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高频考点及易错题专攻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频考点透镜对光的作用
1.作出蜡烛发出的光通过透镜之后的光线。
2.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高频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方移动(选填“上”或“下”)。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高频考点透镜的应用
4.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6.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成的是虚像
B.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C.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D.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7.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
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
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N处
D将透镜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Q的右侧某处
8.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人的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这些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9.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立、______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____
10.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1.生物课上,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调节反光镜将洋葱表皮细胞照亮,是利用光的______现象;能够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像,是利用光的______现象,洋葱表皮细胞通过物镜成______像,此像通过目镜又成______像(后两空选填“虚”或“实”)
12.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
于_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cm。
13.如图是一款小巧方便的手机投影仪,可以实现将“影院”搬到家中,它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所成的像位于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若让像更大些,应将投影仪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
易错专攻
易错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14.(多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如图。
在蜡烛从10cm刻度线处逐渐移至45cm刻度线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
A.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B.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易错知识点眼镜对凸透镜成像的影响
5.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答案
1.略
2.略
3.10.0 同一放大投影仪上远视
4.C
5.A
6.B
7.C
8.C
9.正放大5
10.甲实
11.反射折射实虚
12.凸50
13.凸二倍焦距以外远离
14.AC
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