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病
临床上沙门氏菌多感染雏鸡、产蛋鸡、乌鸡、
信鸽、肉鸽等,下面仅针对一例肉鸡沙门氏菌感
染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治措施等做下分析。
1主述
山东某养殖户饲养8000只13 日龄肉
雏鸡,大群出现采食量逐渐下降,发病鸡只表现
为精神萎靡,羽毛蓬松杂乱,食欲不振或废绝,闭
目。
体温明显升高,饥渴,排黄绿色和白色稀粪,水样下痢.沾污肛门周围羽毛,鸡群发病率约10%,每日死亡30只左右,呈递增趋势,遂来笔
者处救治。
2剖检症状
心脏、气管、肺脏、肌胃、肝脏、盲肠有好多针
尖大白色结节,气囊稍有混浊,脾、肾肿大,盲肠内有黄白色干酪物。
直肠内有白色稀便等。
3实验室诊断
3.1培养特性鉴定
将分离菌接种于营养肉汤、普通平板、血平
板和麦康凯平板,置普通温箱和烛缸中,37℃培
养24小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
发现在有氧和厌氧的培养条件下,分离菌所接的
营养肉汤都均匀混浊,试管底部有少许白色沉
淀,振摇后呈螺旋状上升;普通平板上均长出半
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血平板上菌长出灰白色、直径为1~2
毫米、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且
细菌生长部位的血平板呈黑色:麦康凯平板上均
长出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稍许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
3.2药敏试验
按常规药敏纸片试验法,将分离菌营养肉汤
培养物涂布于血平板,选取几种常用药物的药敏
试纸片贴于所涂血平板,置37℃培养24小时后观
察试验结果。
其中高度敏感:氟苯尼考、丁胺卡那
霉素、头孢哌酮;中度敏感:头孢类;低度敏感:红霉素、四环素。
4诊断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将从该病死鸡分离到的
细菌鉴定为沙门氏菌。
5治疗方案
5.1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可通过消毒来
控制此病。
5.2 0~7日龄雏禽,用丁胺卡那霉素饮水,可
控制该病的发生。
5.3治疗用氟苯尼考上午饮水,晚上通肾.连
用4天即可。
6回访
一疗程药用后鸡群出现好转,没有死亡鸡只。
7小结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个或数个细
菌所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的统称。
包括白痢、伤寒、副伤寒等。
该病除水平传播外,还可引起垂直传播,是贯
穿整个养鸡周期的一种恶性循环式的疾病。
该病
能使鸡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及产蛋率下降.对养鸡
业造成重大危害。
患病雏鸡以白痢为特征,雏鸡常
常表现急性败血症状。
成年鸡或呈急性经过。
或呈
慢性隐性感染。
在某些逆境因素应激作用下,育成
鸡也可暴发急性感染,并且死亡率较高。
商品蛋鸡
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
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
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