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有感这几天,小儿子放寒假了,学校要求孩子要看“恰同学少年”,于是我们一家人同观看,昨晚看到深夜零晨快一点才看完,最后一集儿子眼睁都快睁不开要睡,还硬要看完。
作为父亲,最当做好孩子的榜样是学会守信、担责,因为我们有约:看完后都要写观后感,这不,我只有在电脑上又借夜光写起感想来。
我一边回想一边来写些有关教育的感想吧——
毛主席出生的时代正赶上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腐朽到了内外彻底承担不了民族的正常承载的大变革时期,旧的东西一定要打碎,新的东西还没有出现的断裂时间段,这种时代的背景为有生命力能扎根的种子提供了天时,毛主席的爱恨分明同情当时大多数贫穷人民的大同思想渐渐发了芽,我想,我们要学习他老人家这种先天下忧而忧的崇高精神,不要只顾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为了金钱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做得出,当代人一定要深刻地的反思一下,我们的应试不像应试素质不像服素质的教育到底偏离了多少,教育如果只是培养就业人才,那不都成了培训机构,教育的元素到底还有多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湖南人骨子里一直有一种不怕死不管后果往前冲的天性,这种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地利自然孕育出了当年打下天下的重要力量——湘军,加上毛主席从读书起就有的团结一帮人的无私无畏的精气神,当年的毛主席就象冬天孕育好的竹笋遇到春风春雨,再硬的石头也挡不住他的破土而出。
回到当代,我们应当从小就给活生生的孩子一种自信,让自信一直伴着孩子,而不是从走上学校就一直在用考试无限次地打消孩子们的自信!
毛主席的家境是他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他父亲经商为他能出外读书提供了条件,这让我们做父母的要明白,一定要有让孩子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严父慈母及家中的并不富有,养成了主席个人吃苦但很倔犟的个性,人的命运和小时形成的个性是相关联很紧的,后来无论是外战内战,可以说什么战争在他眼前都是一场可以玩得胜算的游戏,秀外刚中,外在的秀才和内心的坚强成了他脱颖而出走向成功包装完好的发动机!当今,我们教育孩子没有了因材施教,唯有学校的分数和课外的技能培训,没有了孩子的个性和内心的教育,几乎都被物欲化了,大学也是在培养就业人才,好的学校比就业比例比出去的工资高低,精神贬值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