,尤其一些常规变电站的运行时间不是时很长,所以直接进行改造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所以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每一个条件,将设备进行合理的使用,在保证改造工程正常进行的同时,还要降低成本,减少资金的不必要流失。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几种基本的改造方案可以进行参考实行。

第一种就是全站的异地重建,这种方案主要就是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全新的智能变电站,在建成使用的过程中逐渐的将常规的变电站进行推出运行。

但是这样的情况下会花费大量的资金,造成很大的浪费。

第二种就是原站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将变电站停止运行,之后将设备进行拆除,在原址进行重建。

这种情况的缺点就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附近用户的用电情况。

第三种就是逐个进行改造。

相比于其他几种方案来说,这种方案的成本比较低,但是风险比较大,因为逐个停止工作势必会存在一些风险,同时两种不同的设备在同一种环境下工作也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有一定的风险。

2.3通信系统以及保护装置的改造
智能变电站可以很好的实现信息通信,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同时,智能技术可以很好的将相关的数据上传到云端,在上传的过程中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改造的过程中,具有两套完整的信息通道,也就是说,改造过程中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传递有关的数据。

改造完成后的设备可以很好的推进工作的进行,将信息通过智能系统进行上传,最后上传到调度终端,从而很好的实现工作的婚礼进行。

在进行保护装置的改造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应的计划进行逐一的停电改造,同时还要根据相关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一定顺序的改造,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面对突发状况也能及时的进行解决。

2.4监控系统的改造
在进行监控系统的改造时,要注意区域的合理分配,将监控系统与智能系统进行合理的连接。

首先先将外围的监控系统进行改造,之后进行调试,选择最合适的效果之后再进行逐一的改造,进而达到做好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能保证安全。

3.总结
500KV常规变电站的改造工作很好的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将数据的处理以及信息交流、信息共享等技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科技化目标,很好的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同时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优化了运行的效率,进而保证
了智能变电站的良好工作条件,同时为500 kV 变电站的无人看守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刚.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问题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5):95.
[2]康威.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164-165.
[3]刘洋.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改造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8):119-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