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学毛笔字小建议

初学毛笔字小建议

初学毛笔字小建议
初学毛笔字必须循序渐进,在学写内容和步骤上,必须依据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安排,这样才能较快入门,具体要求如下。

一、先楷后草
初学毛笔字,应该先学那种书体比较合适?有人主张穷源溯流。

先从篆书学起,也有人主张先学隶书的,我个人实践中体会到,学毛笔字必须先从楷书入手,然后涉及其他体,这是因为楷书应用较广,是学习其他贴的基础。

因为楷书点画分明,字形端正,最适合初学,同时楷书运笔结体规矩森严,笔笔皆断,不可随意添加,学生还会从中得到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所以楷书学好了,运笔和结体有了扎实的功底,在学行草书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学生看见别人写的行草书漂亮就非常羡慕,因此一开始就学写行、草书,由于没经过严格的楷书基本功训练,写起来往往涂抹,不得要领,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所以要想学好毛笔字,首先必须具备很好的楷书功底。

二、先大后小
初学毛笔字,一般应该想写大字后写小字,不过大小字都要有限度,尤其写大字要悬腕悬肘时,这对初学者还很难适应,如果一开始就蝇头小草,字写得过小,则难于体现用笔方法,而且小子写久了在改写大字,就很难放开笔,所以,只有打字先练好了,在写小字就比较容易,如写更大的子也较为顺手。

这样学到一定程度后,则大小字都可以齐头并进了。

三、先摩后临
初学毛笔字,摩临是最切实可行、易见成效的训练方法。

康有为在《广益舟双楫>>曾说:欲临碑帖,必先摩仿,摹之数百变,使转行立笔尽肖,然后可临嫣。

这说明学习写字必须先摹后临,摹是初学阶段,容易学到字的字形间架,。

而临,则是摹的深化和提高。

由摹到临,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不断学习过程,在摹写有了而一定基础之后再来临帖,既不会感到困难了,如果初学的人一开始就临,往往无从下手,甚至丧失信心,。

以此学些毛笔字应先摹后临。

四、先点画后结体
要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两个方面的技巧:一是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二十字形的间架结构。

元代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以须用工,”“用笔”和“结字”哪个重要呢,以次序论,当然先有笔画,后有结字。

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和结字是辨证的关系。

启功先生讲:“轨道居先。

装饰居次”。

因此,写字首先要练好轨道,即基本笔画,笔画好比零件,结字好比装配。

笔画写得笔笔过硬了。

写字才能合格、美观。

五、先慢后快
学习写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写字书写速度一定要慢,可以看一笔,写一笔,以后过渡到看一半,写一半,看一字写一字。

坚持慢写,久而久之,便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没临一贴,务求得其精髓。

不仅追求形似。

要以“乱真”为目标,只有先慢后快,才能把字真正写好。

模仿:从低级到高级,从形而下到形而上,需要过程,过程因人而异,方法正确不需要很长时间,而错误的方法决定终生徒劳。

这是必然。

临时:修养决定心法,心法决定手法,手法决定笔法,笔法决定点画的形质;从初写时的生涩,到熟练的自由书写,这些经验的获得都需要一点点的积累。

切记‘没有对法帖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对法帖的准确表现。

’要做到学古无我,方是初级学书之上层;兼蓄并容做到厚积是学书中途的必须;采百家之长酿自家蜜,以古化古是书法创作的依据;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是学书的必然。

相关主题