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涵设计原则(完整版)

桥涵设计原则(完整版)

桥涵设计原则目录1总体原则 (3)1.1设计技术标准(各项目具体规定) (3)1.2注意事项 (3)1.3制图要求 (4)1.4材料要求 (7)1.5工作分解 (8)2 上部构造 (9)2.1预应力预制拼装结构 (9)2.2钢筋砼现浇整体箱梁结构 (11)2.3预应力砼现浇整体箱梁结构 (14)3 下部结构设计原则 (18)3.1尺寸构造 (18)3.2配筋要求 (19)3.3下部计算 (21)4 桥梁附属结构 (21)4.1 桥面铺装 (21)4.2 桥面排水 (22)4.3 伸缩缝 (22)4.4 防撞设施 (22)4.5 防抛落网 (23)4.6 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 (23)4.7 搭板 (25)4.8 锥坡 (25)4.9 声测管 (26)5 小型构造(通道、涵洞、倒虹吸、渡槽) (26)5.1通道 (26)5.2涵洞 (27)5.3倒虹吸 (27)5.4渡槽 (28)5.5其他管线保护 (28)6拼宽桥涵 (28)6.1桥梁 (28)6.2涵洞、通道 (28)1总体原则本设计原则仅适用于跨径≤40m的桥梁结构,跨径>40m的桥梁结构应作单独研究。

1.1设计技术标准(各项目具体规定,本节所列为东北绕项目)1.设计行车速度:120km/h2.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3.桥面净宽:全宽34.5m(新建),0.5(墙式护栏)+15.25(行车道)+1.15(内侧护栏)+0.7/2(中分带);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1/100。

5.地震:地震发生概率按:50年10% 地震报告分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5(七度),地震设防等级八级6.环境类别为Ⅰ类。

1.2注意事项设计人员在开始设计之前应仔细核实以下数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核实桥梁表中的桥梁中心桩号、航(河)道中心桩号、被交道中心桩号、跨径布置是否与路线数据文件保持一致;核实交角(与通航河流、被交路或管线);核实控制点坐标(迎水坡脚、老路中、侧分带等)。

2.核实设计洪水位、通航标准(Max/Min通航水位、净宽、净高)、规划大堤标准(堤顶高程、堤顶宽度、坡率、平台宽度、堤顶是否预留通道)、洪水位高程转换、航道中心线位置。

根据上述控制点高程,核实纵面是否满足要求。

3.核实被交道的实测标高、实测断面、规划断面(净宽、净高)、路面是否有加铺要求?同时核查被交道路是否存在超高、曲线半径情况。

根据上述控制点高程,在充分考虑被交道路的超高、横坡、桥墩盖梁尺寸、桥墩距行车道边缘距离等要求,核查主线上跨桥、支线上跨桥的桥面高程。

4.核实地面线与地形图是否基本一致。

5.核实地质资料(钻孔位置、孔深、地质参数)。

6.核查改移沟渠、改移道路的布置尺寸;明确改河方案、退堤方案。

7.挖方路段时,应注意路桥结合部的边坡坡率控制,注意检查桥跨布置及基础埋深适合性,路-桥设计人员应互相提醒。

8.核查通道、涵洞及泵站等设置是否符合所签协议的基本要求。

9.设计人员所需数据必须亲自从原始资料处收集、推导。

10.桥型总体布置图画好后,应先送审,通过后,再开始继续做。

11.发现基础资料欠缺或基础资料明显存在矛盾的,请及时与专业组长联系;如遇技术难题,请与审定人商议;如《桥涵公用构造》和现行规范与本《事前指导书》不符,请及时反馈。

1.3制图要求1.3.1基本要求1.画图时注意C层次要求与PLM系统出图要求,严格执行2.注意图面的整洁,不要字、图重叠按制图标准,严格区分线条粗细、类型,要求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同一图纸内同一性质的数字及汉字应统一字体类型和大小,图纸规格一律采用A3标准规格,本次施工图不出加长出图。

3.图纸、附注、说明中出现的单位均用英文表示(如:mm、cm、m、Kg、Kn、Mpa等)。

4.裁图要注意美观,裁图完后要检查不把图面中标注等内容剪两半5. 按比例画图,不允许抄图后改标注,且要标明比例三视图比例一律注在各视图名称后,如:平面图1:400。

在选择比例时,以放在一张图中为宜。

如果所有的图形比例一致,也可以在附注的最后一条注明“本图比例为1:XXX。

”,桥梁很长时可采用1:600~1:800的比例,中小桥的桥型图的比例可选1:500绘图比例参考,图面比例布设要均匀桥墩一般构造图—比例:1:75~1:100,并列出《桥墩各特征点标高表》桥墩立柱及桩基钢筋构造图—比例:1:50;配筋按规定画。

桥台一般构造图—比例:1:75~1:100,并列出《桥台各特征点标高表》台帽钢筋构造图—比例:1:50桥台耳、背墙钢筋构造图—比例:1:50桥台肋板钢筋构造图—比例:1:50承台钢筋构造图—比例:1:50桥台基桩钢筋构造图—比例:1:506.注意对于斜桥,斜向不可画反1.3.2画桥位平面图时,有以下注意点1.建议先画桥位平面图,以核查桥跨布置的正确性,避免返工。

比例:1:1000,对于长大桥为1:2000;标出桥梁起讫桩号、角度、钻孔位置、孔号、锥坡等。

桥下地形不删除,出图设置为线宽0.01细线。

2.净空不要漏,包括通道的3.钻孔、指北针、附、全桥宽标注、平面净空示意、起终点名称不要漏4.绘图时注意锥坡位置与比例大小5.截图时,主跨要放在一页中,每张截图不要太满,单张截图不要太短1.3.3画桥型布置图时,要以下注意几点1.桥型布置图立面、平面图比例:一般中小桥1:300(桥长10~50米);大桥1:500,特大桥1:600;横断面图比例:采用1:200~1:300,同一座桥的横断面图应用相同比例。

在平面图中标出桥面各特征点的桩号和高程。

2.桥型布置图画时,为使立面、平面、要素表对应的上,不左右错位,在生成时,通过输入平面角度调整,这样调整后分图时,立面、平面、要素表能放的下,不可使图立面与平面左右错位,把伸缩缝统一标在立面,标“D60型钢组合伸缩缝”,不要标平面上,但平面中伸缩缝处为实线3.图面的美观,截图时,主跨要放在一页中,每张截图不要太满,单张截图不要太短,4.为便于截图,桥型图生成时注意平面适当旋转后再修改5.测时水位标注时,要增加年与月,比如“测时水位13.1m(09年1月)”。

测时水位、洪水位应与路线纵断面的标注核对。

6.承台顶的标高范围为地面上10cm至地面下20cm,最好使两个桥头的肋板取相同高度,肋高取整至分米7. 钻孔移位而示指的是在其钻孔位置附近,根据“保持图面清晰的原则”调整一些位置而已,而不是指随意放置8.桥型图立面上桩底标高与钻孔柱状图要对应上,钻孔中较长土层用折断线隔上后,可拉伸9.无通航要求河流,河流的测时水位与设计水位要标10.有通航要求河流,河流的测时水位、洪水位、通航水位、净空要标,航道中心、通航等级,平面的净空不要漏11.有桥孔兼通道的立、平面均要标出通道净空与中心桩号及通道中心处高程12.跨路的桥梁,要标被交道的净空、中心、高程,平面同样不要漏13.立面上耳墙、锥坡、搭板、踏步的位置要画对14.平面上背墙线不要画错地方,搭板尺寸要标上、锥坡与踏步不要乱标15.桥梁起终点桩号要算对,伸缩缝要标明,立面桩柱尺寸要标清16.注意剖面位置与横断面图的对应17.桥型图立面中要将桩用折断符号折断,并标上桩径,柱径,有同样的时,可间歇标18.桥型图立面中“吴淞高程系’要写上19.被交道的交叉桩号要标两个,被交的高程也要标,桥型图中标明被交道名称,净空要求19护栏的样子不是牛角形的,护栏的高度也要于实际相符。

1.3.5工程数量表注意事项及格式1.图纸中各材料数量精度统一为:钢材—1Kg,混凝土—0.1m3,长度—0.1m,填挖方—0.1 m3,防水层(面积)—0.1m2。

2.承台、底系梁、锥坡护脚、扩大基础应计算挖方量,不得遗漏。

3.改路(含路基土石方、路面数量、其他工程量等)、改河(挖方、征用土地、拆迁拆移、河岸防护)的工程量不要重复计量或者漏计。

4.桥梁与路基路面工程数量的计算界面:桥面铺装以伸缩缝为界,锥坡与台身为桥梁计量,以锥顶点为界。

1.3.6电子文档管理为了便于设计后电子文档的归档管理,每个桥的图纸单独设置一个文件夹。

每个图纸名称按如下规则命名,如“横梁互通AK0+290.00 A匝道桥桥墩一般构造图”,上面一行依次写互通名(若有)、桥梁中心桩号、桥名,下面一行写图名;电子文档的存档名称必须与图名一致,并按顺序进行编号。

编号原则为先总体后局部;先上部后下部;先桥台后桥墩;先构造图后钢束图,再配筋图;先主要结构后附属结构。

最后归档时,图名前数字编号为页号如“40-41横梁互通AK0+290.0 A匝道桥桥墩一般构造图”。

特别注意:每次有变化后的旧图,在同一张图中把旧图用“╳”,画上标记并在旁边写上简要说明旧版本的文件夹,在文件名称后加日期,同时在文件夹中放一个“版本说明.txt”的简要说明。

1.4材料要求1.4.1 混凝土1..部构造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3.空心板及组合箱梁均采用C50砼。

但空心板预制板封头采用C25混凝土。

4.支座垫石混凝土强度等级统一采用C40小石子混凝土。

5.桥台台帽、防震挡块、桥墩帽梁、墩柱、耳背墙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30。

墩柱系梁、承台、桩基等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25。

6.伸缩缝混凝土采用与上部构造同标号钢纤维混凝土。

7.护栏混凝土采用C30,铺装桥面现浇层混凝土与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

8.材料容重:钢筋混凝土γ=26kN/m³,沥青混凝土γ=24kN/m³,钢材γ=7850kN/m³。

1.4.2 钢材1.预应力钢绞线均应符合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1395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本设计采用Ⅱ级低松弛钢绞线,松弛率2.5%。

2.非预应力钢筋采用符合GB1499.1-2008标准的R235钢筋,和符合GB1499.2-2007标准的HRB335钢筋。

3.钢板采用Q235钢板,应符合GB700-2006的规定。

1.5工作分解★箱梁上部设计分配1.每座桥的首要设计人员负责箱梁一般构造与预应力图纸的设计及预应力箱梁计算书的形成2. 每座桥的次要设计人员负责箱梁控制点坐标高程表;箱梁普通钢筋(包括锚下与定位、横梁)与数量的计算与全桥工程数量的统计,施工流程示意图的绘制3.每座桥的预应锚具构造图,托梁钢筋,梁底防震挡块、梁底调平块由本桥负责附属构造设计的统一完成★下部结构设计分配1.主线空心板梁桥与组合箱梁桥的墩台帽、挡块、垫石、肋板、承台、系梁、耳背墙、肋板、承台有通用图主线空心板梁桥与组合箱梁桥的墩柱给出通用参照图,由桥梁次要设计人员算量出图2.互通变宽主线桥、互通匝道桥的墩台帽、耳背墙会有变宽发生,墩台帽、耳背墙图由次要设计人员在主要设计人员指导下完成墩柱给出通用参照图由次要设计人员完成系梁给出配筋断面,在每座桥中出图计量;挡块、垫石、肋板、承台、系梁根据不同桥单独画,由专人负责画所有桥的,以保持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