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解析】A项,易导致失火;B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C项,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瓶壁上沾了少许溶液,不能再加水,否则浓度减小。

【答案】 D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⑥【解析】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答案】 B3.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C.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5 ℃,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解析】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远比在水中大得多,但酒精与水互溶,液体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将酒精与水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只能得到含少量水的酒精,只有先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蒸馏才能得到无水酒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很小,而氯化钾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较大,当采用冷却法结晶时,随着氯化钠晶体的析出,同时也有氯化钾晶体析出。

对于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幅度不大的物质,一般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 A4.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 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解析】汽油、CCl4不溶于水,出现分层现象,Ⅲ、Ⅳ不出现分层。

I2在有机溶剂中呈紫红色,且CCl4层在水层的下面,汽油层在水层的上面;碘水的颜色为黄色,不是黄绿色。

【答案】 B5.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Na2CO3溶液――→甲白色沉淀――→过量乙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少量丙产生白色沉淀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A.BaCl2、H2SO4、MgCl2B.CaCl2、HNO3、AgNO3C.CaCl2、HNO3、NaCl D.BaCl2、HCl、Na2CO3【解析】采用逐项实验分析法即可推出。

A中,BaSO4不溶于稀H2SO4;B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l2+Na2CO3===CaCO3↓+2NaCl,CaCO3+2HNO3===Ca(NO3)2+H2O+CO2↑,AgNO3+NaCl===AgCl↓+NaNO3;C中,最后加入NaCl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中,由于第二步加入过量盐酸,第三步也得不到BaCO3沉淀。

【答案】 B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A.950 mL,76.0 g B.500 mL,80.0 gC.1 000 mL,80.0 g D.1 000 mL,76.0 g【解析】m(NaOH)=1 L×2 mol/L×40 g/mol=80.0 g。

【答案】 C7.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

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只有①B.③④C.②③D.②④【解析】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需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

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两者都易溶;④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②CaCl 2易溶,CaCO 3难溶;③MnO 2难溶,KCl 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

【答案】 C8.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 mol O 3与11.2 L O 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 .标准状况下,11.2 L 由N 2与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的CCl 4中含有的CCl 4分子数为N AD .常温常压下,22.4 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氧原子【解析】 因为不知道11.2 L O 2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 错误;N 2和CO 均为双原子分子,0.5 mol 混合气体含原子数目为N A ,B 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C 错误;已知气体的体积求物质的量,必须是在标准状况下,所以条件错误,D 错误。

【答案】 B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 2 0.1 mol·L -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配制1 L 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 2溶于1 L 水中B .Ca 2+和Cl -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 -1C .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1D .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 (Cl -)为 0.1 mol·L -1【解析】 A 选项,0.1 mol CaCl 2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 L ;B 选项,由CaCl 2===Ca 2++2Cl -知n (CaCl 2)∶n (Ca 2+)∶n (Cl -)=1∶1∶2,因此c (Ca 2+)=0.1 mol·L -1,c (Cl -)=0.2 mol·L -1;C 选项,溶液具有均一性,同一浓度的溶液,不管体积是多少,其浓度都不改变,故所取溶液浓度仍为0.1 mol·L -1;D 选项,溶液稀释一倍,体积变为原来的两倍,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设原溶液的体积为V L ,稀释前,n (Cl -)=2×0.1 mol·L -1×V L =0.2V mol ,稀释后,c (Cl -)=0.2V mol 2V L =0.1 mol·L -1。

【答案】 D10.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

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9 g·mol -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 )A .O 2B .Cl 2C .CO 2D .CH 4【解析】 气球在空气中可静止不动,则气球中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当。

四种气体中仅CH 4的摩尔质量(16 g·mol -1)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29 g·mol -1)小,即CH 4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答案】 D11.V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a g ,取V 4 mL 溶液稀释到4V mL ,则稀释后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25a 9V mol·L -1B.125a 18V mol·L -1C.125a36V mol·L-1 D.125a54V mol·L-1【解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即Al3+的物质的量为a g27 g·mol-1,SO2-4的物质的量为Al3+的物质的量的1.5倍,即SO2-4的物质的量为a g27 g·mol-1×32。

取V4mL溶液,则其中SO2-4的物质的量为a g27 g·mol-1×32×14,稀释到4V mL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g27 g·mol-1×32×14÷(4V×10-3 L)=125a36V mol·L-1。

【答案】 C12.配制250 mL 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解析】俯视量筒刻度线,凹液面在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对应的刻度线以下,使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液面已超过刻度线,使定容时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是由于有少量溶液沾在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再补几滴蒸馏水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1)相同质量的氢气、甲烷(CH4)、水,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_______。

(2)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甲烷、水,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________(填“是”或“否”);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甲烷(CH4)、水,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_______。

【解析】(1)相同质量时物质的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含分子数越多;H2只由氢元素组成,故相同质量时含氢原子数最多。

(2)物质的量相同,含分子数相同,含氢原子数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数的多少。

(3)水是液态,同体积的水物质的量远远大于氢气和甲烷,含氢原子数最多。

【答案】(1)氢气氢气(2)是甲烷(3)水水14.(16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但现在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NaCl Na 2SO 4NH 4HCO 3――→加热①残留物――→溶解溶液――→加BaCl 2②悬浊液――→加Na 2CO 3③――→过滤 滤液――→加盐酸④纯净的NaCl 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