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景观概念设计

小学景观概念设计


九、中心广场设计
十、交通设计
交通采用人车分流模式,工作人 员及教师车辆经过环线进入地上 或地下停车场,后勤车辆及救援 车辆偶尔可以内部通行保障校园 内部环境安全。
工作人员及教师车辆 后勤人员及救援车辆 车挡
十一、铺装设计
铺装材质一律采用毛面防滑花岗岩,活动场地局部采用塑胶等软性材质,保障学生在学校里发生跌倒受伤。铺装设计采 用图案画设计,树叶的浮雕,名人名言等,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
七、静态空间设计
植物观察园:
感受季节的变化,观察一个乔木一年的变化,从发芽到茂盛到落叶再到枯萎整个过程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开花植物还可以观察其开花结果的规律与时间。提高学生们对自然世界探索的兴趣。同时这棵植物也会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 成为学生们对母校非常深刻的回忆。
七、静态空间设计
十二、户外家具设计
十三、小品雕塑
汇报结束
谢谢
此项目清楚地表明,通过将生命系统和雨水收集完全融入一个小学校园中,就有潜力创造出持久的价值。整个场地都被精心规划成 了学生们学习和游乐的空间。学生在景观方面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能有一种独特的主人翁感。场地对于水的关注的精巧 之处在于——巧妙地把雨水收集纳入设计中,使之成寓教于乐的设施。庭院内部布局简洁,成为了校园里当代建筑设计的一种浑然 一体的优美延伸,掩映于地面及绿色的屋顶上葱郁而自然的景观之中。某些地方植物物种用作了装饰,表明了如果为它们(重新) 创造出适宜的生境,就能够使其适用于相应的文化背景中。该项目是一个综合的,高效场地/景观的绝佳范例,为带有独特属性的 特定场所提供了精心打造的优越的学习环境。这是绝无仅有的
四、案例分析1
五、案例分析2
MPES小学主要为移民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收费低廉还提供免费午餐,在丰富多样的背景之下学校成功的适应这一现状。 建设之前,可选的场地有两块,最后选中的这块有便利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位于居民区的学校能够实现“步行站点” 和 “自行车站点”的社区儿童系统。内部空间中的共用设施里最突出的是改建是以前的营地,能被交替用于教育、运动、 娱乐和旅游。开放的设计让学校和营地过去封闭的形象一去不返。学校也充分利用紧邻的树林资源。一些树木被移植到 现场,在种植多种乡土植物。引入适合孩子们观赏的暖地型草坪花和野花,也呼应当地特有的稀树草原景观。设计师尽 可能在教学方式和场地设计中通入当地的生态系统。学校分成三个“houses”,每个houses都有对的林木主题,每个教 室都以物种命名,学生联想起学校就会想到植物和动物,而不是数字的编号房。设计从整体到细部都参照和利用场地内 的自然文化环境。学校建筑和场地均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延伸,同时融入水资源优化管理整体系统。两个户外森林教室 和消防通道在学校和森林之间创造出一个活跃的户外走廊,一端是雨水教室,还有上学放学的日常途径区域。校园的设 计结构优化了室内外、学校、社区、生态、文化间的关系和挑战,让每一位居住在场地和这个星球成员有好奇心,责任 感,和创造性。 森林中倒下的树木为学校提供了铺地材料还有原木长椅。多孔的渗水铺地与原生林地种植交叉,在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里将于临近的森林融为一体。雨水花园和公交车站栽植了当地的湿生物种,并安置了露天座位。座椅和平台由回收的 钢材和当地木材制成。MPES小学不会一味的保护儿童保存和隔绝他们未知的东西,整个学校都成为一个开放的可持续的 教育工具。这里的室内空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森林,庭院中的苔藓和蕨类植物,腐烂的树叶,阔叶林地板等等也 能让孩子们学习,此外还有大量的室外空间供他们探索。主要的生物保留区有户外教室,表演舞台,和家长接送队列区。 同时这里也很快的成为一个热门的非正式聚会地点。绿色建筑,可持续性生态系统,融入教育中的自然环境一同建立起 一个全面的品牌。
六、方案设计
基地为南北两个地块,由一个中心广场分割。 南侧地块为跑道运动场,食堂等动态功能, 北侧地块为教学楼等静态功能。两个不同地 块的功能也形成不同的景观环境以及不同的 户外活动空间。迎宾广场作为学校的主要形 象广场具有形象展示,人群集散,知识扩展, 学术活动能一系列功能。
静态空间 中心广场 动态空间
七、静态空间设计
静态空间主要提供下课时间以及午间活动的 空间。大致可分为:
1、课后交流场所 2、英语角 3、植物观察圆 4、花卉知识圆 5、课后活动场地
七、静态空间设计
课后交流场所
英语角
植物观察园
植物观察园
花卉知识园 课后活动场所
பைடு நூலகம்、静态空间设计
花卉知识园: 花卉知识园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栽植能力,可以每个有兴趣的学生去种植一种花卉类植物放在这个园子当中。锻炼动手 能力感悟生命的伟大,更能了解植物的习性种植栽种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园区的景观环境。
植物观察园
花卉知识园
植物观察园
花卉知识园
课后交流场所
八、动态空间设计
静态空间主要提供下课时间以及午间活动的 空间。大致可分为:
1、秋千园 2、活动器械区 3、草坪活动区 4、林下活动区 5、花样活动场
八、动态空间设计
花样活动区
器械活动区
草坪活动区
秋千园
器械活动区 花样活动区
九、中心广场设计
作为学校的形象中心广场以及供学生集散的 广场,景观以硬质铺装为主,行道树设计采 用阵列式布局手法,可以使用小的水景加以 点缀,设计景观廊架,和景观墙,沿广场布 局,强调大气,展现形象之美。
教学楼 食堂及风雨操场 连廊
二、项目解析与思考
一个小学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教会学生们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教会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地方,一个教会学生们学习与人相处, 与人协作的地方,更是一个提供种种保护让学生们欢乐成长的地方。所以小学景观设计我觉得得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小学需要怎样的景观空间?
1、安全空间 2、户外活动的空间 3、户外学习的空间 4、积极探索的空间
三、项目定位
小学生独特的年龄阶段需要与之匹配的景观环境,小学生对事物的探索意识强烈,自主学习能力最旺盛的阶段。对新奇事物 的好奇心重,个性突出,但是缺乏系统知识的学习,自身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等等。学校的教室里能够学习较为系统的知 识,但是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好奇心等能力需要室外自然环境的培养。协作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也需要借助室外活动去 培养。所以我们认为该小学的景观应该定位为:
绿洲南路经济适用房B,C地块小学及幼儿园
景观概念设计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新城绿山南 路经济适用房B,C地块中,周边以经济适用 房小区为主,学校服务也主要以小区为主, 建筑设计上,小学大致有三个功能分区:教 学楼,食堂及风雨操场和运动场。建筑部分, 教学楼采用围合式布局,食堂和风雨操场也 使用连廊连接在一起使建筑成为一个整体。
1、一个能引导学生们探索户外自然的场所 2、一个学习和游乐相互融合的活动场所 3、一个能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的活动场所 4、一个绿色生态安全的公共空间
四、案例分析1
努埃瓦小学是一所包括了从学前到八年级学生的实验小学,强调社交&情感学习,创造性的艺术和综合性的研究。它致力 于鼓励终身学习,培育社交和情感的敏锐度,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努埃瓦小学的校园扩建的设计也是以上这些原则为 基础,同时展示了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领先性。设计元素配合学校的课程,创造了能使孩子们参与当地生态系统过程的户 外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