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要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就应立足于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根本。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组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这一理念形成的产物。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合作交流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学”,不应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它要求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合作交流,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但学会知识,更应学会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
而这一切只有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的主动探索加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下学习才能完成。
“分组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这一理念形成的产物。
“分组教学法”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成小组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旨在实现自主学习,活力课堂;探究学习,认知课堂;合作学习,和谐课堂。
一、“分组教学法”教学模式的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
“分组教学法”教学模式就是关注学生,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上,
突出学习的意识,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通过“分组教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提高独立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论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施加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和运用才能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别人无法代替。
3.真正做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学生为主题的活动,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交流、创新为特点的教学形式。
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发展个性特长,使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协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分组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图设计为:
基本操作程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况——学生发现问题、质疑探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研讨——学生问题反馈——教师精讲点拨——教师个别辅导——学生迁移训练——师生归纳小结——
学生达标评议。
“分组教学法”教学模式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时收到的信息,提出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时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分组。
合理的分组方法应为异质分组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分组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也可以课前分组。
第三步,讨论、探究、验证,得出小组结果。
先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然后动手动脑尝试判断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探究最佳答案。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巡视,给予必要的质疑和点拨,此时教师的身份是多元的,是引导者探究者,更是合作者。
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答案。
此时,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启发、引导学生补充、争辩。
第五步,质疑解疑。
个人把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其他组帮助解决,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或讲解,共同探究,突破疑难点。
第六步,师生小结。
第七步,变式练习,达标评议。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运用“分组教学法”时,流程图中的每一环节不是都必须运用,每一环节的运用时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应做到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具体内容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操作。
三、“分组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特点
1.人人是学习的主人
“分组教学法”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变“要我学”为“我会学”,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小组成员间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教师去倾听、引导学生学习,采取自读教材,自说、自写、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信息互动,全员参与
“分组教学法”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参与的机会,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人人有自我展示的机会,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3.分层要求,人人提高
“分组教学法”体现了对各层次学生的应用性、适应性和挑战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各取所需”,使他们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又都有用武之地,渗透着因人而异,分层教学的理念。
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抛弃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甚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营造一个平等、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促进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