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

A .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 .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C .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 .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 确定的运动。

A .有;B .没有;C .不一定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

A .虚约束;B .局部自由度;C .复合铰链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 个自由度。

A .3;B .4;C .5;D .6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 的运动链。

A .0;B .1;C .原动件数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A .1;B .2;C .3;D .1或2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

A .含有一个原动件组;B .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C .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D .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

A .闭式运动链;B .原动件;C .从动件;D .机架。

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

A .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B .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C .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构件上的重合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该点为两构件的瞬心;B .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一可动构件上某点的速度为零,则该点为可动构件与机架的瞬心;C .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可动构件上重合点的速度相同,则该点称为它们的绝对瞬心;D .两构件构成高副,则它们的瞬心一定在接触点上。

2.下列机构中kC C a 32 不为零的机构是 。

A .(a)与(b);B .(b)与(c);C .(a)与(c);D .(b)。

3.下列机构中kC C a 32 为零的机构是 。

A .(a);B . (b);C . (c);D .(b)与(c)。

第四、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传动用丝杠的螺纹牙形选。

A.三角形牙;B.矩形牙;C.三角形牙和矩形牙均可。

2.单运动副机械自锁的原因是驱动力摩擦锥(圆)。

A.切于;B.交于;C.分离。

3.如果作用在径向轴颈上的外力加大,那么轴颈上摩擦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或不变。

4.机械出现自锁是由于。

A.机械效率小于零;B.驱动力太小;C.阻力太大;D.约束反力太大。

5.两运动副的材料一定时,当量摩擦系数取决于。

A.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B.运动副元素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小;C.运动副元素间作用力的大小;D.运动副元素间温差的大小。

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可用质径积[mr]和偏心距[e]两种表示方法,前者。

A.便于比较平衡的检测精度;B.与转子质量无关;C.便于平衡操作。

2.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是使。

A.惯性力合力为零;B.惯性力合力偶矩为零;C.惯性力合力为零,同时惯性力合力偶矩也为零。

3.达到静平衡的刚性回转件,其质心位于回转轴线上。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

4.对于结构尺寸为b/D<0.2的不平衡刚性转子,需进行。

A.静平衡;B.动平衡;C.不用平衡。

5.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主要是讨论机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对的平衡。

A.曲柄;B.连杆;C.机座;D.从动件。

6.机械平衡研究的内容是。

A.驱动力与阻力间的平衡;B.各构件作用力间的平衡;C.惯性力系间的平衡;D.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间的平衡。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存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机器,安装飞轮主要是为了在阶段进行速度调节。

A.起动;B.停车;C.稳定运动。

2.利用飞轮进行调速的原因是它能能量。

A.产生;B.消耗;C.储存和放出。

3.在周期性速度波动中,一个周期内等效驱动力做功W d与等效阻力做功W r的量值关系是。

A.W d>W r B.W d<W r C.W d≠W r D.W d=W r。

4.等效力矩的值。

A.一定大于零;B.一定不小于零;C.可以等于零;D.一定不等于零。

5.有三个机构系统,它们主轴的ωmax和ωmin分别是:A.1025rad/s,975 rad/s;B.512.5 rad/s,487.5 rad/s;C.525 rad/s,475 rad/s。

其中运转最不均匀的是,运转最均匀的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进行飞轮转动惯量计算时,由于忽略了机械系统本身的转动惯量,所以往往使机械运动速度的调节达不到要求;B.在飞轮设计时,飞轮的直径选得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材料;C.在飞轮设计时,飞轮的直径不宜选得过大;D.飞轮设计时,由于只考虑轮缘部分的转动惯量,所以使机械运转速度的调节达不到要求。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的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的许用值[δ]选得越小越好,因为这样可以使机械的速度波动较小;B.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飞轮一般装在高速轴上;C.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飞轮一般装在低速轴上;D.装飞轮是为了增加机械的重量,从而使机械运转均匀。

8.机器中安装飞轮后,可以。

A.使驱动力和阻力保持平衡;B.增大机器的转速;C.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D.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

A.为00;B.为900;C.与构件尺寸有关。

2.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等于零度。

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

3.摆动导杆机构,当导杆处于极限位置时,导杆与曲柄垂直。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

4.曲柄为原动件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当滑块上的传动角最小时,则。

A.曲柄与导路平行;B.曲柄与导路垂直;C.曲柄与连杆共线;D.曲柄与连杆垂直。

5.曲柄滑块机构的死点只能发生在。

A.曲柄主动时;B.滑块主动时;C.曲柄与连杆共线时。

6.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为a,连杆长为b,则其最小传动角γmin等于。

A.arccos(b/a);B.arcsin(a/b);C.arccos(a/b)。

7.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B.从动件;C.机架;D.摇杆。

8.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min。

A.尽可能小一些;B.尽可能大一些;C.为00;D.为450。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推程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 。

A .存在刚性冲击;B .存在柔性冲击;C .不存在冲击。

2.为使凸轮机构的结构紧凑和受力条件好,设计时应满足 。

A .α≤[ α],r b ≥[r b ];B .α>[α],r b <[r b ];C .α≤[ α],r b <[r b ];D .α>[α],r b >[r b ]。

3.若增大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α,则该凸轮机构的凸轮基圆半径 ,从动件上所受的有害分力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

4.设计凸轮廓线时,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则廓线曲率半径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

5.设计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廓线时,若将滚子半径加大,那么凸轮凸形廓线上各点曲率半径 。

A .一定变大;B .一定变小;C .不变;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6.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缺点是 。

A .惯性力难以平衡;B .点、线接触,易磨损;C .设计较为复杂;D .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7.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

A .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 .便于润滑;C .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 .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8.下列几种运动规律中 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 .等速运动规律;B .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9.设计凸轮机构时,从动力性能考虑,应 。

A .使压力角尽量小,但这会使凸轮基圆半径增大;B .使压力角增大,从而使机构结构紧凑;C .使压力角尽量小,相应地也会使机构结构紧凑。

第十章一、单项选择题: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可分性是指 不受中心距变化的影响。

A .节圆半径;B .传动比;C .啮合角。

2.现要加工两只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中齿轮1:m 1=2mm ,z 1=50;齿轮2:m 2=4mm ,z 2=25。

这两只齿轮 加工。

A .可用同一把铣刀;B .可用同一把滚刀;C .不能用同一把刀具。

3.一对相啮合传动的渐开线齿轮,其压力角为 ,啮合角为 。

A .基圆上的压力角;B .节圆上的压力角;C .分度圆上的压力角;D .齿顶圆上的压力角。

4.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中,应除去 。

A .m a1=m t2;B .α a1=α t2;C .β1=β2;D .螺旋方向相同。

5.某锥齿轮的齿数为z ,分度圆锥角为δ,则当量齿数z v = 。

A .δ3cos z ;B .δcos z ;C .δ2cos z ; D .δsin z 。

6.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距应是 πm 。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等于或小于。

7.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原因是。

A.啮合角不变;B.压力角不变;C.基圆半径不变;D.节圆半径不变。

8.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上的压力角。

A.基圆;B.齿顶圆;C.分度圆;D.齿根圆。

9.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段与的比值。

A.齿距;B.基圆齿距;C.齿厚;D.齿槽宽。

10.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A.大于;B.小于;C.等于;D.小于且等于。

第二章一、1.A;2.B;3.A;4.B;5.A;6.D;7.D;8.D;9.C。

第三章一、1.B;2.D;3.C第四、五章一、1.B;2.B;3.C;4.A;5.A第六章一、1.C;2.C;3.A;4.A;5.C;6.C。

第七章一、1.C;2.C;3.D;4.C;5.C,A与B;6.C;7.B;8.C。

第八章一、1.B;2.B;3.A;4.B;5.B;6.C;7.B;8.B。

第九章一、1.B;2.A;3.BA;4.B;5.B;6.B;7.A;8.B;9.A。

第十章一、1.B;2.C;3.CB;4.C;5.B;6.B;7.C;8.C;9.B;10.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