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史党情知识200题

党史党情知识200题

党史党情知识(一)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3、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4、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以此作为接纳党员的标准。

5、党的一大确定的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6、党的二大的主要功绩是,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7、党的三大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加入国民党问题。

8、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的一大的成功召开。

9、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七一五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

10、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

共产党人周恩来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

11、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_讨论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进行准备。

12、党的五大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现阶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_土地革命。

1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湘赣边界山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4、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5、党的六大在分析了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政治形势后,重新制定了党的基本策略方针为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

16、“党指挥枪”的原则产生于三湾整编。

17、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坚持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18、1935年1月,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军事和组织。

19、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中共中央1935年12月召开了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扭转了“左”倾错误给党造成的长期孤立局面。

20、第二次国共合作首先是实现军事上的合作。

21、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洛川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主席。

洛川会议制定了军事问题全民族抗战路线。

2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对共产党的方针是“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2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阵地是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

24、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对日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25、1941年初,王震率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

26、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三制”原则。

27、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8、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29、在1945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30、“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重要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31、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消灭_。

32、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33、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35、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6、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37、1951年至1952年,我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38、在我国比较早就提出计划生育理论,后来为此受到错误批判的是马寅初。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婚姻法》。

40、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同苏联签定的条约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1、中共中央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42、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1951年10月。

43、195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被毛泽东称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重大转变的标志之一。

44、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柬埔寨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45、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46、195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也结束了《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政策。

47、在党的八大上,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48、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问题。

49、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是从1960年开始用了三年时间基本建成的。

50、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史党情知识(二)1、1960年11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两件事标志着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的指导方针的重要转变。

2、60年代前期,为克服困难、恢复生产,许多地方的农村自发搞起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

3、1961年,党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原子弹、导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

我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在6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5、“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由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历史剧<海瑞罢官>》引发的。

6、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7、在党的十大上,台湾省在全国各地党员所选出的代表,第一次参加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8、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动派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9、1977年7月,邓小平恢复了在1976年被错误撤消的党内外的全部领导职务。

首先由他分管的主要工作是科技和教育_。

10、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1977年底至1978年初,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11、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2、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4、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15、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即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17、198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国家科委党组《关于我国科学家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的通知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

18、“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原则首次载入党章是在_党的十二大。

19、1983年11月21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_银河-I计算机_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巨型计算机研制的行列。

20、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在198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22、1985年10月,邓小平在同外宾的谈话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_市场经济_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23、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4、党的十三大指出,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25、1989年3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

26、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27、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三个附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

28、1990年3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举行。

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29、1990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

这是对干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30、1990年11月,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3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已于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 80年翻一番的任务。

32、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3、20世纪末,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