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静安(青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卷一文言文(一)默写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3.知否,知否?。
(《如梦令》)4.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5.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殚其地之出,。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7.辛弃疾,代词人。
请写出我们学过的另一首辛弃疾词作的词牌。
(2分)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词人少年时“爱上层楼”是因为“不识愁滋味”。
B.一个“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
C.“欲说还休”表现出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豁达与超脱。
D.“愁”是连结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以下信息和陶渊明无关的一项是()(2分)A.东晋诗人B.五柳先生C.《读山海经》D.婉约派代表人物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复前行,欲穷其.林。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忽逢桃花林”的“忽”表明渔人的发现实为意料之外。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了桃花源里美丽夺目的景致。
C.“仿佛若有光”和“初极狭”表现了桃花源入口的隐秘。
D.“黄发”两句从老、幼着笔,更能体现桃花源人的安闲。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
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
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
’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使.子弟密察之()(2)遽.抚案曰()13.苏子美为什么会令“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请摘录原文的句子回答。
14.苏子美读书时所说的“惜乎!击之不中”和“君臣相遇,其难如此!”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他和的心情,从中能看出这是一个读书的人。
(3分)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22分)果皮,还是削掉吧史军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带皮吃才够营养”成了吃水果的指导原则。
每每在家人的威逼下,嚼着混有青涩果皮的苹果,让味蕾备受折磨。
可是,被牺牲掉的口感能不能换回足够的营养呢?②除了像金桔这样以皮为卖点的水果,恐怕大多数果皮都不会让我们的舌头舒服。
对于果实而言,这层细胞一来要防止水分流失,二来要防御动物、微生物的侵袭。
所以,这里的细胞要紧紧相靠,同时还要在外部“抹”上延缓水分丧失的果蜡——“味同嚼蜡”的感觉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仅如此,作为防御系统,自然少不了储备一些化学武器,来对抗那些在不适当时间偷嘴的动物。
虽然,这些酸涩的化学武器会在果实成熟时被大量移除,但是其含量多少还是比内里的果肉要高。
③查阅诸多文献之后,也无从得知吃果皮这一提法从何而来。
实际上,像苹果、梨这类水果的“果皮”和“果肉”,在植物解剖学上,同属于果皮结构。
这样看来,所谓的果皮有营养,更像是一个算命先生口中出来的圆滑真理。
④当然,如果说果皮中的营养含量高一点也不过分,毕竟这部分细胞要排列得更紧密,水分也更少。
但是不要忘了,即使“含量”高出果肉数倍,考虑到二者的重量比,果皮在营养总量中的贡献也甚微。
⑤要注意一点,即使在正常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苹果皮上的农药残留量也要比果肉中高出20%。
虽然,携带正常的残留苹果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可是谁能保证有些被逼着生产漂亮大苹果的果农不会用更多的农药往水果身上招呼呢?此外,一项研究发现,铅、镉、铜、锡、铊等重金属元素,在果皮当中的浓度都明显高于果肉。
比如说,果肉中的铅含量是0.53mg/kg时,果皮是0.76mg/kg,约高一半。
对于镉元素和铊元素来说,果皮中浓度是果肉的约4倍,铜是3倍,锡是12倍。
当然那些有机种植的大苹果可以放心大嚼的,不过,即使有机种植,果皮中的营养可不会增加,用大把的钞票去换取传说中的营养和劣质的口感,可不是什么高明的选择。
⑥当然,果皮也并非一无是处,那里面的色素的确能装点我们的餐桌。
干红葡萄酒的妖艳颜色都要归功于葡萄皮中的色素。
科研人员正试图从不同果皮中提取天然色素(杏皮中的橙色,山竹中的紫色等等),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五彩缤纷的健康颜料。
16.(1)根据文意,请将第①段划线句改写成陈述句(1分)(2)请比较下改写前后两句句子,它们的表达效果不同在哪里?17.阅读第②段,可见水果为了防御动物、微生物的侵袭所采取的措施是(用原文回答)(2分)18.第⑤段中作者认为果皮的营养是“传说中的”,根据第③④两段内容,请概括其理由:(4分)(1)(2)19.第⑤段画线加粗的“正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20.第⑤段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1.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果蜡的存在,任何果皮在嚼食时都会让我们的味蕾受苦。
B.一般情况下,果肉并不含有花青素等色素,但果皮中恰恰含有。
C.作者并不提倡食用有机水果,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价格高昂。
D.从营养角度看,果皮的可取之处在于其中的色素可装点餐桌。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26分)感觉天凉(有删改)毛尖①昨天,黄裳先生走了,消息传来的时候,我们正在小区里散步,抬头看到大月亮,感觉到了天凉。
②无数个风雨如晦的日子过来了,坦克教练当过,美军吉普开过,形形色色批判经过,大大小小笔仗干过,黄裳先生晚年的面容已经像菩萨,所以,虽然我认识老人家的时候他已经九十多岁,心里却觉得这个身怀绝技的山东老僧早练就了长生术。
③一定是练就了长生术,否则九十岁还能生猛上阵打笔仗?谈到他看不上的人,他直接一句“粪帚文人”,事情曲折我不甚了解,但这样有火气不tuo xie的老头,让人喜欢。
我想起王元化先生,有次一个年轻人写文章暗讽王先生日子过得华彩,王先生拍案大怒:这个小混蛋!有火气的老头喜欢有火气的老头吧,王先生一般不出门,却一定要跑去看比自己大一岁的老头黄裳,东方早报上刊登了他们哥俩好的照片,我看了很久。
④照片里,王先生对着我们笑,黄先生对着王先生笑,黄先生当时听力已经不好了,所以王先生看黄先生,真正为着相见欢,他们坐在一张沙发上,一个世纪的风云弹指过,你不算老,我也还年轻。
可是一个蒙太奇,照片上的兄弟俩一起消失。
⑤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呢?如果沙发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老头儿们的这种精气神不再有。
这种精气神是什么,具体我也说不上来。
我知道的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小情小调,比如浪漫,比如深情,放在他们面前,就是卡通。
⑥无论是悼念师友还是回忆往事,黄裳文章的温度都不高。
《伤逝》是黄裳纪念巴金的文章,开头就说:“十月十七日晚饭后,我正在电视机前观看神舟六号飞船胜利返回的新闻。
电话传来了巴老逝世的消息。
我没有吃惊,依旧平静地看完电视。
”⑦这个“平静”,相信我,只有在鲁迅杂文中能找到同样意思的平静。
这个平静,不是我们使用的平静,甚至,随着黄裳先生的离开,这样的“平静”将在现代汉语里消失。
这就像,像他那样什么都干过什么都能干的知识分子将永远消失,而我们这种厕身学院的后辈学人,思想没有他们深,经历没有他们多,文章没有他们好,勇气没有他们大,甚至,连胃口,连胃口都没有他们好。
⑧去年黄裳先生大寿,大家一起在桃江路的一家餐厅吃饭。
黄先生听力不好,就只管吃,最后上来寿桃,我们是实在吃不动了,老先生却从从容容吃到结束。
欧,旺盛的食欲才养育出旺盛的战斗力,才能在普通人苟延残喘的年纪活出帝王的尊严。
这样想想,在能想能写能睡能吃的九十三岁离开,实在是幸福的事情。
⑨所以,最后,我要跟黄裳先生讲个好笑的事情。
昨天,陈子善老师在网上发布了你辞世的消息,天南地北,无数粉丝哀悼叹息,中间呢,有打酱油的跑进帖子里问,谁是黄裳啊?就有人跟帖说,哇噻,黄裳你都不知道?《九阴真经》的作者!⑩你会笑一下吗?想到再也不能看你欢欢喜喜吃寿桃,我还是难过了。
22.请根据第③段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Tuǒxié()()23.(1)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
(3分)(2)联系前后文,请具体说说它们在文中还有什么作用?24.第⑨段中,作者讲了一件“好笑的事情”,请联系第⑧段和第⑩段的相关内容说说作者要在此处讲笑话的原因是(3分)25.如果将最后一段改成“他会笑一下吗?想到再也不能看见他欢欢喜喜吃寿桃,我还是难过了。
”好不好,为什么?(4分)26.以下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标题“感觉天凉”一语双关,既指自然天气,也指作者心境。
B.第六段加点的“平静”一词体现黄裳先生文章缺乏温度和感情。
C.作者记叙桃江路吃饭一事,主要是为了表现黄裳先生的胃口很好。
D.第九段作者觉得好笑是因为有人竟不知道黄裳先生写了《九阴真经》。
27.文章第③④段用了不少笔墨来写王元化先生,这对于表现黄裳先生的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联系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0字左右)第二部分写作(60分)28.题目:那一刻,很安静。
要求:试卷中出现过的素材不要使用;字数600左右;不要透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
静安:1 道是无晴却有晴2 会挽雕弓如满月3 应是绿肥红瘦4此日中流自在行5所以动心忍性6 竭其庐之入7 宋破阵子/青玉案(2 分)8 c ( 2 分)9 D ( 2 分)10 (渔人)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完那片/这片桃林。
(3 分关键字:穷、其)12 ( 1 )派遣/命令(2 分)( 2 )立即/迅速(2 分)13 (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2 分)14 惋惜感叹非常投人/有滋有味(大意对即可)( 3 分)15 A ( 3 分)16 .( 1 )可是,被牺牲的口感并不能换回足够的营养。
(1 分)( 2 )陈述句简洁明了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原句则能引起读者对“能否换回足够营养”这一问题的注意和思考,同时引出后文对果皮口感与营养的分析。
(3 分)17 (自然少不了)储备一些化学武器,(来对抗那些在不适当时间偷嘴的家伙)( 2 分)18 ( 1 ) (从已查阅的文献中,)无法找到果皮有营养这一说法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