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练习题答案1、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 C )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作用性D、可塑性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体现素质的( B )A、难测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差异性3、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性经常性和一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体现素质的( A )A、稳定性B、系统性C、差异性D、基础作用性4、测评可以划分为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 B )A、按测评容划分B、按测评客体划分C、按测评结果划分D、按测评目的划分5、实验表明,一个大学毕业生从事看门工作的业绩远远不如高中毕业生说明配置性测评在测评标准上的( C )A、针对性B、客观性C、严格性D、准备性6、在组织的管理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从人员素质测评方面查找原因,这就需要实施( C )A、配置性素质测评B、开发性素质测评C、诊断性素质测评D、考核性素质测评7、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D )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鉴定性测评8、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他总是习惯于拿社会群体当镜子来照,在他掌握了这种社会知觉的方法之后,他便把镜子挪到了自我部。
这体现了人员素质测评的( A )作用。
A、促进与形成B、激励与强化C、导向D、调节与控制9、( B )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标志着胜任力体系的正式确立。
A、罗斯福B、麦克里兰C、鲍伊兹D、德鲁克10、智力三元论进一步发展了胜任力的概念,为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提出者是( C )A、罗伯特﹒怀特B、克莱姆C、斯坦伯格D、德尔维茨11、90年代后,胜任力概念被( D )带入战略层次,组织胜任力成为战略管理的新热点。
A、普拉哈拉德和斯班瑟B、哈默尔和斯班瑟C、霍恩比和哈默尔D、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2、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 A )所具备的可以测量与开发的个体特征A、高绩效者B、胜任岗位者C、表现优秀者D、核心人物13、根据个体在工作中不同的职位划分胜任力,( B )是指拥有足够的技能、知识来完成特定任务或从事某一活动。
A、工作胜任力B、岗位胜任力C、职务胜任力D、职位胜任力14、“自我概念”、“动机”、“特质”、“悟性”等方面属于( B )A、表面胜任力B、中心胜任力C、通用胜任力D、可迁移胜任力15、诺德豪格从三个维度对胜任力划分出六个畴,其中( A )能够促进组织和战略变革,如学习力、掌握不定性和容忍变化的能力。
A、元胜任力B、行业通用胜任力C、标准技术胜任力D、基础胜任力16、在胜任力的冰山模型中,( D )是最容易测量、改变和开发提高的。
A、特质B、动机C、自我概念D、技能17、在构建胜任力模型收集数据的方法中,组织协调者使用一份准备好的问题提纲引导一个结构化的讨论,属于( B )A、结构访谈法B、焦点访谈法C、问卷调查法D、职业分析方法18、用( A )法,可以通过访谈者对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些关键事件的详尽描述,揭示与挖掘当事人的胜任力,特别是隐藏在冰山下的潜能部分,用以对当事人未来行为及绩效产生预期。
A、行为事件访谈B、关键成功因素C、图片故事练习D、工作日志19、为了考察求职者的坚韧不放弃胜任特征,应在求职申请表中加入( C )的问题。
A、“你做事是否能够坚韧不放弃?”B、“你在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中,最使你有成就感的事件是什么?”C、“请描述你在工作中失败的事例,以及失败后的心感受和具体行动。
”D、“请你尽量列出与坚韧有相同意思的词。
”20、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中,要对面试考官进行培训,其中( C )不属于该培训的容。
A、行为事件访谈等比较专业的方法B、认识面试的目的是基于胜任力模型C、向应聘者提出假设性或诱导性的问题D、严格按照结构化面试程序和评分标准操作21、工作性质指工作难度、工作责任、工作周期、工作围、工作地位等,它在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中属于( B )A、结构性要素B、行为环境要素C、工作绩效要素D、部环境要素22、对纪律性这一测评目标,可以选择的测评指标不包括( D )A、对一些常规记忆的程度B、作业书写规程度C、迟到早退的次数D、见到老师问好的次数23、各种素质规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表述与规定,这是素质测评体系的( A )A、测评标志B、测评标度C、测评标志D、测评指标24、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这是素质测评体系的( D )A、测评标志B、测评要素C、测评指标D、测评标度25、在岗位考核指标中,诸如工作难度、重要性、喜欢程度等属于( A )A、主观指标B、主观标度C、半主观半客观指标D、半主观半客观标度26、在岗位考核指标中,诸如打字的数量、时间、来回取活的次数、耗氧量等这些指标属于( C )A、主观指标B、半主观半客观指标C、客观指标D、评定式指标27、德尔菲法是一种常用的专家意见征询法,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 A )提出的。
A、兰德公司B、斯特拉特福咨询公司C、布鲁金斯学会D、胡佛研究所28、飞行员选拔标准来自于对飞机驾驶工作本身的直接描述,这种选拔标准就是( B )A、常模参照B、效标参照C、标杆参照D、本参照29、对不同的测评指标给予不同的权数值,其目的是使不同的测评指标的得分可以进行比较,或者说使各测评指标的分数计量单位相等,这种形式指的是加权的( B )A、横向加权B、纵向加权C、绝对加权D、综合加权30、相对权数是把总权分配到各个指标上所得到的数量,所有测评指标的相对权数之和为( C )A、100B、10C、1D、1%31、考察问卷信度通常采用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要求其达到( B )以上即可接受。
A、0.6B、0.7C、0.8D、0.932、人员素质测评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制定合理周全的工作流程,首先应确定( A )A、人员测评要达到的目的B、确定测评的容C、成立测评小组D、设计测评方案33、在组织实施人员素质测评中要进行人员培训,其中不包括( D )A、测评对象B、测评员C、管理人员D、人力资源部全体人员34、1879年,心理学家( B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卡特尔B、特C、高尔顿D、弗洛依德35、美国个性心理学家( C ),编制了第一套心理测验题。
A、马斯洛B、高尔顿C、卡特尔D、麦克里兰36、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心理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制定的( A )A、智力测验B、能力测验C、个性测验D、心理测试37、“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标准化测量。
”这一定义是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
A、比奈B、阿纳斯塔西C、西蒙D、里克特38、我们通常使用的智力测验、成就测验、能力测验等都属于心理测验方法中的( A )A、认知测验B、人格测验C、品性测验D、投射测验39、在FRC品德测评法中,用来控制被测人报告实施的虚假性的措施不包括( C )A、所问之问题没有明显价值取向与对错标准B、设置了一系列监察问题量表C、用测谎仪在被测人答题时进行监测D、问题大多是别人可见或可复检验证的事实与行为40、不属于卡特尔16因素人格问卷编制特点的是( D )A、尽量采取“中性”问题B、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使所测容与题目表面看起来不同C、每个品德素质的题目不是集中排列D、全部题目分成几个模块41、卡特尔、艾林克、吉尔福德和赛斯顿个性测验均属于( A )A、因素分析问卷B、容效度问卷C、经验效标问卷D、事件相关问卷42、投射技术不具有( A )特点。
A、操作的简易性B、容的非结构性C、测评目的隐蔽性D、反应的自由性43、“天热时你坐在休息室休息,你偶尔意识到电风扇嗖嗖的转动声,你当时想到的是什么?”这种问题属于( D )A、句子完成投射B、创作投射C、故事投射D、问题投射44、哈梅诚实测验共有三种,操作顺序依次为( A )A、曲线迷、周迷、方迷B、周迷、方迷、曲线迷C、曲线迷、数字迷、方迷D、数字迷、方迷、曲线迷45、下列不属于一般能力测评的是( D )A、韦克斯勒智力量表B、瑞文标准推力测验C、美国陆军甲种测试D、明尼达办事员能力测试46、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智力量表是( C )A、比奈—西蒙量表B、瑞文标准推理测验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47、龚耀先修订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在常模取样中设计了( C )两个量表。
A、成人、儿童B、大学以下学历、大学及以上学历C、城市、农村D、男性、女性48、下列不属于操作能力测评的是( B )A、珀杜插板B、形板置放测验C、克劳福德灵活性测验D、奥康纳测验49、面试的基础是面对面进行口头信息沟通,效度主要取决于( C )A、面试的场地B、主试的人数C、主试的经验D、应聘者的配合程度50、心理学家曾对交谈中言谈与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过因素分析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言辞、声音、体态各占( D )A、7%、28%、65%B、17%、28%、55%C、17%、38%、45%D、7%、38%、55%51、面试中,被测试者的思想与态度并不能完全从语言中表现出来,其原因不包括( B )A、被测评者采取中立回避的态度B、被测评者采取不配合的态度C、被测评者采取隐蔽、掩饰、作假的方式D、被测评者尚未认识自己的潜能52、精神分析学说为面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精神分析的鼻祖是( A )A、弗洛伊德B、荣格C、特D、卡特尔53、下列不属于面试的主要作用的是( D )A、面试所测评的素质很广泛B、面试能够测评其它测评方式难以考察出来的素质C、面试能弥补鄙视的失误D、面试比其它测评方式更严格、抽象54、1989年1月,( A )联合颁发了《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要求考试的基本方式为笔试和面试。
A、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B、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局C、中共中央人事部、国家人事局D、中共中央人事部、人力资源部55、现在面试中,问题参考事先设计的思路与围,顺应问题的需要自然的提出,也就是说后一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自然相接。
取代了以前简单提出拟好的问题并以标准答案为依据,体现了面试发展趋势的( B )A、容的全面化B、容的深入化C、程序规化D、考官行化56、在集体面试中,7-9个考生可以同时位于考场之中,但主考官不是同时分别向不同考生提问,而一般是逐个提问逐个测评,这体现了面试特点中( C )A、信息的复合性B、交流的互动性C、对象的单一性D、程序的严格性57、在面试提问时,主试人员要力求引导被试人员进入一种( D )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