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动力学 试题2

物理化学动力学 试题2

物理化学动力学试卷2一、选择题( 共16题26分)1. 298 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Ⅰ= EⅡ,若速率常数kⅠ= 10kⅡ,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 0.6 J·K-1·mol-1(B) 10 J·K-1·mol-1(C) 19 J·K-1·mol-1(D) 190 J·K-1·mol-12. 实验活化能E a,临界能E c,势垒E b,零度活化能E0概念不同,数值也不完全相等,但在一定条件下,四者近似相等,其条件是:( )(A) E0很小(B) E b很小(C) 温度很低(D) 基态振动频率大3.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反应物分子能量消耗的选择性和产物能量分配的特殊性有对应关系,因此对正向反应产物主要是平动激发,则对逆向反应更有利于促进反应进行的能量形式应为:()(A)振动能(B)转动能(C)平动能(D)能量形式不限,只要足够高4. 双分子反应的速率常数k以cm3·s-1为量纲换算为以mol-1·dm3·s-1为量纲时,应乘以因子()(A) L(B) 103L(C) 106L2(D) 10-3L5. 2 分(6037)6037分子的数密度若以cm-3计,浓度以mol·dm-3计,则k N与k c之关系应为:( )(A) k c=103Lk N(B) k c=10-3Lk N(C) k c=106L2k N(D) k c=10-6L2k N6. 2 分(6531)6531酶催化作用有很多特征,但其主要的缺点是:()(A) 对温度反应迟钝(B) 选择性不高(C) 催化活性低(D)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7. 2 分(6479)6479光化学反应A2+hν→2A的反应历程为:A2+hν→A2*A2*k12AA2*+A2k22A2可得:r=k1I a/(k1+k2[A2])则该反应之量子产率Φ为( )(A) 1 (B) 2(C) k1/(k1+k2[A2]) (D) k2/(k1+k2[A2])·28. 2 分(6409)6409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2A →C + 3D 这样的基元反应(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或吸热反应9. 2 分(6452)6452受激物的磷光光谱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跃迁(B) 三重态向基态的跃迁(C) 振动模式不同(D) 核自旋跃迁10. 2 分(6456)6456已知E Cl-Cl = 243 kJ/mol,EH2= 436 kJ·mol-1,用光照引发下面反应:H2+ Cl2 →2HCl所用光的波长约为:( )(A) 4.92×10-4 m(B) 4.92×10-7 m(C) 2.74×10-7 m(D) 1.76×10-7 m11. 对于一个简单化学反应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中的哪一种是正确的?( )(A) ∆r S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H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12. 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 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B) 基元反应是“态-态”反应的统计平均结果(C) 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D) 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13. 气固相催化反应Pt<700K2CO(g) + O2(g)2CO2(g)的速率方程是:r= k p(o2)/p(co),其反应级数应为:(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对O2是一级,对CO 是负一级(D) 级数不能确定14. 某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dm-3·s-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A) 2 级(B) 1 级(C) 0 级(D) 3 级15. 反应2O3→3O2的速率方程为- d[O3]/d t = k[O3]2[O2]-1 ,或者d[O2]/d t = k'[O3]2[O2]-1,则速率常数k和k' 的关系是:( )(A) 2k = 3k'(B) k = k'(C) 3k = 2k'(D) -k /2 = k '/316. 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 12124()2k k k k = , 则该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 )(A) E a =E 2 +12E 1- E 4 (B) E a = E 2+ 12(E 1- E 4)(B) E a = E 2+ (E 1- 2E 4)1/2(D) E a = E 2+ E 1- E 4二、填空题 ( 共12题 24分 )17. 2H 2O 2(aq) →2H 20(l)+O 2(g)被I -催化,已知E a (cat)=56.5 kJ ·mol -1,E a (uncat)=75.3 kJ ·mol -1, 则k (I -)/k (uncat)=_____________。

(T =298 K)18. 对于平行反应, 一般地说:E a 值小的反应, k 值随T 变化率________, 升温对E a 值______的反应影响更大。

19. 某反应速率常数k = 1×10-5 mol ·dm -3·s -1,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 0.1 mol ·dm -3,该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为 ________ 。

20. 反应 A + B 11k k -AB AB + C k 2 D (决速步) 其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 。

21. 据总反应式写出的热力学实验平衡常数K (热),与根据反应历程推出的平衡常数K (动),其关系应为 。

22. 2 分 (5310)5310反应 a A → P ,已知反应物消耗 5/9 所需时间是它消耗 1/3 所需时间的 2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_______ ,其计算式为 。

23. 某一级反应在 35 min 内反应 30%,则其速率常数为 ,在 5 h 后,此反应物反应掉 ____ %。

24. 2 分 (5451)5451反应 A −−→B ,对A 而言为二级反应, t 12和t 14分别代表反应物A 消耗掉50%和75%所需时间, 其值比为________________。

25. 丁二烯的液相聚合反应, 实验已确定对丁二烯为一级, 并测得在323 K 时,其速率常数为3.300×10-2 min -1, 当丁二烯的转化率为80%时, 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26. 实验测得反应: 2A + B ─→ 2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 [A][B], 以 [A]0= 2[B] 0 开始实验,可将方程式改写成 r = k a [A]2, 则则 k a 与 k 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 。

27.电子转移反应 V 3+ + Fe 3+ → V 4+ +Fe 2+,实验求得反应速率方程为r =k [V 3+][Cu 2+],由此可见Cu 2+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反应物Fe 3+出现在反应历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28. 2 分 (5237)5237三分子反应 2NO +O 2──→ 2NO 2 的指前因子为109 cm 6·mol -2·s -1 ,可换算为_____________dm 6·mol -2·s -1_________________cm 6·s -1三、计算题 ( 共 5题 50分 )29. 10 分 (5474)5474有一反应m A → n B 是一基元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 -1m A A d =d m c kc t ,c A 单位是mol ·dm -3,问:(1) k 的单位是什么?(2) 写出B 的生成速率方程B d d c t; (3) 分别写出当m =1和 m ≠1时k 的积分表达式。

30. 10 分 (6114)6114实验测得气相反应C 2H 6(g) = 2CH 3(g) 的速率常数k = 2.0×1017 exp(-363 800/RT ) s -1,k B T /h = 2×1013 s -1 ,试求1000 K 时以下各量:(1) 反应的半衰期 t 12; (2) C 2H 6(g) 分解反应的活化熵∆≠S m $; (3) 已知1000 K 时该反应的标准熵变∆r S m $= 74.1 J ·K -1,将此与 (2)式中所得 ∆≠S m $ 值比较后,定性地讨论该反应的活化络合物的性质。

31.今有一单分子分解的可逆反应, 1-1A B + C k k ,经实验有以下数据:t /min 21 120 ∞[B]/mol ·dm -3 2.41 8.90 13.28[A]0=18.23 mol ·dm -3=a , [B]0=0, [C]0=55.56 mol ·dm -3=b试求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k 1, k -1。

32. 10 分 (6124)6124NH 2SO 2OH 在363 K 时的水解反应速率常数k = 1.16×10-3 m 3·mol -1·s -1,活化能E a =127.6 kJ ·mol -1,试由过渡态理论计算该水解反应的∆≠G m $∆≠H m $∆≠S m $。

已知:玻耳兹曼常数 k B = 1.3806×10-23 J ·K -1 ,普朗克常数 h = 6.6262×10-34 J ·s 。

33. 10 分 (5388)5388某抗菌素注入人体后,在血液中呈现简单的级数反应,如果在人体中注射 0.5 g某抗菌素,然后在不同时间 t 测定它在血液中的浓度 c A (以 mg/100cm 3) 表示得到下面的数据∶t /h 4 8 12 16c A /(mg/100cm 3) 0.480 0.326 0.222 0.151(1) 确定反应级数 (2)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3) 求半衰期(4) 若要使血液中抗菌素浓度不低于0.37mg/100cm 3,问几小时后注射第二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