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姓名刘赛学号1400205003专业建筑学任课教师赵琰开课时间2015.03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5年6月28日科学技术在建筑层面对社会的影响初探□刘赛[摘要]:文章从对科学学与建筑学的认识着手,了解相关范畴。
通过对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影响的梳理,包括互相的推动作用、挑战与机遇,对科学技术与建筑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时,通过建筑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层层递进,阐述了科学技术在建筑层面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希望对科学技术、建筑、社会三者之间的健康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技术,建筑,社会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social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 level,Liu Sai[Abstract]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architecture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areas. Through the sort about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building, including interreac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hav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by understanding of impacts of building to society,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and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level of society. W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rchitectural and society.[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society1.科学学与建筑学的认识1.1关于科学学的定义《道德经》,这部描述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运动看法的中国古典优秀著作,一开始就明确告诫人们,过于刻板的定义有使精神实质被阉割的危险:“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就是在一定的结构内永无休止的变化。
对于科学,我们也无需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因为科学正是此类性质的活动。
作为一般的阐述,我们可以采纳普赖斯的定义,他认为科学学就是“科学、技术、医学等等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及其他”。
M.奥索夫斯卡和S.奥索夫斯基于1935年提出的研究纲要就包含了这个一般的定义。
奥索夫斯卡和奥索夫斯基正是用了“科学的科学”这个术语,并且第一次把这个术语用于我们今天要使用的含义上。
1.2建筑学的范畴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
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
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为遮风避雨、防寒祛暑而营造的,是人类为抵抗残酷无情的自然力而自觉建造起来的第一道屏障,只具有实用的目的。
随着物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具有了审美的性质。
建筑不单单是艺术,它是对生活的认识的一种反映,是生活方式的写照;建筑是生活环境,是我们生活展现的“舞台”。
世界建筑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2.科学技术对建筑的影响2.1科学技术对建筑的相互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给建筑物的诞生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任何一种建筑设想、构思,总离不开实现它的可观可能性。
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总是反映人们的审美习惯。
但是,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一部分,关于建筑审美习惯又是利用一定的材料和结构方法的条件下,经长期的建筑实践而形成的。
建筑的实践,本质上是物质生产过程,它离不开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要经济、合理、适用,要便于施工。
因此,当建筑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真正原则性的变化时,从事设计的人的任务,不是使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去适合旧的审美习惯,而是用于创新,在实践中目标明确地探索能够经济地、合理地充分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潜力的新形式和新风格。
前进、革新是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
科学技术推动着建筑发展。
文艺复兴期空间的法则获自透视学,获自当时已达到的给三维空间物体定位的能力。
世界个人主义和内在的人生观,就是起源于这种新的空间科学,这种能够“按照人所看到的样子”将建筑物投影到纸面上的科学;建造都灵的圣洛伦佐教堂的穹顶,光掌握建筑方面的修养是不够用的。
还需要加上数学的知识;如果莱布尼茨没有发现积分,又如果科学家们不曾致力于创制画法几何方法,那么建筑师加里尼是创造不出这个穹顶的;如果没有立体派的第四维空间概念,那么就不会出现勒·柯布西耶将萨伏伊别墅(图1)支在柱子上的作法,他也不会把该建筑物所有四个立面做得一样,而消除了正、侧和背立面的区别,那是透视画法所固有的,每一部分都按事先先确定的视点分出主次。
同是这个立体派的新发现还伴随着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衰亡,伴随着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就是反对牛顿的静力概念,而把空间看作能随一个移动参考点而转移的东西。
如果没有现代数学关于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存在的会聚的见解,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在同时性概念上的贡献,那么立体派、新造型主义、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和它们所派生的各派也是不会产生的。
同时建筑的发展过程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埃及人在一年一度泛滥的尼罗河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中发展了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学会了组织几万人的劳动协作。
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图2),方位和水平的准确,几何形体的精确,误差几乎为零。
图1萨伏伊别墅图2金字塔2.2科学技术对建筑提出的挑战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重大突破,如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普及以及西方世界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这些给建筑以新的巨大的冲击,向建筑界提出新的挑战。
尤其在近现代建筑中,更多地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带来的这一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以及建筑设计方法等方面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百层以上的摩天楼(图3),一、二百米的大跨度建筑(图4),一望无边的大厂房,特别是轻质高强材料的出现,以及混凝土、钢材、铝板、玻璃、塑料的大量应用,使建筑的面貌大为改观,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建筑的印象。
尤其二次世界大战后,尖端科学在战后发展的日新月异及其对工业的影响,也在强烈地影响着建筑。
例如化学工业从军事工业转向平时建设,材料工业特别是钢和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电子工业与计算机在科研、生产和管理上的推广应用,核物理学、原子能利用的趋于成熟,甚至人造卫星与宇宙飞船的发展等等都为建筑提供了较前优越得到的条件,也对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从正面或反面刺激着人们建筑思想的变迁。
但是,二战后高度工业技术无政府状态的高速发展加深并恶化了原来就已经足够严重的城市问题、污染问题,甚至还产生了对人权、人身的侵犯、控制与约束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强烈地影响着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与变化。
此外,建筑本身既是一种工业产品,又具有一个工业市场的特点,即建筑在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其他工业产品的特点,在战后由于建筑材料工业、建筑设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和建筑运输工业的突飞猛进更为突出。
另外,建筑还消耗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建筑工业对于许多国家的经济,尤其是先进国家国的国家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如美国就把建筑工业列为国家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结果是国家干预建筑工业,力图利用建筑工业来调整国家经济;同时,各种与建筑材料工业、建筑设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与建筑运输工业有关的大公司、大企业与大财团也在千方百计地左右或控制建筑工业,使之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些干预与左右都必然会影响建筑活动与建筑设计思潮的发展与变迁。
再如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废水、废气、噪声源日益严重。
因此建筑中的环境控制问题无论从好和坏两方面来说都突出了。
以医院为例,它的内部布局、护理单元、服务系统等将考虑到自动化通讯、监护、供应管理系统而进行组织。
过去医院建筑中比重不大的医疗技术部分,如检验、理疗、放射治疗等往往作为医疗的技术性辅助设施。
现在由于技术和设备上的进展,一方面它图3超高层建筑——迪拜塔 图4大跨度建筑——鸟巢占据的空间多了,另一方面它可以使一部分病人不用住院而改为门诊治疗。
因此现代医院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和使用上的布局与过去就有所不同了。
由于医疗技术部分的设备在现代医院中往往不到十年就要更新,因此如何在建筑中考虑到这方面的灵活性而无碍于其它部分,也成为现代医院中一个难于解决而又值得研究的课题。
科学技术给建筑带来的变化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
对于它们,我们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研究,在复杂多样的现象中,认清它们的本质,分辨科学技术的成就与思想意识的影响,给予恰当的历史评价,并要有一个正确地批判与吸收的态度。
2.3科学技术给建筑带来的机遇作为建筑师,了解科学技术,并把它们综合地运用在建筑设计中,不仅为了妥善地处理各个设计工程之间的矛盾,而且为创造一个适用、良好的环境显得非常迫切了。
从科学技术带来的环境控制问题中觉醒,不少高等学校的建筑院系纷纷开设“环境设计”、“环境工程”等课程。
环境保护条例、环境的组织结构、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的关系等,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课题。
这个趋势在改变与充实着建筑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影响或丰富他们的设计活动,也必将经历一段探索的过程。
从科学技术带来的能源方面的挑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最早开始太阳能利用的研究,并于1939年建造了在南向坡屋顶上用平板式集热器利用太阳能取暖的住宅。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从各个方面研究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建筑也就成为七十年代以来建筑师所关心和建筑杂志上经常介绍与讨论的一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