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节: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4、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些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C.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D. 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血浆和淋巴中含量很少7、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9、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脑脊液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内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10、人体发生花粉过敏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D.淋巴减少11、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A、B、C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1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1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D.消化液14、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1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C.图中0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属于内环境2.通常情况下,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CO2的浓度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3.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毛细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5.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血浆蛋白B.神经递质、Na+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有氧呼吸的酶8.人体组织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淋巴 D.血浆9、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10、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清 C.淋巴 D.原尿11、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12、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正确的是 ( )20、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5 C.6 D.1021、如图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A.①中性粒细胞 B.②组织液C·③水 D.④红细胞25、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种蛋白质存在于内环境中?( )A.淀粉酶 B.脂肪酶 C.溶菌酶 D.抗体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2 B.2 C.3 D.6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3B. 5 C.6D.10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A、NaCl——HClB、NaHCO3——H2CO3C、NaOH——HClD、NaHCO3——NaCl10.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A.增大B.减小C.不变D.趋于酸性11.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1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14.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B.y>z>zC.z>y>zD.z>x>y15.某人因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作尿液检查,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1取稀释尿液2ml ;○2加0.1g/ml NaOH溶液2ml,摇匀;○3加0.01 g/ml CuSO4 溶液3~4滴,摇匀;○4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
此病人可能患()A. 糖尿病B.肾小球肾炎C. 脂肪肝D.过敏性皮炎16.下列疾病与内环境的稳态无关的是()○1糖尿病○2抽搐○3色盲○4性腺发育不全A.○1○2 B. ○2○3 C. ○3○4 D. ○1○417.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细胞间隙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从细胞间隙吸收回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A.a=bB.a=b+cC. a=cD.a>b+c18.刚进入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增多②呼吸频率加快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20.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22.(14分)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