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节商标的利用与保护

第七节商标的利用与保护


三、商标侵权行为
1、使用侵权 2、销售侵权 3、标识侵权(贴有不该贴的标识) 4、更换商标(商标反向假冒,是指未经 商标专用权人许可,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 该更换商 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里不变外变枫叶诉鳄鱼案——商标反向假 冒;图片:里变外不变) 5、其他(名称或装潢;故意提 供便利)
2017/5/8
商评委原裁定,并要求重新作出裁定。
反向混淆:由于在先的商标人在市场上处于弱势 地位,在后的
商标人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或者非常著名,可能就会出 现“反向
混淆”。在这种情况下,在后的商标所有人可能让消费者产生一种 错误印象,在先商标所有人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来源于在后的商 标所有人。
2003年12月14日, 蓝野酒业公司申请取得了注册号为第3179397号 “蓝色风暴” 文字、拼音、图形组合注册商标,核准使用商品为第32类:包括麦芽啤酒、水(饮 料)、可乐等,有效期自2003年12月14日至2013年12月13日止。2005年5月,百事 中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蓝色风暴”命名的夏季促销及宣传活动。百 事可乐 公司在促销及宣传活动中,不仅将“蓝色风暴”标识使用在宣传海报、货 架价签、商品堆头等宣传品上,也将“蓝色风暴”标识直接使用在其生产、销售的 可乐等产品的外包装和瓶盖上,上述商品在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销售。2005
10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 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单击此处Biblioteka 商标的利用与保护2017/5/8
1
一、混淆与商标保护
混淆的含义及种类 1、同一出处混淆与多出处混淆(美国)
2、正向混淆与反向混淆
3、售前混淆、售中混淆与售后混淆
单一出处混淆又称为直接混淆,是指消费者误认为原被告的商品源于同一出处; 多出处混淆也称为赞助混淆或关联混淆,是指消费者虽意 识到原被告的商品源于 不同出处,却误认为这些出处之间具 有某种关联或者赞助关系。 单一出处混淆:商品混淆与来源混淆。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反 向假冒)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混淆指向商品。例如,消费者很可能误将“南符”电池当作著名的“南孚”电池。
混淆指向出处。 例如,消费者不会混淆“南符”牌手电筒与 “南孚”牌电池,却
可能误认为两者源于同一出处。
还有一例:“劲霸”电池(广东)与“劲霸”服装
两者危害性:
就商品混淆与来源混淆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与后者相比,前
者更为隐蔽。在商品混淆,侵权者与权利人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侵权者会挤占权利人的市场份额; 在来源混淆,侵权商品与原告商品一般不属于同一种类,侵权商 标与权利人的商标尽管近似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侵权者不会对权
年11月3日,浙江省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作出了(丽)质技监封字〔2005〕第 B1103号登记保存(封存)(扣押)决定书,认为蓝野酒业公司生产的蓝风牌蓝色 风暴啤酒涉嫌冒用等。
售前混淆是 指使用侵权商标,使得消费者 在消费前对商标产 生混淆,造成消费者注意力和购买力转移到侵权商标指示的商品或服 务上。 就拿最普通的例子来说,我们在路上远远看到 KFC,以为那就是肯德 基,很开心的想去吃, 结果走进一看却是MFC,是山寨肯德基。这就 是所谓售前混淆。
利人的市场份额造成直接影响 。
商品混淆的危害远大于来源混淆。
“正向混淆”,即在后的商标使用人让消费者误认为其商品或服务来源于在 先的商标所有人。在这种侵权中,在后的商标所有人利用了在先的商标所有人 的商誉。搭便车,傍名牌。 法国欧尚集团称,自己先注册的商标“小鸟图形”被晋江爱都制衣有限公司 恶意抄袭,起诉要求商评委对爱都公司的商标重新作出裁定。法院认为,欧尚 集团早在1983年即在法国注册了该商标,而爱都的商标图形与欧尚商标图形相 同,违反了商标法相关规定,依法应当不予核准注册。因此法院判决撤销国家
售中混淆容易理解,即在销售的过程中消费者容易误认产品或服务 来源。(购买时南符误认为南孚电池) 售后混淆又称为旁观者混淆,消费者在销售过程中并没有混淆,但 是销售后可能引起相关公众对该商品或服务的认知错误,同样也产生混 淆。(朋友购买仿品LV包)
二、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与商标保护
1、弱化(冲淡)。将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使用在不相同、不相 似的商品或服务上的行为,它稀释了商标的显著性,弱化了商标与该商 品间的特定联系,降低了商标的知名度。(商标用在了跨类商品上,宝 马用在服装上) 2、玷污(污损)。无权使用人将相同的或近似的商标用于对该驰名 商标的良好信誉会产生贬损、玷污作用的不同类商品上去的行为。(白 猫厨房清洁剂用在厕所清洁剂上) 3、退化。退化是指由于商标使用不当,商标演变为商品的通用名称 而失去识别功能。(阿司匹林、凡士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