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公法》期末复习指导

《国际公法》期末复习指导

13年秋期开放教育(专科)《国际公法》期末复习指导2018 年12 月修订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 考核目的使学生了解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国家只有严格遵守国际公法,才能与别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促进本国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本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保护本国和本国人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

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它们维护我国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2.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

3. 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国际法》课程的教案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4. 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复习指导适用的范围是为开放教育专科科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国际法》。

本课程考试使用的教材是梁淑英主编的《国际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5. 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国际法法律问题的掌握和利用相关知识应对实际国际法律问题的分析能力。

6. 考题类型及结构单项选择题(20 %),多项选择题(20%),填空题(10%),名词解释题(20 %),简答题(20%),论述题(10%)。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导论一、重点名词国际法国际法的渊源二、重点掌握1.国际法的渊源和辅助资料2.国际法基本原则3.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三、一般掌握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类型第二章国家一、重点名词国家国家承认政府承认国家责任二、重点掌握1.国家的要素、类型、基本权利和义务2.国家责任的概念、性质、构成、形式和履行3.国家和政府承认的概念、性质、条件、形式和法律效果三、一般掌握1.国家继承的概念和规则2.国家管辖豁免3.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和继承的实践第三章国家领土一、重点名词领土边界租借国际地役共管二、重点掌握1.领土概念、地位、取得与变更方2.南极地区的法律制三、一般掌握1. 边境制度2. 边界的确定第四章海洋法一、重点名词内水领海毗连区过境通行制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2 / 13二、重点掌握1.领海的概念和法律制度2.毗连区的概念和地位3.大陆架的概念和地位4.公海自由制度和公海上的管辖权三、一般掌握1.群岛水域的概念、地位和航行制度2.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制度3.国际海底区域的地位和制度4.相邻和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第五章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一、重点名词《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二、重点掌握1.国际民用航空的各项制度2.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惩治三、一般掌握1.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2.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第六章国际法上的个人一、重点名词国籍国籍的抵触引渡庇护难民二、重点掌握国籍的概念、作用、取得和丧失外国人的待遇和外交保护引渡和庇护制度三、一般掌握国籍的作用外国人的概念、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的管理难民的地位第七章国际人权法一、重点名词人权二、重点掌握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对象三、一般掌握人权的保护措施。

第八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一、重点名词外交关系领事关系使馆领事外交保护二、重点掌握1. 使馆的职务2.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内容和适用范围3.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4.领馆职务和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内容三、一般掌握1.国内外交机关的职2.外交团的性质3.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4.使馆和领馆人员第九章条约法一、重点名词条约条约必须遵守条约的缔结二、重点掌握1.条约的概念、缔结程序、保留和解释规则2.条约必须遵守原则3.条约适用的时间、空间范围及条约冲突的解决4. 条约的无效、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原因及后果三、一般掌握1. 条约法的编纂2. 条约的名称、生效、暂时适用及其修订3. 条约的登记和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第十章一、重点名词国际组织 联合国 安理会二、重点掌握1. 国际组织各类成员的权利和义务2. 国际组织决议的效力3.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4. 联合国主要机关的职能和表决程序三、一般掌握1. 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2. 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区域性国际组织3. 国际组织成员的资格的取得与丧失4. 国际组织的机构和表决程序第十一章一、重点名词国际争端 调停 斡旋二、重点掌握1.国际争端政治解决方法及其特点2.国际仲裁和法庭裁判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3. 国际司法机构三、一般掌握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第十二章 战争法5 / 13国际组织法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一、重点名词 战争战争法战争犯罪二、重点掌握1. 战争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则2. 战争犯罪的概念、惩治原则、引渡和起诉三、一般掌握1. 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法律后果2. 战时中立法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更多的内容请看重庆电大的本课程平时作业册) (一)单项选择1、不得承认依靠外国势力建立的傀儡国家被称为是 A 、 托巴主义B B 、 艾斯特拉达主义D 2、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A 、单一开发制B 5、联合国会员国在宪章下之义务与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优先适用的原则是A 、 后 订 条 约 优 先B 、 先 订 条 约 优 先C 、依其他国际协定D 、在宪章下之义务优先 6、 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

并由其查明事实。

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 议。

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A 、斡旋B 、调停C 、调查D 、调解7、 《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威尔逊主义 、史汀生不承认主义、 协商开发制C 、共同开发制D 、自由开发制3、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法律文件是A 、 1907 年的《海牙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B 、 1928 年的《巴黎非战公约》C 、 1919 年的《国际联盟盟约》4、联合国安理会的“集体否决权”是指(A 、五大国B D 、 1945 年的《联合国宪章》 )一致反对。

五个非常任理事国C 、任何九个非常任理事国D 、任何七个非常任理事国8、在集体人权中构成其他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基础和前提的是A 、发展权B 、自决权C 、平等权D 、生存权9、国际关系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一般性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B 、国际行政组织C 国际联盟D 、国际电信联盟10、下述哪种情况的犯罪是可引渡的?A 、依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的法律都认为犯罪B 依被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犯罪C 依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犯罪D 依第三国法律被认为犯罪11、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是A 、 1789 年法国革命B 、 1899 年海牙和平会议C 、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D 、 1917 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2. 对政府间开展国际法的编纂活动描述正确的是15、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16、 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

并由其查明事实。

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 议。

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A 、斡旋B 、调停C 、调查D 、调解17、 《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A 、始于 20 世纪B 、 始于联合国成立C 、始于 19 世纪D 、 始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成 13、《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 )年在( )签订的。

A 、 1919巴黎 B 、 1919 芝加哥 C 、 1944 巴黎 D 、 1944 芝加哥14、联合国安理会的“集体否决权”是指()一 致反对。

A 、五大国 B 、十五个非常任理事国C 、任何九个非常任理事国 、任何七个非常任理事国D A 、德国的耶利内克C 德国的得里佩尔B 、美国的凯尔逊 D 、英国的奥斯汀18 、在集体人权中构成其他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基础和前提的是A、发展权 B 、自决权C、平等权 D 、生存权19、国际关系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一般性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 、国际行政组织C国际联盟 D 、国际电信联盟20、下述哪种情况的犯罪是可引渡的?A、依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的法律都认为犯罪B依被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犯罪C依请求引渡国法律被认为犯罪D依第三国法律被认为犯罪21、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A国际法的法典化 B 使国际法汇编成册编辑成册以利查询C国际立法 D22、关于国际法约束力的来源,较为正确的是A 自然法学说B 实在法学说C 势力均衡说D 意志协调说23、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范畴。

A国际刑法 B 民法C 任意法D 国际强行法24、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的待遇。

A 高于本国国民B 等于本国国民C高于第三国国民 D 等于第三国国民25、外交团是()方面的团体。

A 外交礼仪B 外交使团C 领事D 私人26、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A 内海B 历史性海湾C 国际航行的海峡D 群岛水域27、下列行为中,属于国际罪行的是A 侵害他国侨民的合法权益B 侮辱他国的贩卖奴隶8 / 13 外交代表C侮辱他国的国旗28 、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领事开始执行职务的时间为A 派遣国通知接受国之时B 进入接受国国境之C 接受国与派遣国商定之时D 接受国发给领事证书之时29、国际法院的判决作出后,当事国不服A 可以向联合国大会申诉B 应向安理会申诉C向法院申诉或复核 D 向联合国秘书长申诉30、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不应适用A 与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B 公平原则B 随领土转移原则 D 协商原则(二)多项选择1、 国际法上的承认A 等于两国建交BC 是可以撤消的D 2、 下列条约一般不继承A 参加某一国际组织的条约 C 非人身条约 D 3、引渡的规则包括A 请求引渡的主体BC 引渡请求的提出D 4、可以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 诈欺B 错误C 贿赂D 与强行法抵触5、 以下实体可以请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A 联合国大会BC 中国D 6、 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是A 由于国家领土割让 C 由于先占 7、 国 A 国际习惯 具有溯及的效果 是单方法律行为B 政治性的条约 有关中立化条约 引渡的对象 引渡的程序 安理会 欧洲联盟 B D 际 B 国家领土合并 由于添附 法的渊源主国际条约 9 / 13 要包C国际法学家的学说 D 联合国大会的决议8 、公海是指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的海域A 内水B 领海C 大陆架D 毗连区9、条约停止实施的情形有A当事国一方违约 B 情势变迁C依条约本身的规定 D 全体当事国同意10、国际法院审理案件中的附带程序包括A 临时保全办法B 初步反对主张C 反诉D 第三国的参加11. 国家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有A、驻国际组织的使团 B 、使馆C 、外交团D、特别使团12、条约停止实施的情形有A、当事国一方违约B、情势变迁C、依条约本身的规定D、全体当事国同意13、标志着国际人权保护进入有组织时代的是A、《世界人权宣言》B、《联合国宪章》C、《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4、国际法上的政府继承发生于下列场合A、国家独立 B 、王位继承C、社会革命 D 、政变后建立的新政府15、对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根据国际法,下列该国哪个部门的行为可视为国家行为A、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 、军队A.国际协约B. 国际习惯16、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只服从于A、国际法 B 、船旗国本国法C、外国法 D 、国际私法17、国际仲裁法庭可以适用的法律包括18、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2、依据《关于从外层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卫星遥感地球应遵守的原则A 、为所有国家谋福利B 经受感国同意C 、向有关国家提供环保及免受自然灾害的资料D 、不得散发有关受感国资料23、标志着国际人权保护进入有组织时代的是A 、《世界人权宣言》B 、《联合国宪章》C 、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24、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A 、和平友好条约 B、边界领土条约C 、中立条约 D、道路交通条约25、国家责任的主体不包括A 、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 、民族解放组织D、法人C.国际条约D.司法判例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C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19、 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A. 断绝外交关系B.C. 原有双边条约关系变化D. 20、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指导原则有A 经济主权原则BC 、国民待遇原则D21、 现今世界上的永久中立国有A 、瑞士B 、卢森堡 CB 、 《21世纪议程》 D 、《人类环境宣言》断绝领事关系 处于敌国领土上的人员地位变化、平等互利原则 、合作以谋发展原则、奥地利 D 、摩纳哥26、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只服从于A、国际法B 、船旗国本国法C、外国法 D 、国际私法27、国际仲裁法庭可以适用的法律包括A.国际协约B. 国际习惯C.国际条约D. 司法判例28、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A、《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C、《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9、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A.断绝外交关系B.C.原有双边条约关系变化D .30、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指导原则有A经济主权原则 BC、国民待遇原则 DB 、《21世纪议程》D 、《人类环境宣言》断绝领事关系处于敌国领土上的人员地位变化、平等互利原则、合作以谋发展原则(三)填空1、被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的名著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