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评语

单元评语

篇一:评价单元的划分及其原则评价单元的划分及其原则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评价单元就是指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确定范围的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的正确划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的顺利实施。

一个作为评价对象的建设项目、装置(系统),一般是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含有的物质、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安全指标均不尽相同。

以整个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实施评价时,一般先按一定原则,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分别进行评价,然后再综合为整个系统的评价。

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将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

评价单元的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

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1)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环境对系统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2)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

(2)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

2)接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3)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

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品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品的数量划分评价单元。

5)根据以往事故资料,将发生事故能导致停产、波及范围大、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的关键设备作为一个单元;将危险性大且资金密度大的区域作为一个单元;将危险性特别大的区域、装置作为一个单元;将具有类似危险性潜能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大单元。

(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

如ici公司的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法需要结合物质系数以及操作过程、环境或装置采取措施前后的火灾、爆炸、毒性和整体危险性指数等划分评价单元;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按问题分门别类,例如按照电气安全、消防、人员安全等问题分类划分评价单元;再如模糊综合评价法需要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划分评价单元,再根据每个单元中多个制约因素对事物作综合评价,建立各评价集。

2.本建设项目评价单元的划分本报告的评价对象是年产10000吨白聚醚生产线项目,其评价的内容有:生产装置、储存装置、总平面布置、物料,等等。

考虑到项目生产工艺、平面布置的完整性,应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划分为以下几个单元:1.生产单元2.贮存单元3.总平面布置单元4.公用工程单元评价方法的选用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设备(设施或工艺)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等1.评价方法的确定对本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本评价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1)预先危险性分析(2)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3)事故树分析(4)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5)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选择上述评价方法的原因如下:(1)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原料的贮存情况、生产装置特点及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所选择的。

如,贮存单元采用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工艺单元采用道化学指数评价法;生产装置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等等。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地评价出某工艺单元的危险程度,有利于企业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评价单元所对应的评价方法根据各个单元的危险、危害分析,对各单元采取针对性地评价方法:(1)生产单元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对氮气输送系统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生产单元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真空泵生产装置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2)贮存单元对原料储罐的苯乙烯和丙烯腈两个储罐采用事故后果火灾爆炸模拟性分析。

(3)公用工程对供电系统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4)总平面布置及外部环境单元根据建设方所提供的总平面布置方案,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进行综合性地安全评价。

选用的评价方法,分析如下:1. 对氮气输送系统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根据事故原因的重要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来确定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其危险等级为四级,如下: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氮气输送系统的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汇总见表:生产单元的预先危险性分析对本建设项目的生产单元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见下表:篇二: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取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取3.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了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既全面、又系统、有重点的分析问题。

针对金属加工企业的特点,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

3.2评价单元的划分根据该金属加工厂的特点和现场调查情况,结合上述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将整个评价范围划分为4个评价单元: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评价单元;2、防火防爆评价单元;3、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单元;4、生产工艺安全评价单元。

3.3评价方法的选用及介绍3.3.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安全评价方法。

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金尼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一旦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产生的可能后果(c)。

表3-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表3-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表3-3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造成的结果分值c表3-4 危险性分值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以类比作业条件进行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人员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计算出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3.3.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法,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开始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失控导致事故发生,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

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危害的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见表3-5表3-5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3.3.3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a)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

依据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法规、规定及技术标准,针对本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编制安全检查表,以查验项目在设计、施工、交付生产使用时,所采取的安全防护设施及技术措施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篇三:评价单元的划分7.1.1 评价单元的概念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范围确定的单元,这些单元就称为评价单元。

一个作为评价对象的建设项目、装置(系统),一般是由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的,各部分的功能、含有的物质、存在的危险因家和有害因素、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安全指标不尽相同。

7.1.2 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和意义以整个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实施评价时,一般按一定原则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分别进行评价,再综合为整个系统的评价。

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评价工作的进行,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由于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危害性)的比较概念,因此可以避免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危害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夸大整个系统产生危险(危害)的可能,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所需的安全投入。

7.1.3 划分评价单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划分评价单元的基本原则划分评价单元时要坚持以下几点基本原则;(1)各评价单元的生产过程相对独立;(2)各评价单元在空间上相对独立;(3)各评价单元的范围相对固定,(4)各评价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

2.划分评价单元的方法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有以下两类。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1)对于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等综合性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宜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 (2)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 按危险因素的类别划分成若干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即其潜在危险因素的不同)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进行评价。

例如:炼油厂可将火灾爆炸作为一个评价单元,按馏分、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工艺装置和贮罐区划分成子评价单元,再按工艺条件、物料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细分为若干评价单元。

? 进行安全评价时,宜按有害因素(有害作业)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例如:将噪声、辐射、粉尘、毒物、高温、低温、体力劳动强度危害的场所各划规为一个评价单元。

2)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1)按工艺装置功能划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原料贮存区域;反应区域;产品蒸馏区域;吸收或洗涤区域;中间产品贮存区域;产品贮存区域;运输装卸区域;催化剂处理区域;副产品处理区域;废液处理区域;通入装置区的主要配管桥区;其他(过滤、干燥、固体处理、气体压缩等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