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生虫病本科》PPT课件

《寄生虫病本科》PPT课件


尾 蚴 迟发性变态反应 尾 蚴 性 皮 炎
日 童虫
在体内移行
肺部点状出血


成虫及其
静脉周围炎
发热、嗜酸 性粒细胞增
吸 代谢产物
多、贫血和

肝脾肿大
虫卵
形成免疫复合物 迟发型变态反应
急性虫卵结节 慢性虫卵结节
尾蚴性皮炎
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
结节中央为成堆 的成熟虫卵,虫卵表面可 有红色的放射状的嗜酸性 棒状体(称Hoeppli现象), 周围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 胞浸润,因其病变类似脓 肿,故又称嗜酸性脓肿, 在坏死组织中可混着多数 菱或形多面形屈光性蛋白质晶体,即夏柯-莱登结晶。以后毛 蚴死亡,脓肿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增生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 胞及一些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构成晚期急性虫卵结节。
病变进展时,引起更为广泛的组织坏死。
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的 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边缘呈潜掘状,常 可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严重者溃疡在粘膜下层可形成相互沟通的 “隧道”,使表面粘膜大块脱落,形成巨大 溃疡,其边缘呈破絮状外观。
肠阿米巴病
肠粘膜表 面形成隆起的 针头大小的点 状坏死或浅表 溃疡。部分区 口小底大的烧 瓶状溃疡。
血吸虫性肝硬变
明显门脉高压
门脉窦前性阻塞
巨脾症 腹水 食道静脉曲张
血吸虫性肝硬化
肉 肝脏体积缩小,变形,变硬,表面起伏不平,常有散 眼 在地图状浅沟纹, 观 纤维组织沿门静脉呈树枝状分布,故称干线型肝硬化。
镜 汇管区有多量慢性虫卵结节,并因显著纤维化而增宽。 下 观 肝小叶并未遭受严重的破坏,故一般不形成假小叶。
结局:肝内门静脉的阻塞是窦前性的,故门静脉高压较门脉 性肝硬变时出现早且严重。
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裂或钙化,其四周见类上皮细胞、 多核异物巨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学形态类似结核结节,故又 称假结核结节。最后结节内出现大量纤维细胞,逐渐发生纤维 化
三、主要器官的病变及其后果
(一)结肠 直肠和乙状结肠(好发部位)
虫卵沉积在粘膜及粘膜下层
表现为结肠 粘膜坏死、 溃疡形成与 修复性肉芽 组织增生两 者并存,肠 粘膜可过度 增生可形成 炎性息肉。 有些可因局部肉芽组织增生过多而形成局限性包 块,称为阿米巴肿。阿米巴肿多见于盲肠。
二、肠外阿米巴病
(一)阿米巴性肝脓肿:多发生于阿米巴痢疾 发病之后1—3个月,侵入肠壁小静脉的滋养体 随门静脉动血流到达肝内导致肝组织坏死。
第十六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 主要累及结肠的变质性炎症。因临床上常有痢疾症状, 故又名阿米巴痢疾。最常在肝脏引起继发性阿米巴脓 肿。
一、肠阿米巴病 二、肠外阿米巴病
一、肠阿米巴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1、病原体: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滋养体) 2、传播途径:经粪-口传播 3、发病机制:阿米巴原虫的致病作用 (1)接触性溶细胞作用→溶组织酶 (2)细胞毒作用→肠毒素 (3)伪足运动及吞噬功能 (4)免疫抑制和逃避
1、好发部位:肝右叶多见
2、病变特点:
早期肝细胞坏死、液化和出血,形成多数小 脓肿,
病变进展:互相融合形成大脓肿,可达儿头 大,多为单个。腔内为液化坏死物与陈旧性血 液混合而成的棕褐色果酱样物。脓肿壁呈破絮 状外观。
阿 米 巴 性 肝 脓 肿
(二)阿米巴性肺脓肿
多由阿米巴性肝脓肿 突破横隔直接蔓延到肺。 常在右肺形成阿米巴脓肿。
显,腹部压痛以左侧为主 显,腹部压痛右侧为主
粪便检查
粘液脓血便,镜检大量脓 细胞,培养示痢疾杆菌阳 性。
暗红色果酱便,可找到溶 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并发症
①严重者脱水、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②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①肠道:肠出血、肠穿孔、 肠梗阻 ②肝:阿米巴肝脓肿
案例16-l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29岁,因右下腹疼痛、腹泻 、低热7天就诊。大便呈果酱样、腥臭。大便检查:红 细胞(++),白细胞(+),其中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设置问题] (1)肠阿米巴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及临床特点是什么? (3)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4)各型肠阿米巴有何临床特点?
第二节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一、病因及感染途经

肠系膜静脉


在人体内移行
在不中孵化

童虫

皮肤
毛蚴
钉螺

尾蚴
二、基本病变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发病机理 • 溶组织阿米巴
(二)病理变化
1.好发部位:盲肠和升结肠 2.炎症性质:变质性炎症(组织坏死、溶解)。
3.分期及病变特点
肉眼观
(1)急性期病变
镜下观
(2)慢性期病变
临床表现
(3)常见肠道并发症
①肠出血 ②肠穿孔 ③肠梗阻
肉眼观:
早期在肠粘膜表面形成隆起的灰黄色针头 大小的点状坏死或浅表溃疡。
肠 阿 米 巴 病
图示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溃疡底部和边缘 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及小静脉内,可见成片或散在分布的
阿米巴(大)滋养体。
肠阿米巴病 (阿米巴大滋养体,箭头所指)
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及大便次数增多 ▪无里急后重症状 ▪大便呈果酱色、糊状、有腥臭 ▪粪检易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全身症状较轻
(2)慢性肠阿米巴病
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 形成细小溃疡
(出现腹痛、腹泻和便血)
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结节)
形成血吸虫性息肉 可恶变为结肠癌
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 引起肠梗阻
肠壁内多量血吸虫卵沉着
(二)肝血吸虫病
虫卵由门静脉进入肝内,不断堆 积于门管区门静脉小分支内引起
形成急性虫卵结节
转变为慢性虫卵结 节(假结核结节)
(三)阿米巴性脑脓肿
多为肠、肝、肺的阿米巴滋养体随血流进入脑 内所致,可在大脑半球内引起多发性脓肿样病灶。
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疾病比较
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 传播途径 好发部位
痢疾杆菌 消化道
直肠、乙状结肠
炎症类型 纤维素性炎(假膜 性炎)
阿米巴痢疾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消化道 盲肠、升结肠
变质性炎
病变特点
早期为肠粘膜的卡他性炎, 以液化性坏死为主,坏死
继之纤维素渗出,形成假 组织脱落后形成较深、口
膜,假膜脱落形成表浅、 小底大呈烧瓶状的溃疡,
大小不等呈地图状的溃疡, 溃疡间的粘膜基本正常。
粘膜 有弥漫性炎症。
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疾病比较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毒血症显著,里急后重明 无毒血症,里急后重不明 临床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