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以问题为导向的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
以问题为导向的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
2009年6月 第31卷第3期
农垦医学
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
Jun.2009
V01.31 No.3
单,让管理者知道研究生的去向,督促研究生按轮转 计划轮转,检查上一个科室的轮转情况,避免研究生 未轮转或带教老师和科室主任未经考核就在临床能 力训练手册上评分、签字,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医院 还要求导师在研究生轮转过程中监督指导,研究生 每转完一个科室都要给导师汇报轮转情况,导师审 阅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手册并签字,避免研究生 在轮转的一年中处于“放羊状态”,无人监管。规范 的轮转也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能顺利通过临床能 力考核和毕业考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科 还邀请院内外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教 学观摩比赛、院内优秀论文示范等。
1.2
2心脏外科学PBL临床教学案例
2.1介绍典型病例首先给同学们介绍1例先天 性心脏病章节中实际临床病例,并且通过多媒体手 段向同学介绍病情、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等情况。如: 患者,女性,21月,2001年5月18日以“自幼发现心 脏杂音伴发绀”为主诉入院。患者自出生后在当地 医院发现心脏杂音,口唇及全身发绀,发育差,站立 及行走均晚于正常儿童,行走后喜蹲踞,无晕厥史。 查体:发育尚可,口唇发绀,杵状指(趾)。心率108 次/分,心律齐,心界不大,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问可 闻及3/6—4/6级收缩期杂音,.伴有收缩期震颤。周
PBL教学方法的探索
以PBL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既往的教学内
容组织往往是按照教学教材的章节安排,对某一种 疾病或者某一类疾病进行按部就班的论述和讲解, 注重r知识点的灌输,但是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性。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以问题为动力激发学习 的主动性、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这正是PBL 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们在每一部分的临床理 论及见习教学内容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重新 的规划和整合,从学生最感兴趣、最基本的部分开 始,提出问题,由此延伸出对各个知识点的设问,比 如多数先心病及瓣膜病病例可闻及心脏杂音,通过 提问的方式,可让学生对相关的心脏解剖、生理病 理、杂音产生的机制和各种先心病及瓣膜病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各基本学 习点的主要内容,改变了以往逐章教学的模式。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比较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反馈及对所学心脏相关疾病专科知识考核。结果:2002
级学生专科相关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前两级,且新的教学模式在后组学生普遍反应良好。结论iPBL心脏外科临床 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心脏外科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1
1.1
PBL和双语教学的结合众所周知,英语是目
前医学界的主要国际性语言,学好英语对学习国际 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促进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H J。在以往的双语教学中我 们尝试用纯英文授课、英中文结合授课、英文小组课 讨论等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同学们也感到 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的原因在于专业词汇量不足, 而积累专业词汇量正是医学英语所要达到的一个目 标。因此在七年制临床医学生的PBL的教学中,在 给学生的问题中包含了常用的医学专业英文词汇, 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要点进行必要的英语小结、重点 的专业词汇和概念的讲解,鼓励学牛在学习过程中 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专业词汇和概念,在反复的实 际使用过程中,自然地记忆和熟悉英语专业词汇,避 免以往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同时在查找文献 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又是对专业词汇的一个实际使 用的过程,并且对常用的专业语句也有了一定程度 的了解。通过PBL和双语教学的结合,培养了学生 在平时积累英语专业词汇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
1.3
learning,PBL)进行了探索。PBL是以问题为
导向、以病例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的,它最早来源于 临床实践,是基于现实临床或科研问题的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法可为学生提供一个仿 真的临床环境,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和思维来掌 握临床推理的步骤,通过对临床问题假设的建立、机 制的探讨到应该学习的问题以及查找资料寻求答案 等一系列过程来形成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教学每 一章节内容中,始终以问题为引导组织教学内容,同 时注重引导学生自发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 基础上介绍相关知识的发展趋势及最新进展,并尽 可能地引入双语,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出 问题进行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 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也 培养、锻炼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旧J。
3
2.2.2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disease)的 A机
患者为何会出现不同程度机体缺氧(anoxia)
体缺氧的不同阶段的表现。B紫绀、杵状指(趾)的 概念。C为何患者会出现紫绀(cyanosis)、杵状指 (趾)(drumstick finger/toe)。D紫绀型心脏病(cya-
notic heart
cm,双向分流,主动脉骑跨70%~80%,右心室
肥厚,主肺动脉6 mm,右肺动脉5 mm,左肺动脉3 mm,符合法洛氏四联症超声表现。③胸片:心影呈 “靴型”,肺血偏少。血气:氧分压7.7 Hg),Hb
186 g/L,HCT 55%。
kPa(58 mm—
2.2在病例的基础上给同学们提出一系列问题,供 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自学。
PBL的教学形式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理论和
实际相结合,我们在每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均由学 生做学习和教学的主体,而代教老师只是对学习的 内容进行引导、监督和补充,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由 学生为主体来完成,带教老师对学生有错误的地方
・284.
万方数据
2009年6月 第3l卷第3期
农垦医学
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
based
给予提示,在难点的地方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 可避免那种由老师埋头讲课,学生埋头读书的灌输 式教育模式。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之前,先给学生一 份I临床的病例简介,然后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由 学生自己去查阅书籍和文献,对每一个问题提出自 己的见解,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如果 有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地方,就把它作为问题提出 来,由其他的同学进行补充回答,并且对问题的内容 可以进行扩展,把相关的知识融入进来,这样就形成 了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 题,并且通过对不同知识内容的整合和实际应用,提 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了临床思维和处理能力, 为今后服务于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j。
2.2.1
为何患者会出现心脏杂音A何谓正常心
音?B什么是心脏杂音及收缩期震颤?c心脏杂音
(cardiac souffle)产生机制、部位、类型及响度分级。
D室间隔缺损(vtal
defect)常见类型、
heart
疾病相鉴别。③应该采取的必要治疗措施包括哪
些。总结归纳、分析各种观点的依据和疑问,突出重 点、难点内容。
PBL教学开展的成效
参与此次教学过程的所有学生均系统地学习了
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及其他相关的临床课程,两组学生 年龄、学历及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 可比性。两组学生教学内容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其进 度、学时数安排完全一致。出科时参与专科理论知识 (占60%)及临床技能(占40%)考试,考试题从同一 题库随机抽取,两组题难易程度相同。最后对两组学 生的考核成绩及反馈进行统计发现,PBL教学组学生 对专科相关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前两级(P<0.05),见 表l;且新的教学模式在后组学生普遍反应良好(P< 0.05),见表2。通过PBL教学方法在2002级七年制 临床医学生心脏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发现学生们对 所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结合同学自身的反 馈,我们感到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效。
disease)特点、常见类型及相互间的区别。
A心
2.2.3为何患者行走后喜蹲踞(squatting)
功能评价及分级。B心脏负荷(cardiac load)及其类 型。C心脏后负荷及其影响因素。D心脏前负荷及 其影响因素。E如何减轻心脏前、后负荷。F蹲踞 与心脏负荷的关系。 2.2.4为何会出现双向分流A左右心腔的心肌 构成及其区别。B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室肥厚(hypertrophy)概念及常见原因。 2.2.5法洛氏四联症解剖特点、影像学特点、临床 表现、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证[5】。为使研究生管理工作规范化,有章可循,我 院在国家研究生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院 实际建立了一套研究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包括研 究生教育管理质控措施、研究生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研究生导师职责、教研室、临床各科室在研究生培养 工作中的主要职责、研究生岗前教育制度、研究生培 养过程等。而且,我院还通过了IS09000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用文件形式规范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每 一环节,明确了岗位职责,提高了管理水平,使研究 生教育管理工作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和制度化。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我院研究生培 养工作在保持一定规模增长的同时培养质量也在不 断提高。 参考文献:
6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完备的管理制度是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保
[收稿13期:2009一03一06]
以问题为导向的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
木拉提・阿不都热合曼 艾斯卡尔・沙比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心脏外科临床教学中运用情况。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七年制 临床医学2000级、2001级共计94名学生采取传统灌输型教学,对2002级99名学生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problem
[3]
陈俊珂.研究生导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讨[J].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07,(6):42-4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